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成爲西柳打開國際市場的密匙

日前,蒙古國烏蘭巴托納蘭圖勒市場商戶多拉瑪,正在西柳市場裡清點自己此行採購清單。近兩年,多拉瑪經常到西柳、南臺兩大市場採購服裝和箱包,每次採購,多拉瑪都會精打細算,儘可能多帶一些貨品回去。“蒙古國的畜牧產品非常豐富,而紡織服裝商品多依靠外貿採購,西柳的服裝款式多樣、色彩豐富、質優價廉,每次帶回的貨品都很暢銷。”多拉瑪說。

近日,蒙古國55名採購商組團來到西柳和南臺兩大市場採購服裝、箱包貨品,多拉瑪是此批採購商中的一員。事實上,2016年12月以來,西柳市場每月都能接待2批來自蒙古國的客商組團採購,多拉瑪是採購商中的老客戶,為了讓蒙古國客商與本地商戶更好對接,海城經濟開發區商務局及西柳市場建管會特安排了接待人員,還聘請了兩名翻譯跟隊。

海城經濟開發區商務局及西柳市場建管會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說,西柳的針織內衣、床品、布匹以及南臺箱包深受蒙古國客商青睞。例如,一款批發價為25元的針織內衣在蒙古國商場銷價約為3萬蒙圖(蒙古國貨幣圖格里克的簡稱),約合人民幣84元左右,巨大的利潤空間使蒙古國客商對此類產品尤為青睞,紛紛出手採購,每批客商的採購額度都在近150萬餘元。

不僅僅是國外採購商請進來,近年來,西柳商戶還積極走出去,主動融入世界市場。2013年以來,西柳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新一輪振興東北的戰略機遇,作為省內構建開放格局、以全面開放引領全面振興的窗口,西柳在開發“遼滿歐”“遼蒙歐”為重點的“中蒙俄歐”經濟走廊和“新疆-中亞-中東歐”新亞歐大陸橋三條大通道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並以此為契機,立足國內面向全球,在通道上的多個節點城市完成了佈局:2017年9月,二連浩特西柳國際商貿城正式開業運營;今年2月,西柳市場首個海外分市場在蒙古國烏蘭巴托啟動運營;今年4月,蒙古國烏蘭巴托第二個西柳分市場開業運營……接下來,西柳市場集群還將深入拓展開發“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葉卡捷琳堡-莫斯科”貿易通道、“霍爾果斯-哈薩克斯坦-中亞五國-歐洲”的新絲綢之路貿易通道,以及“中國-阿富汗-埃及-塞內加爾”這條連通非洲的海上絲綢之路。

諸多成績的取得固然可喜,但與強烈的採購慾望相比,日漸繁榮的貿易之中仍存在諸多不便之處。“目前,我們採購的商品是通過二連浩特與扎門烏德中蒙邊民互市貿易進口,貨物須先從西柳運至二連浩特,通過中國二連浩特口岸查驗,在蒙古國扎門烏德口岸入關,每人每天最高免稅購物額只有8000元。”多拉瑪坦言,因為額度受限,所以自己每次來採購都會精打細算。

多拉瑪聽說西柳市場正在建設國際物流園和海關監管場所,並且正在申報更加便捷的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她和眾多蒙古國採購商都期盼著西柳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早日獲批,海關監管場所早日投入運營。“那樣,我們就不必遠途跋涉將貨品帶至二連浩特口岸,可以在西柳進行屬地出關,回蒙古國的市場裡坐等收貨了。”多拉瑪說,西柳海關監管場所和國際物流園的投入運營,西柳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的推行,都將為自己採購帶來極大的便利,在路程上至少節約一整天的時間。今年8月,西柳市場將舉辦“2018中國海城西柳市場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屆時,多拉瑪期盼西柳海關監管場所將能如願投入運營,為更多的境外採購商採購提供便利。

從整個西柳市場集群看,相關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西柳市場集群的交易額已經達到了730億元,其中內貿交易額620億元,外貿交易額在7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33億元。按照省政府加速省內專業市場發展升級,打造千億級大型專業市場集群的目標,西柳市場集群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提升300億元的交易額。“而內貿增長空間有限的前提下,唯有依靠外貿增長來實現。”業內人士坦言,打開西柳市場集群外貿市場的金鑰匙不是海關監管場,而是國家市場採購貿易。“一旦西柳市場集群獲批國家市場採購貿易試點,這種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新型外貿方式將吸引大批國際採購商集聚西柳,更會為專業市場的經營者們實現小批量、多品種、多批次出口提供極大的便利。”

西柳海關監管場所和西柳國際物流園這兩大基礎設施是西柳市場申報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的必備配件,爭取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的落地是激活海關的密鑰。據瞭解,目前,省、市及海城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的落地,未來,不僅將為西柳打開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更將為提升全省外貿交易額度,為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注入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