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50歲左右的人易發肩周炎?肩周炎犯了怎麼辦?

liudongxiao


首先50歲是一個已經不再年輕的年齡,手臂的肩周肌腱和韌帶在長期的活動中由於使用的過多,出現了勞損,導致了這些肌肉組織出現了纖維化,這個時候再加上外力的損傷,就非常容易出現炎症,導致肩周炎的出現。

再者,隨著時間的推移,50歲左右的人的肩周神經組織和毛細血管組織出現了老化,甚至是末梢神經和毛細血管出現了功能失調,於是導致了局部血液供應出現問題,局部神經感應也出現問題,於是非常容易出現變性和退化,導致了肩周炎出現。

肩周炎犯了怎麼辦?

鍛鍊:你可以在平時將兩個手臂上舉呈現出十點十分的狀態,這樣舉著行走一段時間,以十分鐘為限,每天多做幾次,可以有效改善肩周炎的症狀。

注意休息:每天伏案工作是很辛苦的,千萬不要忽視了休息,工作一個小時就需要及時休息一下,站起來活動一下,晃晃自己的腦袋,搖搖自己的脖頸,甩甩自己的胳膊,這些都可以起到緩解肩周炎的效果。

按摩:肩周炎發作了,可以及時對肩周部位的肌肉和韌帶等進行按摩,按摩的時候可以塗抹上精油,能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對治療肩周炎很有用。

拔罐:拔罐是中醫國寶中的精粹,很多人都對拔罐深信不疑,肩周炎犯了也可以做一下拔罐,能夠起到緩解肩周炎疼痛的好效果。


共享醫生網


本期醫數特邀嘉賓

東方醫院副院長 譚軍主任醫師 教授

為什麼肩周炎被稱為五十肩

  • 肩膀的更年期綜合徵

由於中老年後,體質漸衰,體力活動減少,肩部運動量小,又由於自主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的影響,使血液循環減慢,部分毛細血管網關閉,血液供應差,導致肩部軟組織新陳代謝減退,出現退行性變。此時再有任何傷害性刺激作用於肩部,均可導致泛發性的炎症和變性,出現炎性滲出,纖維組織增生和導致組織間粘連,進一步繼發疼痛性攣縮或廢用性萎縮,表現為肩臂活動受限和肌肉萎縮。

五十肩的徵兆與預防

  • 五十肩的徵兆

五十肩的發生是不知不覺的,往往要做以下動作時才會發現,例如:

  • 男性常無法拿長褲後方的皮夾,動作有些卡卡的。

  • 女性則是無法順利扣好內衣背扣。

  • 洗澡前,想脫掉套頭上衣,居然無法靠自己做到。

  • 洗完澡,要拉上褲子,也意外出現困難。

  • 早上起床,無法舉手梳頭。

  • 晚上躺在床上睡覺時,若是翻身壓到患側手臂,常會因為發炎而痛到無法忍受。

  • 五十肩該如何預防呢?

如何避免五十肩:不舉重物、手肘不懸空

放在冷凍庫裡的食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凍到硬邦邦。而五十肩之所以被稱作是「冰凍肩」、「凝肩」,就是因為肩膀會很礓硬,像被冰凍過,失去彈性、難以動彈、有如凝固的肩膀。如果置之不理,肩關節的活動角度會越來越受限,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 1、避免手臂高舉

勉強把手臂高舉過頭,取高處的重物,最有機會讓棘上肌受傷、疼痛而導致肩關節的粘黏,引發五十肩。建議要拿高處的東西時,先以椅子或梯子墊高,避免手臂高舉,改以平行移動的方式,把高處的物品拿下來。

  • 2、最忌手肘懸空

平時使用電腦時,要適度的休息,多注意姿勢,手肘宜輕輕放在桌面上打字,可讓肩膀處於放鬆的姿態。最忌手肘懸空,用力高聳肩膀打字,這會讓肩頸很緊繃、不適,增加罹患五十肩的機會。

  • 3、避免手臂重複前伸

居家打掃時,像是擦地板、吸地板的動作,常需要把手臂重複往前伸長,久而久之,也會累積出傷害,導致肩膀提早退化,建議可善用科技家電,像是自動吸塵的掃地機器人代勞,減少肩關節的施力。


