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之467(張稿公等兩篇,出自續子不語)

張稿公

雲南總督衙門府掌管文書的張稿公,為人誠實坦蕩無私心,歷任的總督大多都信服他。一天,張稿公起了個大早,打開門看見門口掛著一具上吊的屍體,仔細一看是某甲。此人因為打官司的事請求過關照,張稿公本來已經答應的。現在看到死在自己門口,張稿公馬上關門靜坐,等待著外面的消息。天一亮,再開門,屍體已不見了,張稿公心中竊喜。快到中午的時候,突然聽說縣令出城調查,也已打聽到死者正是某甲,張稿公先是吃驚,接著開始懷疑,但怎麼也搞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幾個月後,市場上賣菜的趙某遇到張稿公,問他:“某月的一天早上,您看到那個上吊的是不是感到很吃驚?”張一聽這話,馬上把趙某請到家裡,擺上酒菜招待,問他如何得知此事。趙說:“屍體是我揹走的,我怎麼會不知道?”張稿公說:“你我素不相識,你為什麼要幫我搬走屍體?再說當時一大早,城門柵欄都沒開,你怎麼搬出城的呢?”趙答道:“我也不知怎麼回事。那天五更時分我去賣菜,路上遇到一個朋友,把我叫到這裡,對我說把屍體搬到一個地方,必有厚報,比賣菜賺得多。我擔心城門柵欄未開,朋友說只要依言而行,不必擔心。我照他的話做了,結果到了柵欄柵欄就開了,到了城門城門就開了。”張稿公問:“你這朋友叫什麼名字?”趙說:“見面認識,沒問過名字,也是市場上認識的。他把我的煙插借走了,到現在還沒還。”張稿公拿出大筆銀錢來酬謝趙某,臨別叮囑他此事不可外傳。

又有一天,趙某閒逛進了城隍廟,見到閻王殿上有個泥鬼雕像掛著個煙插,很像自己那個,仔細一看果不其然,於是摘下來,還對著泥鬼開玩笑說:“怎麼借了那麼久還不還啊?”第二天一早在街市賣菜,前面說的那個朋友出現了,對趙某說道:“你這人真難相處,不就借了煙插這麼個小東西,用得著在那麼多人面前嘲笑我嗎?”趙某正想寒暄幾句,問其姓名,正好此時有人叫他要買菜,一扭頭的功夫,那個朋友早已不見蹤影了。

義犬

伏波灘位於進入廣東的要道,因為當地有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廟而得名。有一年,有個客商收到債款回家,船停在伏波灘。晚上,船家幾人提著刀闖進船艙說:“我們都是強人,你出來受死吧,免得血弄髒了船艙還得清洗。”客商哀求道:“錢財儘管拿去,能不能讓我得個全屍?這樣我心中就無憾了,願意奉上四百金作為酬謝。”這夥強盜大笑:“你的,就是我的。哪裡還有什麼四百金?”客商說:“你們只知道船裡面的,不知道我還藏著多少吧。”說吧拿出存單給強盜看:“這筆錢現在存在某某錢莊,拿著這券去就能提出來。只不過讓我這麼清醒的死去實在太難受了,能不能讓我喝個大醉,裹條破席子去死?”強盜們看他態度誠懇,有點心軟,就讓他大喝一頓,用席子捲起來,繩子捆住,扔進河裡。

剛沉下去,突然有隻狗跟著跳入水中,隨著水流一起漂浮到了岸邊。狗跑上岸,用爪子敲打廟門,和尚問是誰,沒人回答。開門一看,一隻渾身溼漉漉的狗跑進來,咬住和尚的僧衣不放,好像想把他拉到什麼地方去。一起到了河邊一看,看到破席子包裹的屍體,眾僧都想回去,狗又急忙攔住。和尚們看懂了狗的意圖,將屍體抬回廟裡。擦乾水跡,只聞到陣陣酒氣,“屍體”就還有氣息。趕忙解開繩索,看到席子上有齒痕,這才知道是狗咬斷的,於是給客商喝了熱水讓其靜養。 第二天一早,客商甦醒:“強盜走水路,我們走陸路去報官,應該比他們先到。”強盜們拿著存單必然前往錢莊兌換,其行蹤基本確定。眾僧答應幫忙,大家一起動身。果然,到了錢莊,強盜們還沒來,就把前因後果和錢莊主人講了,叮囑他千萬別露餡。不久,強盜們果然拿著存單來了,錢莊老闆假裝接待他們,暗中派夥計去報官,最終將這夥強盜一網打盡。客商帶著狗回了家,自此再不出門遠行,還寫了一本《義犬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