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新能源合資股比限制取消還有10天,中國品牌影響會有多大?

离新能源合资股比限制取消还有10天,中国品牌影响会有多大?

閱車君(微信ID:xjbyueche)瞭解到,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並從7月28日起開始實施。也就是說,7月28日起,我國政府將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

不過雖然限制即將取消,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於自主品牌開說,其在新能源領域有著本土化優勢,目前來看還不會有太大影響。

先從新能源產業入手

离新能源合资股比限制取消还有10天,中国品牌影响会有多大?

從發佈的清單來看,其中第五條提到,到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可以看出,此次取消限制基本涵蓋了汽車領域產品,並從新能源、商用車、乘用車三個領域分時間逐步放開。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今後,隨著相應領域的合資股比限制不斷放開,汽車市場內的利益劃分也將逐步平衡,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也將更為充分。這也有利於中國汽車技術的進一步提升。

然而,對於即將在下週率先取消股比限制的新能源車領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對中國新能源車企影響不大

离新能源合资股比限制取消还有10天,中国品牌影响会有多大?

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1.3萬輛和41.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4.9%和111.5%。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4萬輛和31.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9%和96%。

國內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讓外資企業看到了發展機遇。但相比而言,無論是外資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無法趕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速度。

因此,有行業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先從新能源汽車領域放開合資股比限制,一方面表明了對於自主品牌的信心、加快相關技術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今後開放限制後,外資的進入來刺激這一市場,形成良性競爭。

另外,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在7月17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也提到,希望通過放寬外資准入限制,能夠進一步引入有效競爭,促進技術進步,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深化同其他國家和地區間的投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不過崔東樹提出建議,針對新能源車的投資項目應該有新形勢下的新管理模式,統一標準。這也是能夠實現市場公平競爭的一個重要標誌。

採寫:新京報記者孫曉萌 編輯:閱車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