醫數


生活中,有很多年齡在五十歲左右的人都因得了肩周炎,而承受肩痛、功能障礙等不適。肩周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50歲左右人的結締組織韌帶肌腱、滑囊等均已開始失去彈性,韌性,開始纖維化,已經不能勝任原來的生理功能狀態下所應負的負荷。

2、肩關節為全身關節中活動範圍最大的一個關節,由於活動範圍大,在活動過程中,關節周圍各組織之間的位置變換以及因此而產生相互的摩擦機會要比別的關節多。雖然在這些易於發生摩擦的部分都有滑囊存在,但這些滑囊在老化的基礎上如果磨擦過度均可成為一個潛在的滑囊炎的所在地,如肩峰下滑囊,肩胛骨上角及下角滑囊,往往就是所謂“五十肩”的病損所在。

3、當上肢前舉、外展、內旋,肱骨大結節都會靠向肩峰,使處在肩峰與大結節之間的崗上肌腱受到擠壓、撞擊。年青人也可發生上述情況,但由於肌腱彈性好、修復力強,稍經休息及治療即可恢復。年老患者由於崗上肌肌腱已經有部分老化變性,一旦扭傷水腫纖維化以後,就很難自行恢復。病程可持續幾個月至幾年,甚至有因滑囊面造成肩關節活動困難。

肩周炎患者最初的症狀就是會感到肩部輕微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疼痛會愈發嚴重。早期治療不僅比較簡單,康復的幾率也比較大。

肩周炎一般有三大臨床特徵:一是疼痛,二是活動功能障礙,三是肌肉萎縮。

肩周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它的病程分為三期,即急性期、粘連期、恢復期,總病程約一年左右,經過及時治療與積極的鍛鍊可以減輕痛苦,有利於縮短病程。

治療方法: 肩周炎在不同時期的臨床表現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1、急性期: 為炎症期,以肩 關節疼痛為主要表現。炎症初期,肩部疼痛難忍, 常有日輕夜重的特點。急性期病程約1個月左右,重者2~3個月。 疼痛也是一種保護反應,因此在急性期應減少運動,充分休息。劇烈活動不利於炎症吸收,反而會加重炎症滲出,造成日後更廣泛的關節粘連。

急性期治療應以消炎止痛為主: 1、消炎止痛: 可服用戴芬 75mg/粒 日1次; 或萘普生 250~500mg 早晚各1 次,可明顯緩解疼痛症狀。可短期服用,好轉後可僅在疼痛明顯時服用。 2、外用膏藥: 1)肩周疼痛一貼靈:適用於肩周炎、肩部勞損、肩關節疼痛、頸椎疼痛、腰椎疼痛等。 2)肩周炎專用黑膏藥磁石貼劑 (黑蟻追風貼):主治肩周炎引起的肌肉關節麻木、疼痛、肩關節僵硬胳膊不能上舉等。 3、理療:可用電熱寶等局部熱敷,此外,針灸、理療、推拿等均可應用。針灸每日或隔日一次,10一療程。

2、粘連期與恢復期: 粘連期以疼痛減輕,而出現肩關節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急性期過後,逐漸發展為肩關節活動受限,不能上舉,呈凍結狀,常影響日常生活,如提物、吃飯穿衣,洗臉梳頭等均感困難,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會有不同程度萎縮。病程約2~3個月。 恢復期:是肩關節疼痛基本消失,關節功能開始恢復至完全恢復的階段。短則2~3個月,長則半~一年。

粘連期與恢復期的治療以推拿、按摩、理療、特別是功能鍛練為主。 功能鍛練開始時間為粘連期,是防止關節粘連的最佳時期。功能鍛練的程度和質量,直接關係關節功能的恢復。常用的功能鍛練方法有:面壁爬牆法、、越頭摸耳法、彎腰轉肩法、擱手壓肩法等。具體功能鍛練方法為:

1)背牆外旋(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牆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面壁爬牆——患者面對牆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牆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牆上作一記號,然後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3)體後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4)越頭摸耳——患者屈肘,手指從患側耳朵向上,越過頭頂去摸健側耳朵,或從前額經頭頂摸腦後部,反覆進行。

5)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後停10分鐘,然後回原處,反覆進行。

6)後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後呆住不動,2分鐘後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覆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也可做越頭摸耳的動作。

7)梳頭擦汗—— 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並旋前(掌心向上),儘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或做梳頭動作。

8)枕手展肘——頭枕雙手 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儘量內收,然後再儘量外展。

9)彎腰轉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後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覆數遍。

