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公孫勝第一個離開梁山,他看出什麼了嗎?

百變歷史秀


公孫勝的離開是早晚得事情,他早就已經看破一切,他既不想當官,也不喜歡戰爭。而當初上梁山聚義也是看在眾多兄弟的份上,原本他只想做一個逍遙自在的道人,但是不曾想宋江多次懇求與於他,實屬無奈,很多時候又不能見死不救。



除去後來的一次離開,在很早以前,公孫勝就曾經以回家探望老孃為藉口下得山去,後來時日一多,這宋江就感覺不對勁啊,這梁山泊怎麼可以沒有這個道人呢?於是就派人下去尋找了一番,開始公孫勝還不肯相見,後來說明緣由是宋江有難,需要幫助之後,這才把公孫勝又請了回來。



大家知道,到了後面,晁天王一心想去打曾頭市,後來被史文恭暗中射傷,最後不治而亡。晁蓋死了,宋江就是老大了,但是宋江和軍師吳用,還有公孫勝都是主張詔安之人,也算是天命吧,也是宋江的一片苦心,後來好不容易受到朝廷詔安,但是又受到蔡京,高球,童貫等人等我陷害,無奈忠臣只能諫言讓宋江帶領梁山兄弟去平復方臘的叛亂。

至此,公孫勝已經不知去路,於是宋江就帶領大家去打方臘,只是沒有了公孫勝的輔助,大家也知道後來梁山兄弟因為方臘一戰死傷過半,後來活著回來的已經沒有幾個了,雖然後來經過了冊封加爵,但是這些並不是梁山兄弟想要的。



宋江也經常感嘆,如果公孫勝一同前來討伐方臘,那也不會損失如此慘重,但是究其原因,我想還是因為宋江太想報效朝廷,但是他忘了當朝的是一個昏君,導致把眾兄弟的命都搭進去了。而公孫勝早就已經識破一切,與其說是不喜歡名利,不如說是退則保身。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很多人都說入雲龍公孫勝離開梁山,是因為宋江,因為宋江的招安路線。其實不然。

公孫勝認同晁蓋嗎?其實,在智取生辰綱之後,入雲龍公孫勝就沒有主動出手過。幾次梁山遇到高人,都是別人請他,甚至逼他,他方才出手。

作為一個擁有真本事的道士,他的人生追求本應當是長生大道,而不是沉醉紅塵,無論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還是當大官,為國出力,都不應該是公孫勝的追求。

那麼,公孫勝下山走一趟,其目的何在?

其實,翻遍《水滸傳》公孫勝主動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聯絡晁蓋、吳用等人,勸說——挑唆,他們劫取生辰綱。

我們因為同情梁山好漢,經常站在梁山好漢的立場上看問題,於是都認為奪取生辰綱是件大快人心,劫富濟貧的好事情。其實,按照水滸原著的描寫,梁山一百零八將那都是魔星下界,是來攪亂人間的。

十萬貫生辰綱被搶走後,晁蓋他們發給窮苦百姓了嗎?沒有,都帶上梁山,自家吃喝去了。

公孫勝這個世外高人自然是看不上這些金銀的,那麼,他為何要勸說晁蓋等人奪取生辰綱呢?

用書中回目來說,叫做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公孫勝如此做的目的,就是要讓七星——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中的七星——聚在一起,為以後一百零八魔星齊聚打下一個基礎。

那為何要讓一百零八魔星齊聚呢?

在《水滸》開篇曾經提到,洪太尉不小心打開了伏魔殿,放走了一百多妖魔。龍虎山道士說道:

此殿內鎮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裡面。上立石碣,鑿著龍章鳳篆姓名,鎮住在此。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

龍虎山祖天師張道陵,相傳乃是太上老君弟子,乃天庭四大上相之首。龍虎山張家歷代就負責掃蕩人間妖魔。因此,一百零八位魔君逃散後,龍虎山以及人家各家仙門,必定會想盡辦法將這些魔君擒拿、剿滅。

不過,這些魔君下界之後,已經轉世為人,仙家不方便直接干涉,於是,將其匯聚,藉助人間勢力將其滅殺,就成了最佳選擇。

公孫勝的老師叫做羅真人。羅真人傳授公孫勝天罡五雷正法。這五雷法,正是龍虎山真傳。羅真人極有可能是龍虎山一脈。

羅真人極有可能是某代張天師的弟子,奉了師父命令剪滅魔君。於是他先找到一位魔君,將其收為門徒,即入雲龍公孫勝,然後讓其下山,引導諸位魔君在梁山匯聚,然後,引動朝局,將梁山好漢逐步滅殺。

