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有位田園老人,退休後辦農場還爲村里捐了百萬

乐清有位田园老人,退休后办农场还为村里捐了百万

“嘿,老李又來農場裡忙乎了啊!”每天來到農場,面對村民的寒暄,老李總是笑笑點點頭,把小轎車停在一邊,然後走進農場過起農耕生活,不到午飯點,他一般不出來,有時直接住在了農場旁的管理房,守著他的5畝田地。 老李叫李權,今年76歲,住在樂成街道,退休前在機關單位工作了38年。退休後,他想辦一個農場,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過一過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生活。“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農民出身的他渴望有一畝三分地,種上喜歡的瓜果蔬菜,親自澆水、施肥、收穫,盡情享用豐收的果實。 2013年,他開始著手辦農場。辦農場需要先找地,他在老家石帆找了很久,都沒有合適的。“石帆土地不適合種植石斛,在親戚朋友的幫忙下,我在四都租了五畝田,投資50萬元,建了一個農場種植石斛,還在農場四周種上蔬菜、水果等。”李權說,樂清鐵皮石斛等中藥材資源豐富,就想種種看。 李權的農場裡沒有僱用工人,基本上是他自己一人在幹。每天清晨,他開著小轎車從市區來到農場。妻子對一些蟲類過敏,偶爾才過來幫幫忙。他笑著說,從澆水、收種、病蟲害防治,他幾乎都是一人包辦,在地裡一待就是一天,有時直接住在了管理房。要是遇到颳風下雨,他夜裡要出來看很多次,生怕農場的植物瓜果受影響。 對李權這個基建工程師來說,建農場、搞種植,也算一個挑戰。“對於種植,我一竅不通,就一邊向農民學習,一邊自己摸索,看了不少書,也去了不少農民的大棚裡求教。”李權說,現在自己也有了一套經驗,比如種石斛很擔心蝸牛的入侵,他在地還是水田時先打藥,種植後再進行封閉式防護。 第一次看到鐵皮石斛開花,李權樂開了花,留了一些石斛給自己,一部分送給了親朋。很多人得知李權的鐵皮石斛原生態種植,也過來找他買。這些年,他積攢了不少回頭客,在享受農耕生活的同時,還將本金賺了回來。 走進李權的果園裡,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瓜果。“我這裡30來棵水果樹,有20多個品種,有桔子、楊梅、櫻桃……果實成熟時,我和老伴能採摘滿滿一筐。”李權說,這些瓜果蔬菜,在老伴和不少親朋的手中,總能做出很多顏值與味道並存的美味。 除了自給自足,李權還把自家的蔬菜水果送給親朋,還有不少親朋來免費採摘遊玩。 “上海一些地方,有些年輕人為父母辦‘田園卡’,讓老人能在退休後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李權說,因為退休後找到自己的樂趣,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他的身體也越來越棒。 李權並不只醉心於種植,還熱心公益。2014年,他捐款100多萬元給石帆街道嶺頭村,設立村“扶助基金”。他委託村老協開設專戶,將基金存入銀 行,5年定期存款每年將產生5萬元利息,利息按月返還用於公益。他希望這筆錢能為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困難家庭、村莊基礎建設修繕項目等提供幫助,並吸引當地能人為村裡獻愛心。 這幾年他還陸續捐資3萬元用於貧困學生、困難生病家庭、老年活動中心籌建等,並動員自己的子女也出資1萬元。退休前,他從事工業建築、園林設計,這些年,他經常免費幫助村裡和單位義務做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