金鐘鉉抑鬱身亡背後,有300萬自媒體人同樣在默默承受壓力

明星,多麼光鮮亮麗。在舞臺上、在電視上、在觀眾眼裡,他們永遠都是那麼活力四射、笑容滿面、春光得意……

前段時間,歌手朴樹在演唱會上,一首《送別》,讓他在淚撒現場。這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和什麼樣的人?是什麼觸碰了他的情緒,又是什麼讓他不能自已?我們不得而知……

金鐘鉉抑鬱身亡背後,有300萬自媒體人同樣在默默承受壓力

明星也是人啊,他也有感情,他也有煩惱,他也有想不開的時候。

昨天下午,SHINee主唱金鐘鉉被發現在清潭洞某房間內點燃煤炭後昏迷,隨後被送往醫院,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金鐘鉉這個名字,我之前沒太聽說過,大家也可能對他沒有太多瞭解,看到鹿晗發文悼念,才知道,原來他和鹿晗是很好的朋友。

金鐘鉉抑鬱身亡背後,有300萬自媒體人同樣在默默承受壓力

金鐘鉉也算是90後,1990年生人,是一名韓國歌手。在2005年,入選SM練習生,從此,他的歌手生涯開始。2008年以SHINee組合出道,這樣的發展進程其實算是比較快的了,要知道,SM的練習生多的可以像是北京早高峰時段的“地鐵人”。公司內部競爭也是非常激烈。

金鐘鉉是足夠優秀,才成為SHINee成員。作為韓流的代表組合之一,SHINee也獲得了很好的成績。韓國金唱片新人組合獎、韓國金唱片唱片本賞、 MAMA亞洲音樂大賞最佳舞曲表演男子組合獎等業內大獎,並於2014年入圍福布斯韓國名人榜第八位。

相信喜歡看韓劇的人,對《城市獵人》和《大王的夢》並不陌生吧?

金鐘鉉作為組合中的主唱,為這兩部劇獻唱OST。歌曲很好聽,他的唱功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發行了個人專輯,應該是他很開心的事吧?付出了那麼多,總會有回報的呀

可是,金鐘鉉生前給姐發短信:真的很辛苦……

他經歷了什麼,我們依舊不得而知。

現如今,混跡於娛樂圈的眾多明星,表面風光,暗地神傷,甚至產生了抑鬱情緒。央視名嘴崔永元算是戰勝了抑鬱症的厲害人物。他曾這樣戲謔自己:抑鬱症離我很近,近得像親兄弟,醫書上描繪的大部分病症我都具備了,還有即興發揮的部分。

而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沒那麼幸運,當時自殺的新聞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輿論。

他曾說“我努力過,但終究一切徒勞”,我們依舊無法理解為什麼他會這樣說。

還有哥哥張國榮、演員喬任梁、歌手楊坤等等……

金鐘鉉抑鬱身亡背後,有300萬自媒體人同樣在默默承受壓力

其實,除了娛樂圈,還有一個媒體圈往往被人忽視,抑鬱症的魔爪不僅僅只限於伸向明星。

近日,聯合新媒體管家發佈了《2017年自媒體小程序行業白皮書》,2017年自媒體、新媒體從業人數超過300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全球抑鬱症年患病率約為11%。抑鬱症是近年來發病人數上升最明顯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鬱症的自殺率高達15%,被稱為“頭號心理殺手”。

今年10月分發布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內容管理從業人員管理辦法》,首次從制度層面明確了從業人員行為規範,加強教育培訓的要求,以及監督管理的措施。初步構建了一套包括行為規範、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在內,環環相扣、科學嚴密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內容管理從業人員管理體系。

也就是說,自媒體人,除了每天面臨找選題找到發瘋的壓力,以後很有可能還要憑證上崗。運營起來本就壓力山大,你說說,以後法律都要制約你……

相信自媒體人每天都在想著“10萬+”。

為10萬+奮鬥終身!這是每個新媒體人的痛,說來容易,10萬+可不是說來就來的呀!

相信半夜起來追熱點的自媒體人大有人在,他們不是堅強,而是在和抑鬱對抗。

一個網名叫“狗哥今天沒有吃很多”在沒微博吐槽:給榮耀寫了一個新聞稿,改來改去折騰了我一整天,自媒體撰稿人真的不容易,我現在相信王八蛋說的很多媒體人都禿頂抑鬱的事了。

其實抑鬱不僅只是悲觀消極等情緒問題,它還包括了正常人難以想象的失眠、食慾減退、社交恐懼、思維遲緩、語言能力和記憶力下降等身心痛苦。

抑鬱症的發病和環境因素有關,也和自我態度有關,因此,防止抑鬱的重要途徑是學會自我調整,接納煩惱和痛苦,記住該記住的東西,忘記該忘記的東西,努力改變能改變的東西,接受不能改變的東西。說來容易,做起來難之又難。

金鐘鉉抑鬱身亡背後,有300萬自媒體人同樣在默默承受壓力

這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柒個我》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的歡樂。張一山的演技早在《餘罪》系列的時候,就被觀眾認可。這回,他挑戰了七個角色,你說多牛逼!

電視劇裡的他,因為精神分裂,衍生出七個不同性格的自己。要是沒有其他性格的互補,他可能早就抑鬱了吧!電視劇裡,他也是想盡各種辦法治療自己,但都沒有明顯的成效。

這和抑鬱症有共通之處,病起來要命,治起來無用。

許多抑鬱症患者抗拒藥物治療,認為自己患的是“心病”,寄希望於心理治療。其實,抑鬱症病因複雜、症狀表現多樣,對輕度的抑鬱症患者來說,單純的心理治療也許能解決問題,但對中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必須同時合併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

心理學家李紀認為,無論你處於什麼身份,一旦發現自己有了抑鬱的症狀,就一定要調整好心態,早發現早抑制。千萬不能小看,抑鬱的威力。

金鐘鉉抑鬱身亡背後,有300萬自媒體人同樣在默默承受壓力

我們生活在一顆越來越小的藍色星球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渺小的塵埃,但是,張愛玲曾說:她能在塵埃裡,開出花來。

相信,你也能。

我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