梁山覆滅,好漢們被殺看起來是一場悲劇,不過,從全書來看,他們本就是魔君下界,如今被降伏,被鎮壓,也很正常。


葉之秋


在“捉鬼專業戶”公孫勝眼裡,宋江吳用的“石碣天書”把戲都是“小兒科”,如果自己願意,隨時可以搞出更周密的“天書”甚至讓“晁蓋顯靈”,分分鐘把違背晁蓋遺言竊取梁山大權的宋江拿下。這一點公孫勝知道,宋江吳用也知道。

於是公孫勝跑回了老家,但是老家也不安全——早在排座次之前,宋江派對戴宗去公孫勝老家,就帶著殺手李逵,那個李逵對大斧子一通亂砍,連公孫勝的師父都砍了,雖然沒砍死,但也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公孫勝只好背井離鄉逃難去了——比較體面的說法是“雲遊四方”——再不跑,小李廣花榮的毒箭說不上什麼時候就射過來了。

大家都知道,不會畫符的道士不是一個好道士,入雲龍公孫勝是不是個好道士難說,但卻很會畫符。那麼道士畫符用什麼文字呢?當然是上古蝌蚪文。智取生辰綱後施法困觀察何濤,高唐州鬥法破高廉,芒碭山降魔收樊瑞,公孫勝用自己的真本事證明他在梁山上根本就沒有對手,就是想坐頭把交椅,那也就是念幾句咒語的兒,無論是宋江還是盧俊義,都會死得很舒服。

當時宋江出錢公孫勝出力,在梁山上大吹法螺。公孫勝還給玉皇大帝寫了一封信匯報工作——不知道是不是公孫勝的書信寫得太好了,感動得玉皇大帝不但開了天眼,而且還回信了,這回信當然就是那塊正反面都刻著天書文字的石碣。不管那上面的文字是“上天垂賜”還是宋江吳用公孫勝合計著刻上去的,公孫勝都沒有理由不認識——那是他吃飯的本事。

而公孫勝心裡也明白,那“石碣天書”上的排名根本就不公平:寸功未立的降將關勝爬到了戰功赫赫的豹子頭林沖前面,小旋風柴進和撲天雕李應的兩把交椅實際是花錢買來的,這排名順序從自己嘴裡念出來,肯定要得罪一大批人,特別是沒本事的惡霸沒遮攔穆弘、只會挖陷阱打老虎的兩頭蛇解珍雙尾謝解寶都進了天罡,有本事的病尉遲孫立神機軍師朱武都僅僅是地煞副將,同樣能用法術殺得九紋龍史進三千人馬“折了一半”的混世魔王樊瑞,很可能站出來拆穿西洋鏡。

所以即使公孫勝看出了“石碣天書”中的貓膩,也只會在心裡冷笑:你們偷驢讓我拔橛子,真當本道爺畫符畫傻了?


半壺老酒半支菸


顛覆你的認知的事實:公孫勝是燃燈佛靈魂(造物主佛祖最優秀的分身靈魂,不久前已經完成使命而融入佛祖靈魂實現永生)投胎,他靈魂當任太陽系之王,可以說是太陽系的導演,所以不是看出什麼來了,而是這是他靈魂操控下的宋朝劇情。現今公孫勝靈魂已投胎人間,依然是太陽系之王,更是我們宇宙的宇宙之王,其卓越不凡的智慧遠遠超出吃瓜群眾(包括人類科學家)的想象,但不影響地球文明正在他的帶領下實現跨越式發展。


德侖Dellen


小時候讀《水滸傳》後面幾章時,看到宋江一夥徵方臘,傷亡慘重,就會想,如果公孫勝不走多好,因為在前面的戰鬥中,公孫勝表現的實在是太扎眼,太厲害了。可是在打方臘之前,公孫勝就早早離去了。

對於公孫勝的入場,其實一直感到很牽強。首先是劉唐找到了晁蓋,說他了解到生辰綱這個發財路子, 晁蓋跟吳用說了,不過三個人去劫生辰綱有點吃力,吳用又去糾結了阮氏三兄弟,這樣人手就差不多了,劉唐提供消息,吳用出主意,晁蓋是老大,然後除了吳用,其餘幾人也都可以出武力。這時候公孫勝突然非要拜見晁蓋,也說了這個生辰綱的消息,這時候他的作用是可有可無的,如果真的說作用,那就是他言語了幾句,把白勝給引了出來,然後逼著晁蓋一起上了梁山,還引出了宋江。白勝這人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雖說在劫取生辰綱他假裝賣酒也出了力,但他的工作卻不是無可替代的,而且他後面被捉,供出了晁蓋一夥,引出宋江告密晁蓋,最後晁蓋他們上了梁山。