10)擱手壓肩——將患側手擱在與肩關節等高的物體上,用健側手按壓患肩部,一按一鬆,反覆進行。 以上動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每個動作為8×8拍,即每個動作做8 拍,反覆8 次。只要能堅持,必能收效。


浙江士大夫


今兒給大家介紹一個使我們父母備受困擾的疾病,就是傳說中的五十肩。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

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後完全復原。

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症。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簡單有效的康復方法:

健身棒練習法,準備一根1-1.2米長的健身棒或自制直木棍。可以通過練習的編號對照圖片進行

FS-1 肩關節前屈練習

1、 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雙手下垂手掌向下握住健身棒,間距約40-60釐米,

2、 雙臂向前向上舉過頭頂,並在所能達到的最高點維持姿勢不動,

3、 注意保持軀幹挺直,雙肘伸直,不要後仰或屈肘,

4、 練習時,每天1-2組,每組10次,每次堅持5秒鐘。

FS-2 肩關節後伸練習

1、 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背後握住健身棒,間距約40-60釐米,

2、 雙臂向後伸使健身棒離開身體,並在所能達到的最遠點維持姿勢不動,

3、 注意保持軀幹挺直,雙肘伸直,不要前驅或屈肘,

4、 練習時,每天1-2組,每組10次,每次堅持5秒鐘。

FS-3 肩關節外旋練習

1、 仰臥位,雙肘彎曲90度,使上臂自然放在床上,前臂與身體垂直,雙手掌向上握住健身棒,間距與肩同寬,

2、 健側手臂用力,藉助健身棒將患側手臂向外推,並在所能達到的最外側點維持姿勢不動,

3、 注意保持上臂和肘關節不動,始終貼住身體兩側,

4、 練習時,每天1-2組,每組10次,每次堅持5秒鐘。

FS-4 肩關節內旋練習

1、 站立位,健側手臂從頭部背到身後,並握住健身棒的一端,然後患側手臂經腰部背到身後,握住健身棒的另一端,

2、 健側手臂用力,向上拉動健身棒,並在所能達到的最高點維持姿勢不動,

3、 注意保持軀幹挺直,雙手握緊,不要前驅或脫手,

4、 練習時,每天1-2組,每組10次,每次堅持5秒鐘。

FS-5 肩關節外展和內收練習

1、 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雙手下垂手掌向上握住健身棒,間距約40-60釐米,

2、 練習外展時,健側手臂用力,藉助健身棒將患側手臂向外推,並在所能達到的最外側點維持姿勢不動,

3、 練習內收時,健側手臂用力,藉助健身棒將患側手臂向內拉,並在所能達到的最內側點維持姿勢不動,

4、 注意始終保持雙肘伸直,

5、 練習時,每天1-2組,每組10次,每次分別在外展和內收位置上堅持5秒鐘。

FS-6 肩胛骨主動活動度練習

1、 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雙肩自然下垂,

2、 雙肩盡力向上聳,並維持姿勢不動,

3、 雙肩盡力向後夾,像要把兩個肩胛骨對到一起,並維持姿勢不動,

4、 雙肩盡力向下伸,像要把兩個肩胛骨裝到口袋裡一樣,並維持姿勢不動,

5、 注意始終保持軀幹挺直,不要前驅或後仰,

6、 練習時,每天1-2組,每組10次,每次分別在各個位置上堅持5秒鐘。

FS-7 胸肌拉伸練習

1、 面向門道或牆角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略高過頭,扶住門框或牆壁,

2、 身體向前傾斜,直到胸肌或肩關節前方有牽拉感並維持姿勢不動,

3、 注意保持軀幹挺直,不要彎腰,

4、 練習時,每天1-2組,每組3次,每次堅持15-30秒鐘。

FS-8 肱二頭肌拉伸練習

1、 面向牆壁站立,身體離牆約15-20釐米,患側手臂側平舉,並使掌心向下握拳頂住牆壁,

2、 向健側旋轉身體,直到肱二頭肌或上臂前方有牽拉感並維持姿勢不動,

3、 注意保持患側肘關節伸直,

4、 練習時,每天1-2組,每組3次,每次堅持15秒鐘。


銳博康復陳博聞


肩周炎產生的原因?

