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關注的「老支書精神」,到底是什麼樣的?

省委關注的“老支書精神”,到底是什麼樣的?

今年以來,江蘇開展了“尋找老支書精神”活動,省委在“七一”前夕召開專題座談會,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大力學習宣傳老支書。

此前,“群眾雜誌”微信公眾號全文刊發了這6位支書的發言,真走心!(全文彙編)。而什麼是“老支書精神”,小編推薦《群眾》2018年第13期一篇解讀文章,以供大家參考閱讀。

省委關注的“老支書精神”,到底是什麼樣的?

省委關注的“老支書精神”,到底是什麼樣的?

6月26日,江蘇省委召開“尋找老支書精神”座談會

老支書是人們對長期在基層默默奉獻的支部書記的一種親切稱呼。在江蘇改革發展的歷程中,一代又一代老支書紮根基層、默默耕耘,創造了值得稱頌的不凡成績。

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學習傳承老支書精神,是為了教育培養新時代的支書。要系統思考時代特徵和時代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以磅礴的精神力量凝聚黨員先鋒,以堅強的戰鬥堡壘推動高質量發展。”

紮根精神,是老支書精神的可貴之處

老支書的“老”,一方面是指他們在一個崗位停留的時間很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紮根在一個地方;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當他們真正“老”了的時候,還依然在同一個地方奉獻、耕耘。

在今年開展的“尋找老支書精神”活動中,全省曾任職15年以上的老支書已找到1668人,其中20年以上的723人,30年以上的154人,40年以上的15人,50年以上的1人,這些數據就是他們紮根精神的最好說明。

反觀當下,一些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不願意到基層,把崗位當做升官的跳板,一心想著“到點就提拔”,稍有不順就覺得被耽誤了。與老支書們相比,他們有的是學歷和能力,差的卻是“紮根”在一處的精神。

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的楊廣澤今年67歲,1977年參與創建鄉辦紡織廠,從1988年到現在,擔任支部書記長達30年。紮根工廠幾十年如一日,他最終把一個年產值僅有2.7萬元的鄉鎮小微企業,做成了銷售收入超過8.5億元的省高新技術企業,連續40年無一年虧損、無一例勞資糾紛、無一筆失信記錄。

今年已經80歲高齡的南通三南村袁亞慈,從15歲開始當村幹部,用40多年時間,把十年九荒的“窮三南”變成遠近聞名的“金三南”。即使從村支書崗位上退了下來,她依然樂此不疲地為村裡忙碌奔波。在她看來,“支部書記退休了,但黨員永遠不退休”。

精神的傳承歷久彌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發展環境和物質條件已經大大改善,但這種紮根基層的精神卻從未過時。老支書們的實踐證明,只有靜下心來紮根基層,融入基層,才有可能為基層的發展花心思、動腦筋,才有可能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為人民多做好事、多做實事。

相反,身在基層心向他處,只把基層當“經歷”的支部書記,絕不可能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當下,更需要有一大批新時代的新支書紮根基層,擔當作為,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弘揚老支書精神。

省委關注的“老支書精神”,到底是什麼樣的?

使命擔當,是老支書精神的第一特質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視察時強調:“農村要發展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帶頭人。”從江蘇的實踐來看,正是憑藉接續奮鬥的“帶頭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強烈的使命擔當,江蘇才有了一次次大發展、大跨越。

已故的華西村吳仁寶是老支書群體中的典範,他自1957年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始,近60年如一日,為民務實清廉,帶領群眾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把昔日貧窮落後的華西村建成了富裕、文明、幸福、和諧、美麗的“華夏第一村”。吳仁寶老支書信仰堅定,不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都是信仰中國共產黨、信仰社會主義、信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真正的共產黨員,在他編寫的《華西村歌》中,開頭兩句就是:“華西的天是共產黨的天,華西的地是社會主義的地。”他堅信“社會主義定能富華西”,他紮根農村、帶民致富,幹了一輩子。

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黨委書記常德盛是又一個典型。從1966年任村支書到如今的50多年中,他帶領村民把一個貧困村“改天換地”,建設成全國文明村、國家級生態村。在今年的座談會上,他代表老支書發言時談到:“剛解放時,我正處於啟蒙時期,革命先烈救國救民的感人事蹟,深深銘刻在我幼小的心靈中。長大後漸漸懂得,我們這代人的使命,就是走先烈們沒有走完的路,為改變農村貧困落後的面貌繼續奮鬥。”讓農村變得更加富裕,讓老百姓都說共產黨好,是常德盛的響亮誓言,就是這種擔當和堅守讓昔日“窮山惡水”的蔣巷成為全國聞名的富裕村莊。

老支書是普通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黨員,可以說,老支書的形象,就是老百姓心目中黨員的形象,甚至可以代表我們黨的形象。他們強烈的使命和擔當感染、帶動了無數身邊人和後來者,是老支書精神內涵中的第一特質。

為民初心,是老支書精神的源泉動力

支部書記是一個特殊的崗位,特殊在於它崗位小卻責任大,不論大事小事、難事易事,支部書記都要想辦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化解複雜矛盾。“把腳跟紮在基層,把口碑立在民心”,我們學習老支書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赤誠的為民情懷和不變的為民宗旨。

“小巷總理”許巧珍而言,周恩來總理一句“你要好好幹”的囑託,促使她無論在企業工作,還是退休到社區當書記,都把奉獻、服務放在第一位;“不能再讓我們家鄉和鄉親們窮苦下去”,鎮江唐陵村的劉樹安,身為企業家,不負組織,回鄉帶領大家重走創業路,贏得全村黨員幹部和群眾的真心點贊;“堅決服從黨組織的需要”,

省水利廳的湯超在接到組織安排時,義無反顧地加入援藏隊伍,把一片真心傾注拉薩,在期滿回程時,當地居民滿含熱淚地給他送來一條條哈達;“我們馬莊人口袋富了,更要富腦袋”,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老支書孟慶喜帶領村民創辦蘇北第一支農民銅管樂團,不僅帶動了馬莊村的經濟發展,也奏出了一曲曲馬莊的幸福之歌。

為民的初心,是滋養老支書精神的不竭源泉。老支書們用實踐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鼓舞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成永恆的奮鬥目標。

老支書精神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傳承老支書精神,就要把老支書精神當成一面鏡子,找到與老支書們在思想境界、價值追求、擔當作為、群眾口碑上的差距,尋找不變的初心,扛起肩上的使命,努力展現出黨員幹部在新時代的新擔當新作為。

摘編自《群眾》2018年第13期,原標題為《尋找新時代的老支書精神》

省委關注的“老支書精神”,到底是什麼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