雖然出場的時候就說公孫勝會法術,但是沒有什麼實戰表現,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裡,公孫勝似乎被遺忘了,直到後面他第一次提出要回家看老母親,便走了。後來直到梁山好漢打高廉,這高廉會法術,只記得使個法術,變來三百神兵,林沖、花榮、秦明等一干好手遇到他皆手足無措,施展不開,吳用這才想起來請公孫勝趕快回來。公孫勝正在羅真人那修行,請他又破費一番周折,臨行前學得了五雷天罡正法。公孫勝一回來就十分給力,先是破了高廉法術,後面又收服了混世魔王樊瑞,後面在與朝廷對陣,討遼,徵田虎,打王慶的時候,公孫勝的法術都是無往而不利,大展神威,期間還收服了喬道清和馬靈兩個大法師上梁山。

那時候的梁山真是厲害,一百零八將俱全,還有公孫勝、樊瑞、喬道清、馬靈等大法師加成,足以縱橫天下了。可偏偏這時候,喬道清、馬靈離開了,他倆不是水滸好漢到也罷了,不多時公孫勝也離開了。

公孫勝走的時間點很合適,原來公孫勝出山時,羅真人就告訴他“逢幽而止,遇汴而還”,宋江他們打完王慶之後,進京面聖,確實到了遇汴而還的時候。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還有幾個怕才是根本原因。

首先,公孫勝跟隨羅真人精修,吳用派人去請他時,恐怕他那時候心裡是不願意的,可以看看羅真人的本事,那是真的仙長法術,遠遠高於世俗界了,可以學習這樣的本事怎還會眷戀紅塵?不過呢,一來公孫勝還掛念幾分兄弟情誼,二來也是要到世俗歷練一番,所以就出山了。果然他出山以後就沒怎麼遇到正經對手,過得倒也輕鬆。

其實在招安的時候,就知道早晚有“遇汴”的那一天,公孫勝是可以走的,但是那個時候偏偏他又不能走,因為當時梁山好漢也有幾個反對招安的,人家都沒走。公孫勝這時候如果突然走了,那人心起碼要散一小半,宋江估計要氣死,所以那時候就算公孫勝再想走,也不得不顧忌影響。

後來攻遼的時候,宋江、公孫勝還去拜訪過羅真人,羅真人很直接,直接告訴宋江公孫勝本來就是修行之人,不過他是一下凡星辰,不得不進行世俗歷練,所以等你們立功去汴京領賞時,就放公孫勝走吧。公孫勝想必對自己身世早就瞭解,所以就勉強在世俗呆上一呆。

當公孫勝跟隨宋江南征北戰,一直在為朝廷賣命,討遼徵田虎打王慶,皆大獲全勝。朝廷似乎找到了一個聽話又免費的打手。按理說,宋江立下這麼大功勞,似乎無比風光,應該受到大大賞賜,可是由於蔡京、童貫等人作梗,他們的賞賜大打折扣,得到的只是虛名,實在權力很少。公孫勝是何等人,早就看出了朝廷的虛偽和梁山好漢的悲哀,為這樣的朝廷賣命,下場一定會很慘的。公孫勝此時再不走,更待何時呢。反正表面上看,那個階段的梁山好漢的表現是十分完美的,聲望實力都是如日中天,公孫勝這時候走,可不算是棄兄弟於危難,只不過是不貪圖榮華富貴,尋求修真罷了。這就好比一個公司元老,在公司危難時刻為之賣命,在公司如日中天時離職,誰也說不出半個不字來。

就這樣,公孫勝離開了,梁山好漢們隨後也遇到了強悍的方臘做對手,損兵折將,不計其數,梁山一百零八將,只剩下幾十個。朝廷一舉消滅了遼、田虎、王慶、方臘和梁山好漢這幾大勢力,真是要笑的不行了。


