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T或許是個失敗的產品,但老羅的未來一片光明

前言:有關TNT網上流傳出很多小道消息,這款寄託著老羅心血的產品似乎不是那麼讓大夥兒買賬。

大概從昨天下午我就陸陸續續在網上看到有關羅永浩的新聞了,毫無疑問又是不好的消息,粗略點進去看了一下,是有關TNT難產的新聞。那麼目前來看是有如下幾個版本的,其一是說由於TNT訂單量太少導致工廠拒絕生產,其二是說TNT由於底層的技術以及設計難度導致生產出現問題。隨後我又在評論區轉了一圈,你們也知道的,往往評論區是比文章還好看,有意思的地方,果不其然,不少網友清一色的都選擇了第一種說法,就是TNT銷量不及預期導致代加工廠不幹,並且不少人都附上了自己的看法,只有極少數的人選擇了支持老羅,但是我相信支持者裡面用實際行動支持老羅購買TNT的想必也是寥寥無幾,畢竟售價高達9999元的入門級產品還是值得讓人思考購買這款產品的出發點是什麼。

但是我們今天想和大家說的是,TNT或許不是個完美的產品,但是羅永浩發明這個產品的出發點是正確的,我們有理由相信TNT的下一代可能仍然讓人不盡如人意,但是經過多次的迭代升級,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出現一款非常好用的革命性產品

TNT或許是個失敗的產品,但老羅的未來一片光明

鳥巢發佈會現場

語音識別協助來辦公到底是不是未來,可能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

網上吐槽最多的便是羅永浩的這款號稱革了蘋果三件套命的TNT智能語音交互系統了,在發佈會當天便出現了識別不準確、識別延遲等情況,加上並不是特別友好的操作界面導致網上一邊倒的吐槽這款產品是個雞肋。尤其很多人覺得在辦公室對著電腦說話簡直就是白痴一樣的行為,所以也難怪大家都在吐槽了,但是我們就能依據現有的認知來判定這款產品是個失敗的產品嗎?很顯然不能過早的下結論,語音交互系統每家公司都在開發,但是進展一直都非常的緩慢,尤其是應用到實際領域的就更加寥寥無幾了,蘋果的sir從2007年誕生到如今它的智商可能僅僅比你家哈士奇高出一籌罷了,除了日常在你不方便的時候喚醒它讓它撥打電話發短信等,其他的功能寥寥無幾,而去它的識別率也是不盡如人意。目前來說語音交互落地最成功的便是智能音箱了,目前谷歌、蘋果、小米、阿里巴巴、百度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這裡功能最強大的還是谷歌的Google Home音箱,你可以通過它實現很多功能,點播視頻、聽音樂都不是難事,因為谷歌家大業大,很多軟件都是自己的,並且谷歌還和很多第三方應用也打通了服務協議。

這一點國內的互聯網巨頭顯然要慢的多,畢竟誰都不願意開放自己的端口給競爭對手用,哪怕是潛在的競爭對手。而羅永浩目前開發的語音識別系統是嵌入在系統底層的,就像前面說的,哪怕是蘋果的sir,微信沒有開放給你權限你就不可以實現給別人發紅包等指令,但是老羅所要實現的就是我直接嵌入在底層,通過我的語音指令可以實現一切操作,按照這樣的邏輯,我們的生存效率的確可以提高很多,200%的提高也是有可能的,只不過目前來看這個系統還需要很多人去使用,去給這套智能系統賦能,讓它在實戰中充分的學習然後自主迭代升級,那麼未來這個識別率一定可以得到質的飛躍。

TNT或許是個失敗的產品,但老羅的未來一片光明

羅永浩

歷史上的今天

諾基亞嘲笑著iphone

如日中天的諾基亞幾乎撐起了半個芬蘭,在那個年代手握一部諾基亞才是潮人的標配,而在2007年6月蘋果公司發佈第一代iphone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會看好這個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飽受爭議的喬布斯頂住股東大會的壓力,隨後相繼發佈了iphone3G、iphone3GS,這個時候市場已經開始慢慢接受iphone這個物種了,但是仍然只是少數人。彼時的諾基亞仍然無動於衷,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2010年,這一年蘋果公司發佈了奠定公司未來輝煌的重量級產品iphone4,正是這款產品在全球瞬間圈粉無數。

TNT或許是個失敗的產品,但老羅的未來一片光明

iphone4

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的,我同桌一個女生用的諾基亞5230,當時非常好看的一款手機,據她自己說之前那一部在火車上被偷了,後來又買了一部一模一樣的,可見她非常的喜愛。我就厚著臉皮拿來把玩了一夥兒,發現確實很好用,這也讓我下定決心要存錢買一部諾基亞。但是好景不長,有一天班上一個家境不錯的同學買了iphone,我拿過來把玩了才知道原來手機屏幕可以這麼清楚、軟件可以運行的這麼流暢,當時我就改變了我要買諾基亞的想法了。

如今的諾基亞手機業務早已出售,當然靠著之前的專利諾基亞也還算過的不錯,手機的霸主地位當仁不讓讓給了三星、蘋果,目前蘋果公司市值接近萬億美金,達到9700萬美金,2017年一整年的全球出貨量位列第二,第一是三星,但是就產品的利潤來說,蘋果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平均一部iphone的利潤高達151美元,而三星只有31美元,華為僅僅15美元。順便插個話題,小米順利在港股上市,但是你們知道小米手機的利潤有多少嗎?僅僅2美元而已,所以蘋果手機利潤有多高大夥兒可以對比一下。

寫在最後:

當一個6歲的孩子初次見到iphone,並且愛不釋手的可以運用自如的時候,諾基亞就已經失敗了。同樣的,當我們還在用如此笨重的鼠標來操作電腦的時候,老羅的語音交互未嘗不是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只不過如今的我們遠遠比不上那個6歲的小孩子,我們害怕接受新事物,害怕去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