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成帝宮中雙飛燕

「傳奇」成帝宮中雙飛燕

早春三月,長安城春意融融,柳絮飛花。從鐘樓到鼓樓十里長街,商賈雲集,熱鬧非凡,此時正值西漢成帝年間,國運昌盛,天下太平。都城長安顯得分外繁華。

鼓樓外,數騎披掛豪華的駿馬從大雁塔方向緩緩奔進城來。一個美衣華服、氣宇不凡、年約二十四五的青年騎在中間的馬上,左右七八個健僕前呼後擁。看樣子定是哪位豪門公子從城外遊春歸來,遊人不由紛紛避讓。

這群人策馬轉過鐘樓,在一座氣派豪華的宅邸前停下。這宅邸非同一般,門楣上高懸一塊匾額,上書“陽阿主府”四個燙金大字。這正是當今天子漢成帝之妹陽阿公主的府第。此刻,府前幾個門衛見馬隊直奔府前,竟不趨避。正待上前呵叱,領班的忽見馬上青年,急忙倒身下跪,連呼“接萬歲爺聖駕!”後面的門衛一齊跪倒,“接駕”之聲立即從門口一迭聲傳進府內。原來這華服青年正是漢成帝劉驁。今天在宮內悶得慌了,率幾名近侍微服出城,踏青觀景。此刻遊興未了,便繞道來到妹妹陽阿公主府中,一來看望妹妹,二來麼……

那陽阿公主聽見聖駕來臨,急忙整理衣裙,率一行宮娥僕婦迎出府外。成帝下得馬來,陽阿公主行過君臣之禮,將成帝一行迎進府去。兄妹見面,雖是君臣之份,卻也不乏手足之情。陽阿公主即命膳房備宴,為兄王洗塵。宴席之上,陽阿公主嗔怪成帝許久不來,今日為何突然駕臨?成帝笑笑,說“今天一是來看看妹妹,二麼,聽說你府上最近日日笙簫,夜夜鼓樂,哥哥我想……”未等成帝說完,陽阿公主已知其意,忙說“不過養了幾名歌舞伎,只恐有汙聖目。”邊說邊吩咐左右立即將一班歌舞伎連同樂隊叫了上來。再添佳餚,重斟美酒。霎時間,笙簫繚繞,鼓樂齊鳴,舞伎們獻上舞來。成帝藉著酒興,興致勃勃地觀看。這一看不打緊,一雙絕世佳人就此進入漢宮,拉開了一出宮廷悲劇的序幕。

原來,那歌舞伎中,有一位風姿綽約、姿色出眾的美女。隨著音樂的起伏,舞姿的變換,她那豔若桃李的面容,婀娜多姿的身材,秋波頻送的雙眼,竟讓成帝看呆了。在觥籌交錯之際,成帝問起此女來歷。陽阿公主告之曰,此女性趙,原本出身低微,生下來時,她父母本不打算養活她,誰知棄之三日,她竟沒死,才又將她收了回來。稍大一些時,臣家購買奴婢,見她長得乖巧秀麗,便將她買進府來學習歌舞。誰知此女天分極高,學不多久,舞姿既美,又身輕如燕,便給她取名“飛燕”。成帝邊聽邊點頭微笑。那陽阿公主何等聰明,察言觀色,便知道皇帝哥哥心裡想的什麼,於是,笑了笑,說“兄王若是喜歡此女,妹子即刻將她送進官去服侍兄王。”成帝推辭道“君子不奪人之所好,朕怎能將妹子心愛之物帶走?”話雖如此,那趙飛燕已篤定是成帝的人了。

當晚,成帝尚未回宮,侍衛已將趙飛燕送進宮去,由後宮宮女為她沐浴更衣。待成帝回宮,一個可人的尤物早在寢宮候著他了。一夜的龍顛鳳倒,讓成帝好不開懷。至晨,成帝摟著趙飛燕說“得如此天下美人,朕願足矣!”趙飛燕好不機敏,立即向成帝推薦了自己的妹妹合德,說合德遠勝於自己。成帝聽聞,立命侍衛徑去趙家,將那小美人合德取進宮來。趙氏姐妹婷婷立於成帝之前,好比兩朵嬌豔無比的鮮花,蓮步輕移,又好比一雙輕盈的飛燕,直令“三千粉黛無顏色”。成帝得了這一雙“飛燕”,恰似做了神仙,歡喜無比。從此專寵二人,俱封為婕妤,貴傾後宮。

趙飛燕雖由一歌舞伎得君王之寵而封為婕妤,但天性貪婪的她哪會滿足?進宮不久便對皇后寶座垂涎三尺。仰仗著皇帝對自己正是寵幸之時,便與妹妹合德密謀,共同誣告許皇后和成帝的另一寵妃班婕妤經常詛咒皇上。成帝不問青紅皂白,便於鴻嘉三年將許皇后廢了,又將班婕妤貶到長信宮去侍奉皇太后。不久,便立趙飛燕為皇后,合德為昭儀。從此,趙氏姊妹更是權傾後宮。