一覽眾河小


宋江的世界,比較複雜。他既想做一個忠義之人,也想做一個俠義之人。但忠義與俠義之間,隔著一道鴻溝。因之,他以進為退,屢次擊敗官軍進攻,使官軍不敢對他小覷,而暗地裡,也託燕青等人,與李師師聯繫,以從上面來打通朝廷對他的認可,從而實現自己的詔安夢。但他的詔安夢,與梁山眾兄弟的生命理念有著巨大不同,梁山好漢大多數抱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佔山為王,逍遙快活”的草寇觀念,認為人生的極樂就是享受生命在塵世之間,逍遙自在的生活。


但宋江的家國理念(抑或說作者的家國理念),使他明白佔山為寇的生涯,是有違儒家“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思想觀念。他看得比較長遠,也認為草寇沒有出路。為了眾兄弟及他們後代的出路,他就經常以各種伎倆故意透露出自己的“詔安”思想,來試探眾兄弟的口風。但他卻疏忽了一件事,那就是“奸佞當道,忠臣難當”,即使胸有抱負,又能何為?於是,悲劇的生髮自是難免。


而公孫勝是一修煉人,修煉人非常注重生命的理念,對待自然萬物,自是看得比較透徹,並且在為人處世上,也比較淡泊。他遵循道家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從而讓自己在歷劫中提升生命境界。在小說中,雖然他對名欲看得很淡,但由於他是天罡星下凡,命中已經註定好了他的宿命。他是歷劫來了,必然要以自己的人間作為,來歷經各種考驗,從而證對生命,進入道境。而這份歷劫,就是他幫助梁山好漢,成就一番偉業。


還有他們最大的衝突更在於,道家的思想和儒家的思想有著天壤之別,儒家是利益的,慾望的;道家是生命的、境界的。所以,他功成名就,隱退修煉,也是自然之中的事了。為此

,站在生命的境界之上,我就覺得,公孫勝絕對是一個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神明的人,他的歸隱,也是他生命的昇華,靈魂的通透。


昊愚堂夜畫


公孫勝,綽號入雲龍,道號一清,薊州人氏。曾與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入梁山,擁晁蓋,坐擁梁山第一集團,在晁蓋在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好不自在,且革命理想與晁蓋等人一致。宋江來後,權力漸漸被架空,革命的理想也被虛化,道理不和,路線不一致,導致無法與宋江等人融合,其實第一次公孫勝探母就萌生退意,一個高唐州,為了原來的革命戰友,公孫勝還是回來並肩作戰,也是公孫勝對昔日戰友放心不下的一種道家人的表現。

公孫勝是一個道家人,也是一個既懂政治又懂軍事的人,眼看宋王朝腐朽敗落,宋江執意招安,而自己對宋江的做法完全不滿的狀況下,第二次脫離梁山返回二仙山跟隨羅仙人繼續深造。我們就脫離梁山的公孫勝列三點原因:

第一:公孫勝梁山四哥地位已被架空,認為沒必要留下。


第二:宋江的政治線與公孫勝的革命理想不一致。

第三:徵遼成功後,梁山已到鼎盛頂峰,此時隱退正是時機,也有藉口脫離

公孫勝的足智多謀與吳用比兩回事,公孫勝是更懂政治的又嫉惡如仇的人,吳用則一心安好,得過且過的人!這點深讀《水滸》的人應該能懂!



公孫勝用俗人的肉體完成了濟世,用過人的仙骨完成了他的終其一生的修道生涯,最後筆者為他的智謀與過人之處點個贊!


湖南大羽


公孫勝在梁山上排位第四把交椅,和吳用同為梁山上正副軍事,公孫勝是道士出身,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公孫勝自有他的法力和道術,做事來無影去無蹤,神龍見首不見尾,因此得名“入雲龍”公孫勝。

公孫勝最大的貢獻就是協助晁蓋等人策劃智取了生辰綱,為梁山集團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孫勝是及宋江,吳用,盧俊義之後,三十六位天罡星排名第四“天閒星”的梁山領導核心人物。



那麼就是這個地位顯赫的人物,為何會在梁山招安後最輝煌的時刻離開梁山隊伍的呢?

