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取經成佛之後,他的師父菩提祖師能不能來相認?

老北方害蟲


茫茫南海,必有醫樹仙方。電視劇西遊記裡,導演非常人性化的把菩提老祖安排回來,又跑了一下龍套。事實上,原著自第二回之後,菩提老祖便再未出現。

孫悟空當上齊天大聖時,老祖沒有出現;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時,老祖沒有出現;孫悟空被迫改佛教時,老祖沒有出現;為什麼到了五莊觀,老祖才出現呢?


五莊觀是個分水嶺,隊伍剛剛成型,內部矛盾非常多,幾乎每兩個人之間就會有不同的矛盾。這時候的孫悟空是茫然的,很多事情根本就拿不定主意。

在人參果樹被推倒之後,鎮元子拿捏猴子的命門,逼得他去找醫樹之法。猴子也是病急亂投醫,在把所有他能用的關係全都用盡之後,猴子忽然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多麼的可憐。

可憐到什麼程度?就像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蜷縮在冰冷的屋簷下,面前盡是狂風暴雨。此時的他只想找個依靠,但是他卻無依無靠。

靈光乍現之餘,孫悟空自內心想起他的授業恩師菩提老祖,嗯,一個父親般的存在。於是,滿帶著期望與恐懼,來到了方寸山。此時的方寸山,已六百年不曾回來,人去樓空,門可羅雀,孫悟空哭了,他被所有人拋棄了。

正在此時,孫悟空的耳邊響起熟悉的聲音,告訴他應該去南海找觀音菩薩。如果你是這個可憐的孩子,你會怎樣?這就是菩提對他的恩情,孫悟空是報答不完的。

在五莊觀這一段,菩提更像是在提醒孫悟空,你已經長大了,應該獨立了。以前在方寸山,由我照顧你;在天庭,自有玉帝約束;五行山下的壓迫,全都是你咎由自取。如今你已遁入空門,有什麼麻煩,儘可去找他們。

實質上,菩提在這裡完成了他的最後一個任務:把孫悟空託付給靈山。而孫悟空也再不需要菩提過來指點迷津了,只是,孫悟空所欠的恩情,被埋藏在心底,或許某個無人的夜裡才會想起吧。

孫悟空取經歸來,再一次功成名就,作為授業恩師,亦或是作為父親,他又怎會來邀功呢?他只是默默在心裡,為這個孩子感到驕傲罷了。


山鬼祗樹


不能來,菩提祖師好不容易遠離天界的是是非非,不會因為徒弟成佛就改變初衷。

不同於天庭和西天這些地方的神仙,菩提祖師屬於編外人員,和官方几乎沒有接觸,西方如來佛的孟蘭盆會沒有請過他,天庭的重要趴體蟠桃會也沒有他。所以,他在西遊世界中屬於避世的存在。

和菩提祖師比較類似的還有昴日星官的母親毗藍婆。

本來她屬於西天眾神的一員,但是孟蘭盆會後離開西天,隱居到了世外,只有少數人知道她隱居的地方。所以當時孫悟空找到毗藍婆的時候,讓她很詫異。

菩薩道:“是誰與你說的?我自赴了盂蘭會,到今三百餘年,不曾出門。我隱姓埋名,更無一人知得,你卻怎麼得知?”

還有烏斯藏國的烏巢禪師,也是一個法力高強的世外高神。

可見,在西遊世界中有那麼一批神,由於各種原因不屑於和天庭、西天有任何瓜葛。

從孫悟空被逐出師門時,菩提祖師的一番話可知,他不希望任何人知道自己的行蹤,而對洩漏者會採取極為嚴厲的手段。

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所以,雖然桃李滿天下,但沒有人知道那些人是他的徒弟。

樵夫道:“。。。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

毗藍婆隱居300年連她兒子都不見,但還會對取經工程助上一臂之力。菩提老祖卻嚴令徒弟不能將自己的行蹤洩漏出去,更會對洩密者處以極刑,可見他和正規神仙機構之間的割裂之深遠超毗藍婆。

所以,孫悟空即便成佛,菩提祖師爺不會來相認。不僅不會來相認,還會擔心孫悟空嘴一禿嚕把他給說出去!


