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日本鬼子死前喊什麼?絕不是「天皇萬歲」,而是喊這兩個稱呼

我們都看過很多抗日神劇,劇中常有這樣的鏡頭,日本鬼子將要被打死的那一刻,要麼是被八路軍亂槍打死根本沒機會發聲,要麼高喊“天皇陛下萬歲”的口號,然後剖腹而死,但真正的抗日戰場,這完全不是事實,戰後很多歷史學家調查發現,侵略中國的日軍士兵在彌留之際,喊出最多的是“媽媽”,還有一部分年紀大已經成家的士兵喊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的名字。死前高喊“天皇陛下萬歲”的日本士兵寥寥無幾。這是為什麼呢?

抗戰日本鬼子死前喊什麼?絕不是“天皇萬歲”,而是喊這兩個稱呼

​我們看過很多關於抗日的資料,都聽說過日本有個”大阪第四師團”,又名大阪師團、商販師團。它的實際作戰能力很差。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商人組成,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這支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然而它成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第四師團雖說窩囊,但畢竟是甲種師團,老兵多。由於日軍作戰損失很大,急需補充老兵,便不時抽調第四師團官兵補充到其他師團。

抗戰日本鬼子死前喊什麼?絕不是“天皇萬歲”,而是喊這兩個稱呼

當時,日軍各部的臨別致詞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師團,戰況較好時就說"武運長久";情況不妙時就說"九段坂見"(靖國神社在東京九段坂)。然而第四師團的官兵告別時,卻常說"御身大切",翻譯過來,即"保重貴體"、"身體最重要",或者乾脆就是"保命第一"。

日軍中真正戰鬥力差的部隊,是37年開戰後,在正規17個師團之外,召回復員士兵組成的“特設師團”。當時在日本,士兵的服役期是2年,然後轉入預備役,因為戰爭原因,日本甚至到38歲都有可能徵召入伍,於是特設軍團裡大批30-38歲的中年人。這些已是中年人的士兵,多數已經成家立業,有的還是公司老闆,又把他們招來部隊賣命,可想而知他們對戰爭根本沒有熱情。

抗戰日本鬼子死前喊什麼?絕不是“天皇萬歲”,而是喊這兩個稱呼

這些“特設師團”打仗不怎麼樣,軍紀也很差,中年士兵都是兵油子,又不怕軍官,在戰場上躲著不出力。二戰最後階段,日本關東軍就是大量由這種“復員再就業”的老兵組成,基本沒有戰鬥力,這也是最後70萬關東軍瞬間灰飛煙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