主要原因就是公孫勝走的路線和宋江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大家都知道宋江是一心想著招安,為朝廷效力,口口聲聲說為了梁山兄弟著想,不想一輩子落草為寇,所以帶領眾兄弟投靠了朝廷。


而公孫勝想的是既然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就要把梁山做大做強,類似於農民起義軍那樣的,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和宋江的招安路線是背道而馳,因此在招安後公孫勝與宋江等人的關係越來越差,理想不同自然就有分歧,公孫勝似乎也覺察到了自己被宋江架空的感覺。

另外那個時候,梁山兄弟已經暗地裡分成了兩大幫派,一派是以宋江,吳用為首的宋江團隊,另一夥就是以財大氣粗的盧俊義,朱武為首的盧俊義團隊,這兩個集團雖然看似表面很和睦,但是暗地了都叫著勁呢。公孫勝本來就是得道之人,又不想參與其中,因此被孤立出來,自己這個四當家的位置已經名存實亡。

因此在梁山大軍征討遼國成功後,宋江帶領的梁山集團正處在巔峰時期的時候,公孫勝毅然絕對選擇離開,一走了之,這個時候退隱正是時機,宋江也不能說什麼,公孫勝半生為梁山效力,從追隨晁蓋到輔佐宋江,一路走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對宋江和梁山也算仁至義盡了。因此公孫勝以繼續“從師學道,侍養老母,頤養天年”為由告別了宋江等人,成為了第一個離開水泊梁山的人。

公孫勝的離開無疑對梁山兄弟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後來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兄弟在征討方臘一戰中損失慘重,梁山一百單八將慘死一大半多,面對如此慘痛的局面,宋江悔恨當初不應該放走公孫勝,但公孫勝以看破紅塵,並且永遠不會在回來,事實上宋江是打牙往自己肚子裡咽,造成今天的局面完全是他一意孤行的結果。



公孫勝的離開其主要原因還是在宋江身上,這一點毋庸置疑,大家自有定論。


任馳贏天下




梁山大聚義後,公孫勝第一個離開梁山,他這樣做有很多原因,個人分析如下:

第一個原因:公孫勝為出家人

公孫勝為道法高超的出家人,最早和晁蓋等人智取生辰崗為的是截取貪官的贓物,也算劫富濟貧,除暴安良!但畢竟他是出家人,見不得打打殺殺,尤其是梁山後期入夥的人,如李逵殺人如麻,連小孩子都不放過,再有軍師吳用每次用的基本都是毒計,損陰喪德!出家人以慈悲為懷,做人理念不同,再有其他人每天吃肉喝酒,生活理念也不同,所以造成公孫勝無法融入梁山,只能離開!



第二個原因:梁山人員成員太雜

剛開始梁山的人可以稱為好漢或英雄,很多人都是被官府欺壓的良民,而後來又加入許多山大王,如好喝色的王英,欺負良家婦女的周通,殺人不眨眼的燕順和李逵,小偷小摸的時遷等等,指望這些人去替天行道?他們不欺負和屠殺老百姓就不錯了!和這些人待在一起,公孫勝如何修行自己的道行!



第三個原因:看不慣宋江的做法

公孫勝本領很大,他和晁蓋交情不錯,但他很瞭解宋江的為人,看著宋江收買的很多人心,宋江的弟弟宋清,徒弟孔明孔亮,鐵哥們雷橫,朱恫,李逵,花榮等先後上山,宋江的實力和威望遠遠超過晁蓋,而晁蓋只有阮氏三兄弟,劉唐,林沖等人,時間一長晁蓋首領在職將不保,到時晁蓋下場回恨慘,為了不看到這一幕,公孫勝等宋江上山後就直接離開了!



總體來說,公孫勝做為出家人,不能也不會融入梁山中去,他看到梁山的前景不好,只能假裝雲遊天下而離開梁山,等有事再回來幫忙!


看歷史說古今


謝邀。公孫勝第一個離開梁山,主要是因為他是個比較正規的道士。無論佛教徒也好,還是道教徒也好,只要是正規虔誠的,儘管有時會涉足紅塵,但不會深陷到底。

公孫勝是主動參加智劫生辰綱一事的。這可以證明他對當時朝庭是抱有不滿和山反抗情緒的。有人據此,認為公孫勝首先離開梁山,是對宋江招安路線不滿意,所以才離去的。但這種說法,實在論據不足。因為梁山絕大部分人,是因為對朝庭不滿和憎惡才上梁山的。對招安一事不滿和反對者大有人在,但最終還是全夥受招安(包括公孫勝),一齊跟著宋江去東討西殺,衝鋒陷陣。這說明了什麼?

公孫勝一直是半道半凡,半仙半人的。他是農民起義隊伍中一個類型。他和魯智深武松不同,魯智深和武松都是被迫而為的假僧人,而公孫勝是真道士。他身在梁山,卻時時思念修道的山林。他最終先離開,是必然的結果。不能因此就否定宋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