歷史風暴


當然可以來看,菩提老祖的家就距離孫悟空的花果山道場也就兩百多公里直線距離,按著現代開車的話兩個多小時可以到達,古代騎馬要兩天,普通人徒步要四五天。至於菩提老祖是不是有空去看孫悟空那就另當別論了。

孫悟空是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人,屬於閩江流域的上游,現在還有寺廟供奉在當地,叫大聖廟,也有孫悟空成仙成佛後留的衣冠冢。當年孫悟空學藝的時候就順著閩江而下,到達福州出海口,然後蕩起一葉扁舟漂洋過海而去,然後到達了莆田湄洲灣,再從湄洲坐船去泉州灣,從晉江圍頭登陸。然後順著晉江往上爬,最終到達南安翔雲鎮。這是菩提老祖額道場,那裡有菩提祖師的廟。

菩提老祖在當地教授徒弟,傳經佈道。孫悟空在他這裡學了七十二變跟筋斗雲。這筋斗雲就是翔雲特有的。由於山高,這裡整個城鎮都隱沒在雲中。有沒有人發現,騰雲駕霧跟翔雲駕霧是不是字面意思很像!?


優己


一、不屑相認!你以為佛有多大?菩提祖師在西方傳道多年,如來尚且不知,可見菩提祖師道行多麼高深!明知西方是佛國,菩提祖師仍然在此傳道,還不告訴你如來,你都發現不了,菩提祖師會看重佛祖?佛祖都看不重還在乎你一個小小的鬥戰勝佛?

二、不會相認!菩提祖師不願入世,從他要求孫悟空不得洩露自己的姓名可以看出,這個神仙已經把名利都看破,把紛爭都看無。怎麼可能去相認!

三、不值得相認!自己教了幾天的一隻猴子,當了個小佛,又沒給自己長臉,根本不看在眼裡,哪值得入世一回?



追夢丨先鋒


不是能不能的問題 ,而是菩提祖師願不願意的問題。

雖說菩提祖師與唐僧一樣都是孫悟空的師父,可是在孫悟空的心裡菩提祖師絕對是排第一位,比唐僧重得多。

孫悟空在沒有遇到菩提祖師時,他只不過是一個不知名的野猴子,沒本事的他過得日子也是相當的窩囊,當初菩提祖師問他姓什麼時候,孫悟空是這樣回答的:“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罷了,一生無性。”那從這答非所問的回答裡,我們並不難看出孫悟空日子非常不好過,那就是任人打罵的毫無尊言。

那後面孫悟空學到本領,他從一個不知名的小人物變成花果山最紅的霸主,山裡的各路妖怪都來朝拜他,連玉帝都被他嚇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

雖說孫悟空因為本領大了人膨脹了,最後被天庭給收拾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孫悟空對菩提祖師的崇拜之情。他雖說被菩提祖師禁止提起師父名號,但是孫悟空有一次無意提到自己師父的出處,那是相當的自豪的。

那孫悟空成了佛,雖說他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以他的性格以及對菩提祖師的感情,他絕對是願意認菩提祖師的。

但是雖說孫悟空願意認,但菩提祖師未必肯。對於菩提祖師這種人物來講,他不需要多個鬥戰佛給自己掙門面了,當初他自己發話不認孫悟空,他怎麼可能看到孫悟空成功了,又跑出來相認呢?


悅讀會


我覺的現在都在說菩提祖師如何歷害但是整個西遊記裡也沒表現出他有多歷害的情節,孫悟空的功夫在西天取經路上表現的也不是最強,逢妖必嬴,只是憑藉多方力量相助,才取得成功,況且,老話說的好,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父,徙弟歷害,不一定師父也歷害,所以說菩提祖師也許還沒資格受到天庭的邀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