嚴格的來說,肩周炎病因至今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以下3種因素相關:

1.肩關節以外的疾病 如肺炎、冠心病、膽囊炎等,反射性的引起肩部疼痛,使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上述疾病均為50歲以上中老年人易發,也就很好的解釋了題主的疑問。

2.骨科相疾病 比如頸椎病,上肢的骨折,需要將胳膊長時間固定於身旁。

3.肩關節疾病 主要是肩關節自身的老化退變,比如崗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頭肌,長頭腱炎等等。

1.保守治療 需要說明的是,絕大多數患者都是能夠通過非手術治療可以痊癒的。

發病的早期,上肢懸吊制動,每天輕度活動肩關節數次,口服止痛藥物止痛。

如果肩關節局部壓痛點侷限,封閉治療也是立竿見影的,每週1次,2-3次即可。

理療或熱敷有助於解痙、消炎、止痛。

適當的推拿按摩,不僅能減輕疼痛,而且也流有利於增加肩活動範圍。


在疼痛能忍受的範圍內,積極有計劃的進行肩關節主動功能練習,是肩周炎治療的主要康復手段之一。

2.手術治療 對於保守治療無效,手術方法主要有兩種:肱二頭肌長頭腱固定或轉移術和喙肱韌帶切斷術,臨床上均不常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別忘了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骨科醫生老牛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因肩周炎多發於50歲左右的人,又稱為“五十肩”而得此名。那麼我們不僅要問,為什麼肩周炎易在50歲左右的人身上發生呢?

一、50歲左右的人,結締組織韌帶肌腱、滑囊等均已開始失去彈性、韌性,開始纖維化,已經不能勝任原來的生理功能狀態下所應負的負荷。

二、肩關節活動範圍大,在活動過程中,關節周圍各組織之間的位置變換以及因此而產生相互的摩擦機會要比別的關節多。50歲的人由於在這個易摩擦部位的滑囊出現老化現象,頻繁的磨擦就容易出現問題。

三、50歲後,體質漸衰,體力活動減少,肩部運動量小,又由於自主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的影響,使血液循環減慢,部分毛細血管網關閉,血液供應差,導致肩部軟組織新陳代謝減退,出現退行性變。

四、50歲左右的人,由於崗上肌肌腱已經有部分老化變性,一旦扭傷水腫纖維化後,就很難自行恢復。

這些就是50歲的人易發肩周炎的原因。肩周炎犯了很痛苦,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一、可以按摩,在肩周炎疼痛處擦上按摩精油,用適中的力度按摩、推拿,這樣是能明顯緩解症狀的。

二、可以貼膏藥,將膏藥貼在疼痛處,24小時後取下,也有一定效果。

三、可以拔罐,在疼痛處稍微按摩一下,然後拔罐,拔罐後,症狀能明顯減輕。

四、不要長時間伏案工作,在感覺到勞累時,需要起來活動一下胳膊,甩甩胳膊,轉轉脖子、頭部,促進血液循環,以減少肩周炎症狀的發生。  

五、平時要多做肩部運動,將兩胳膊抬起,上舉,呈十點十分狀態位置,走動10分鐘左右,放下,稍微放鬆,再做,循環多做幾次。


家庭醫生在線網


肩周炎,中醫又稱為五十肩,因為往往患者都是到了五十上下年紀,才會出現此類症狀。

但現在用電腦、用手機的人多了,患此病的人,年齡也在不斷下降。

最開始,肩周炎表現為肩部疼痛,且阻礙到抬肩、穿衣、用筷,待到嚴重階段,疼痛就會從頸部和上臂放射,繼而日夜疼痛,不能安眠,令人痛苦不堪。

此病又往往喜歡反覆,好了又犯,犯了再犯,很是棘手。

我常喜歡用《傷寒論》裡面的一個方子,柴胡桂枝湯,來治療肩周炎。

方案如下:

桂枝10克,白芍25克,威靈仙10克,木瓜10克,甘草6克,柴胡10克,陳皮10克,青皮10克,法夏10克,雞血藤20克,黃芩5克,黨參15克,白芥子12克,黃芪15克。

一般3劑即可起效。

這裡面,有幾個藥物作用特別重要,比如桂枝克活血祛風溼,溫通經脈;芍藥能入血分,緩急止痛;柴胡、陳皮、青皮可舒暢氣機;雞血藤可活血養血;黃芪可鼓舞正氣。

再就是白芥子,有時候臨床可見,白芥子加與不加,效果迥異。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老年體虛,或幼兒體弱,或兼有其他疾病者不宜使用。


