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激情五月,建設酣暢。如今兩大盛會舉辦地永年大地可謂工程建設紅火,文創節目精彩。古城、水脈、太極魂張揚著它獨有的特性。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邯鄲市第三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和第十四屆國際太極拳運動大會主場地——廣府古城,見證它的前世今生。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悠久的古城——滄桑不負俊才

廣府古城已有2600年的歷史。歷史上曾為曲梁縣、廣平郡、武安郡、廣年縣、永年縣、洺州、廣平路、廣平府治所。城河廣闊,地勢低窪,周圍環水,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明代將原來的土城修砌為磚城,保存基本完好。歷史上廣府古城牆作為中國傳統古城的軍事防禦設施,其甕城、角樓、馬道、城門洞、千斤閘、城門樓都有保存或遺蹟存在,是中國古城牆營造技術和佈局的完美體現,具有重要的建築史學價值和美學欣賞價值,在中國古代城牆遺存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春秋時期已為曲梁侯國,秦漢時又先後為平幹國、廣平國的國都以及曲梁縣和廣年縣的縣衙駐地。南北朝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改置州、郡、縣,廣平郡改洺州,七年(556年)曲梁縣併入廣年縣,但廣年縣治改駐曲梁城,即今廣府古城。隋仁壽元年(601年),因為避隋煬帝楊廣的名諱,改廣年為永年,所以此城又稱永年城。隋朝末年,著名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在此建都,稱夏王。這時,城池才始具規模。元代又擴大了城池的面積。明代成化年間,知府李進開池引水,開挖了護城河,引進了滏陽河水。

廣府古城原為土城,面積六里十三步,元朝增為九里十三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廣平府知府陳俎調集九縣民工,歷時十三年,將土城石砌為磚城,四門築有城樓,四角建有角樓,並有垛牆876個,特別的是在四門之外尚建有甕城相守,地道的關防深鎖,固若金湯。

民國元年(1912年)裁縣留府,民國二年(1913年)六月廢府置縣,縣街移佔陽府署。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一度為日本侵略者佔領。1950年開始建立城關鎮。1958年縣城由廣府城遷至臨洺關。1961年改為城關公社。1963年改為城關區。1968年撤區改為辦事處。1984年復為城關鎮。1988年1月更名為廣府鎮。

美麗的古城,歷史上曾吸引了無數的達官顯貴,文人雅士流連忘返。唐代詩人李白、清代畫家鄭板橋等都曾留下許多詩畫。特別是清中葉直隸總督方觀承的:“曲梁城下香如海”的詩句,便是當年古城景色的真實寫照。

廣府有很多歷史遺存,如清暉書院、文廟大殿(遺址)、毛遂墓、黑龍潭,武氏故居、狀元樓、太和堂等等,廟宇半城,老街縱橫,商貿雲集,有三十多條街道,分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個小拐彎,曾經的繁華不可勝數。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厚重的古城——文化豐富多彩

廣府是一片厚重的民間文化的沃土,民間藝術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蘊涵深沉,益趣無窮。廣府的民間藝術是廣大人民千百年來在勞動和生活中,創造出來的豐富多彩的藝術表演形式。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永年西調:地方戲曲劇種:亦稱“澤州調”“三搭板”。清末由山西上黨梆子傳到河北永年後演變而成。

主要流行於河北邯鄲、邢臺、河南安陽及山西晉東南地區。傳統劇目有《渭水河》《反西岐》《取西川》《雙掛印》等100餘出。解放後整理,改編了一批傳統劇目,其中《海瑞告狀》獲河北省1959年匯演演出獎,演員獎。

以吹歌、高蹺、太極拳為特色的文化體育事業競相發展,民俗活動“抬花桌”、“舞龍燈”、“踩高蹺”、“打春牛”等搬上中央電視臺,廣府-臨洺關文化生態保護區和廣府清明傳統節日示範基地列入省級保護名錄,永年吹歌和楊式太極拳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先後獲得“全國武術之鄉”、“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太極拳聖地”、“中國太極拳之鄉”等榮譽稱號。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廣府是冀南一帶的政治中心,歷代名人輩出,出將入相。在書法、醫學、詩詞、謀略,卜算等方面湧現出眾多歷史名人,且著述豐富。以計謀膽略聞名的毛遂、以胸懷天下大局堪比諸葛亮的沮授,唐代歷中十大才子之一的司馬曙,畿南三大才子的張蓋、申涵光等。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開放的古城——溼地煥發靈性

兩大盛會的舉辦,為永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國家5A級景區、省級名勝景區,新時代下的廣府古城,早已張開她的雙臂,廣迎四方賓客,為古老而開放的廣府注入新的活力,煥發出“永年太極”的爭先精神。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溼地風光。以古城牆為中心,護城河以外500-800米範圍內全部拓展成湖面,形成一望無際、碧波盪漾的水面,蘆葦、蓮荷、菖蒲環繞古城牆的壯麗景觀。在湖面與大堤之間開發湖心島,廣植樹木,建設碧水環繞、綠樹掩映的休閒度假別墅群。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城五環觀光帶。整修、拓寬環城路,安裝仿古路燈,形成外圍環城觀光帶:疏浚護城河,實施護坡工程,投放仿古遊船,形成護城河中游玩觀光帶;加快護城河內側環牆公園建設,鋪設鵝卵石觀光道,形成環城四季花卉走廊;修復9座城樓,繞城設置景觀燈,形成城牆上環城觀光帶;整修城牆內側馬道,全部鋪設青石板,並整治“四海”周邊環境,形成內側馬道繞城觀光帶。

「“愛永年 .迎旅發”徵文」一座古城傳千年

四大景觀區。一是東城旅遊景觀區,重點抓好三大景點建設,開發黑龍潭景區,規劃佔地面積為500畝。開挖300畝的湖面,建設湖心島。沿湖恢復九龍聖母殿、頤仙閣、九龍壁等建築,並配套建設道路、旅遊服務中心等設施;拆除弘濟橋公園周邊民房,拓展公園面積,並配套建設停車場、博物館等設施,形成以弘濟橋為中心的封閉性公園;實施佔地面積100畝的國家級垂釣基地建設,恢復蓮亭、香遠堂、正誼堂、荷花館、春秋閣、朱衣樓等建築群落,繞書院開挖3萬多平方米的荷花池,再現當年優美景色。二是城西南旅遊景觀區,實施佔地約900畝的太極生態莊園項目,包括廣場區、毛遂墓景區、休閒生態園區和商業區。三是城東南旅遊景觀區,實施綜合整治蘆葦蕩、荷花園周邊環境,疏通航道,打造護城河、蘆葦蕩、荷花園水上觀光線,連同萬畝垂釣中心,形成城東南旅遊景觀區。四是西城旅遊景觀區。啟動廣府西街及西關改造工程,實施護城河以外的環島湖湖心島建設。同時,整治“西北海”環境,整修藏兵洞、大和堂、城隍廟等景點,改造沿街門店,形成西城旅遊景觀區。

古韻邯鄲,太極永年。古今的交錯彷彿還沒有停下來,眼前的繁華景象又不能不讓你感嘆!得天獨厚的浸染和歷史滄桑的磨礪,皆為今天的“兩大盛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迎戰“盛會”表明了姿態,迎接“盛會”,我們自信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