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婚姻,叫「仁義不在買賣成」

前不久,網絡上有一個很火的事情,是一對在杭州蕭山的情侶的聊天記錄。

有一種婚姻,叫“仁義不在買賣成”

有一種婚姻,叫“仁義不在買賣成”

有一種婚姻,叫“仁義不在買賣成”

我們看到,女孩在橫向攀比,旁徵博引,朋友如何我便如何,想讓我為了這還湊合的姻緣自降身價,賠本嫁人?不可能。

男孩在縱向溯源,委曲求全,我爸我媽積蓄不多,想讓我為了這廉價的半成品婚姻,就掏幹全家血汗?我才沒那麼傻!

而這,恐怕是大部分中國新婚夫婦婚前談判的常態,結局要麼不歡而散,要麼被迫服軟。

有一種婚姻,叫“仁義不在買賣成”

女孩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在這個時代,感情早已貶值,不如物質可靠。與其尋求安全感,不如實打實的利益安穩可靠。

戀愛時,安全感是兩個人定期去吃的一頓麻辣香鍋,可真的到了談婚論嫁,安全感就變成了一個頗為昂貴的東西,非得需要一套房才能獲取。

而這一切,歸根結底,不過是不夠愛的託辭。當我們很愛很愛一個人,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跟他結婚,而不會去考慮“我會不會虧了”,“不能跟你揹債生活”。

有一種婚姻,叫“仁義不在買賣成”

圖裡可以看出,蕭山的房價差異很大,北面的大多在3萬以上,南面的2萬出頭還能買到。

中國有句古話叫:買賣不成仁義在,但今天的很多婚姻恐怕都是:仁義不在買賣成。婚姻雙方通過婚前的艱苦談判,早就把彼此之間微弱的好感消耗得乾乾淨淨。

微博裡有人這麼評論:如果這是我的兒子,我會很感動,覺得這個女孩不是我兒子的良人。但如果是我的女兒遇到了這樣的男的,我可能不會同意她嫁過去,我怕她受委屈。

有一種婚姻,叫“仁義不在買賣成”

這就是人性。而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這沒什麼可恥的,也沒什麼可迴避的。

我只是覺得,如果你們把婚姻看成一樁生意,那就撕掉愛情的面具,坐下來公平地談價錢,談不攏說散就散。

所以,要解決他們的問題,關鍵在於願不願意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然後一起去尋找一個“最大公約數”。

三毛和荷西這段對話,一直都是我對愛情的信仰。

有一種婚姻,叫“仁義不在買賣成”

婚姻也許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但愛情從來不是。

我希望每一個女生都能有美滿的婚姻,但我更希望每一個女生都能嫁給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