老關節炎詢徽KJZZ235


簡單而言,肩周炎與氣血不足,外感風、寒、溼邪及外傷勞損有關。人到中年氣血減弱,因此肩周炎多在四十至五十歲時發病:外邪侵襲阻塞氣血,不通則痛,就會出現肩周炎。

認識了肩周炎的症狀和病因,就可以得出治療的方法。既然是氣血虛弱,就應補氣活血及配合祛風、散寒、利溼、通絡等治法。中醫治療通常以針灸推拿為主要治療手段,配合內服中藥,能趄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肩周炎需要積極抗炎鎮痛以及進行康復動作的訓練:

鐘擺運動

將健側的手臂放在桌子上,身體向前傾約45度。患側放鬆,緩慢地順時鐘方向搖擺50次,再逆時鐘方向擺動50次為一組。每日2組

爬牆運動

肩上舉:面向牆壁站立,腳尖距離牆壁約30釐米。舉起患肢,手指貼著牆壁然後手指於牆上慢慢往上爬,在能忍受的最高點停留約10秒,然後慢慢往下爬。10次為一組。每日2組

肩外展:離牆壁約45釐米站立,身體和牆壁成90度角。外展患肢,手指貼著牆壁,然後手指於牆上慢慢往上爬,在能忍受的最高點停留約10秒,然後慢慢往下爬。10次為一組。每日2組

毛巾操

站立位,雙手握著毛巾於背後,患側手放於下方,健側在上方。健側慢慢將毛巾往上拉高,使患側肩關節被動牽拉至最高點,維持10秒緩緩放鬆,重複10次為一組,每日2組

需要注意的是,肩膀痛不一定是肩周炎,原因是頸椎病也可以引起肩膊不適,其他疾病例如肩袖損傷、肱二頭肌長頭炎也可以引致肩關節活動時疼痛,但不會岀現肩關節活動障礙及活動角度減少。因此大家要認清楚肩痛的原因,以免延誤了治療。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更新骨科科普知識

如有問題諮詢或不同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骨科王健醫生


謝邀,早年我得過肩周炎,現在基本痊癒了。嚴重的時候胳膊根本抬不起來,舉手🙌過頭一高一低的。稍稍有點風就感覺肩膀陰冷陰冷的。洗臉、梳頭,穿胸罩、上廁所擦屁股都困難,小小的一個肩周炎卻搞得人很痛苦。中醫認為肩周炎多數是氣血不暢並受風寒溼邪引起的,那時候我用電腦一坐就一天,晚上睡覺💤喜歡胳膊外露著了點涼,當然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所以上了年紀的人更容易的肩周炎。熱敷、按摩、針灸、貼膏藥都不能完全恢復,醫生告訴我針灸科數肩周炎療程最長見效最慢。因為肩周炎發展到後期都粘連了需要配合運動把粘連撕開才行。通常我用好的那隻手牽引壞的那隻手,幫助它運動,還有一個辦法用行動不便的那隻手沿著牆由低到高一點點往上爬,堅持幾秒放下重複繼續。社區由活動肩周部位的拉繩,每天堅持拉100-200個,效果也蠻好。最極端的辦法坐公交車拉住吊環,靠車子顛簸和剎車慣性撕開肩膀關節部位的粘連,非常疼但見效快,不推薦所有人。


雲水禪心145377255


肩周炎其實就像蔬菜一樣,它是一個統稱,他下面還有白菜、胡蘿蔔、花菜等等。現代醫學對肩周炎做了一個更深入的研究,發現大家所謂的肩周炎,其實是由多種疾病所組成的一個綜合概念。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問病情留言或私信

與醫生交朋友,讓大家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目前我們認知的肩周炎有肱二頭肌長頭炎,關節滑囊炎,肩袖損傷,肩峰撞擊症等疾病組成。每一種疾病的病因,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發作時間和緩解的方式都不相同,但是如果沒有做核磁共振檢查以及詳細的體格檢查很難區分之間的差異,對於基層醫生來說,仍然籠統的判斷為肩周炎採用傳統的治療方案。

如果治療方案不對的話,治療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比如說嚴重的肩袖損傷,疼痛和肩周炎症病變確實非常相似,但是你越活動反而會更加加重。所以為什麼有些人說肩周炎治療困難,因為沒有治對路。

遇到肩周炎情況,請前往大的正規醫院找骨科醫生仔細判斷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損傷?只有明確診斷,針對病因治療才能有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