世間事從不會十全十美。趙飛燕雖貴為皇后,備受恩寵,但進宮數年,竟然不懷身孕。沒有“龍種”,這對她的地位是個極大的威脅。她懷疑是皇上不能讓她懷孕,於是便密令心腹太監在宮外尋找身強力壯的少年,於夜深人靜之時,用牛車載入東官,與之交媾。天長日久,膽子大了,加上此時皇上常居西宮,寵幸合德昭儀,於是,趙飛燕便不分白日黑夜,在東宮與人淫亂。

一日,成帝駕幸東官。左右急報,趙飛燕半晌方出迎,面紅耳赤,鬢髮散亂,且言語失度。成帝起疑。坐不多久,忽聽壁衣後有人咳嗽之聲。成帝心下明白,卻口內不說,當即起身離去。回到西宮,昭儀急迎,見成帝怒容滿面,只道犯了聖怒。驚伏於地,涕泣奏曰“臣妾姐妹本出身孤寒,承蒙聖恩,才得進宮服侍聖上。又蒙聖上寵愛,後宮中人妒而生怨,流言蜚語傳於聖耳。加以臣妾姐妹出身寒微,不識忌諱,冒觸聖怒。如今,臣妾願賜速死,以寬聖抱!”成帝見嬌滴滴一個昭儀哭得淚人兒一般,便叫她起來,說“卿無罪。而你姐姐,朕要梟其首,斷其足,將她丟到糞坑之中!”接著便將東宮壁衣中事告訴了昭儀。昭儀大驚,泣奏曰“臣妾因皇后而得居後宮。若皇后一死,臣妾安能獨生?祈聖上將臣妾剁為肉泥,隨皇后而去!”說著便以身投地。成帝忙將她扶了起來,說“看在你的面上,朕不殺她就是了。”又問昭儀可知壁衣中為何人?昭儀答不知。成帝遂命人密査。得知壁衣中人乃宿衛陳崇之子。成帝即命人至陳崇家中,將陳崇子砍為肉泥,又廢了陳崇,將其全家趕出長安。

此事雖了,昭儀深知姐姐脾性,若不痛加規勸,後患無窮。任其發展下去,還會連累自己。於是,便去往東官,對姐姐談到成帝欲殺之事。接著又規勸飛燕道“姐姐曾對我說過,小時候家中是如何的貧窮,為了活命,我小小年紀,你叫我和鄰家女打草鞋上街換米。有一天換米回來,正值寒風冷雨,無火可炊。我們姐妹飢寒交迫,不能入睡,便只有相抱而泣。這樣的苦寒日子我永遠不會忘記。今天我們能得到這樣的富貴。別人不能毀我,難道我們卻要自毀?倘或這樣的事再發生,聖上震怒,便不可挽救了。到那時,身首異處,為天下人笑。今天我救得了你,哪一天我要是失寵了,或者死了,你還靠誰?”說畢已是淚流滿面。趙飛燕也止不住流下淚來。

這一次,成帝雖沒殺趙飛燕,但從此便不再去東宮。承幸御者,昭儀一人而已。

成帝如此寵幸昭儀,除了昭儀的乖巧而又善解人意之外,實在因為昭儀天生無比的嬌美豔麗。一次,成帝去至西宮,宮女奏昭儀正在沐浴。成帝欲去觀看,昭儀知帝來,急忙出浴趨避。成帝沒看見昭儀洗浴,反而撩起一腔慾火。下次,成帝得知昭儀洗浴,便買通了侍奉宮女,不稟報昭儀。成帝偷偷走到昭儀寢宮,隔著窗欞偷看,只見蘭湯灩灩,昭儀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成帝看得呆了,只覺心猿意馬,神思飛揚。後對左右曰“自古人主無二後,若有,朕當立昭儀為後矣!”趙飛燕知道此事,亦具湯浴,派人請成帝往觀。成帝去後,飛燕入浴裸體而立。誰知她對成帝愈親近而成帝愈不樂,最後竟不臨幸而去。飛燕泣而長嘆“他對我已不再寵愛,勉強也勉強不來了!”

成帝雖對趙飛燕失去愛慕之意,但君後關係還是存在的,因為趙飛燕是名正言順的皇后。這一日,飛燕生日,昭儀往賀,成帝也同去。酒半酣,飛燕數行淚下。成帝驚問“今天是你生日,別人對酒而樂,你卻獨自悲泣。難道還有什麼不滿足麼?”飛燕答道“聖上不記得陽阿公主府中那一日麼?妾站在公主之後,聖上久久注視於我。公主知道聖上之意,叫我侍奉聖上,妾蒙更衣之幸。誰知妾下體汙了御服,妾欲為聖上洗濯,聖上不允,說‘留以為憶’。聖上攜妾回官,妾頸上猶留有帝之齒痕。今日思之,不覺感泣。”成帝聽她一番言語,動了懷舊之情,不覺嗟嘆。昭儀見狀,先行告辭。成帝便留宿東宮。這一夜之留,倒給了趙飛燕一個絕好的機會。

三個月後,她便上奏成帝,曰“妾生日時,蒙聖上承幸。數月來,妾內宮盈實,月脈不流。飲食甘美,不異常日。經御醫診斷,乃聖躬之在體,夢天日之入懷。”一句話,懷上龍種了,特向聖上報喜。當時,成帝正在西宮,得報無比高興。當即降旨,說“知道愛卿有孕,朕心甚喜。百姓尚且不可無後,社稷豈可無承繼之人?望愛卿多加保重。不可服的藥決不能服,沒有毒的飯菜才能吃。有什麼事要告訴我,不必寫奏章,口授給宮使即可。”可見成帝對飛燕懷孕的欣喜和重視。

趙飛燕“懷孕”之初,成帝要來看視,飛燕與宮使王盛商量,王盛出計曰“只說有妊者不可近人,近者有所觸,觸則孕敗。”於是,飛燕只遣王盛來往奏帝。成帝也不來看,只遣人問安而已。可是,紙是包不住火的,馬腳總有一天要露出來。臨近分娩之日,成帝準備了浴子之儀,要親自來東宮待產。趙飛燕急了,忙召王盛,商量對策。王盛抓耳撓腮,終於想出一計,對飛燕說“臣可去民間取剛生下來的男孩,攜入宮中,充作太子。”飛燕允諾。王盛便到宮外,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一戶剛生子的人家,用一百兩黃金將小孩買了下來。又急忙用一個皮囊裝了,攜進宮來。誰知皮囊不透氣,攜到宮中,小孩早已斷氣了。王盛捱了皇后一頓臭罵,又急急出宮,另尋得一小孩。這次,他在皮囊之上開了幾個氣孔。誰知小孩倒是沒死,可臨進宮門之時,小孩卻在囊中哭個不停。王盛又另選了幾個,莫不如是。最終還是沒將“太子”弄進宮來。趙飛燕只道天意如此,徒喚奈何!只得遣人奏明成帝“堯之母十四月而生堯。皇后所妊,當是聖人。”最後,“聖人”終不能出。飛燕只得親奏成帝“臣妾昨晚夢見龍與妾同臥,不幸聖嗣不育。”成帝亦只嘆惋而已。

對趙飛燕煞費苦心的謀劃,昭儀心裡早已明白。她來到東宮,開門見山地對趙飛燕說“姐姐,你別再玩這套把戲了。聖嗣不育,豈日月不滿也?三尺童子尚不可欺,何況聖上?”飛燕說“你常蒙帝幸,至今也無身孕。如此下去,不也和姐姐一樣面臨失寵嗎?當務之急,必須想盡辦法懷上太子。”但任她兩姐妹辦法用盡,還是空腹一個。

時有一宮女朱氏生子,昭儀怕成帝見子生怨恨之心,便怒斥宮女,並拷問子從何來?成帝見狀,多方撫慰,昭儀投地大慟。成帝便喝令官吏蔡規“將此子取來。”蔡規取子至。昭使命他將小孩殺了。蔡規不忍。昭儀說“你不殺他,我便殺你!”蔡規無奈,將小孩擊死於殿前,投屍於井內。以後,凡官人孕子者皆殺之。

成帝求子心切,縱慾愈甚。終至氣憊不能御女。有方士聞而獻丹。帝日服一粒,復能行幸,大喜。一日,宴於大慶殿,昭儀酒醉,成帝擁其共寢,連進丹十粒。起初,絳帳春濃,成帝嬉笑之聲不止。至中夜,昭儀醒來,不聞成帝聲,急起身點亮蠟燭,見成帝昏昏不能起,卻兀自精如泉湧。有頃,駕崩。年僅三十二歲。

成帝死後,太后命人查問昭儀皇帝得病原因。昭儀懼,便於西宮自殺了。皇后趙飛燕於東宮得一惡夢,見成帝在白雲中給自己賜座,又命左右奉茶。誰知左右對帝說“皇后往日對帝不恭,不該飲此茶!”飛燕又問成帝“昭儀安在?”成帝嘆曰“她幾次殺了我的兒子,現在我已將她罰為巨黿,居北海之陰水穴間,受千年水寒之苦!”趙飛燕聽罷大慟,直至哭醒。此時,皇上駕崩,妹妹已死,只剩她孤身一人了。

不久,太后便將趙飛燕廢為庶人。飛燕接旨,尚未出宮,便在宮內自殺了。

據《漢書》與《趙後遺事》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