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4千百歲老人長壽調查,他們並不經常鍛鍊,與現在老人健身熱相悖,你怎麼看?

嶺秀1


生命在於運動,鍛鍊能延長壽命,這句話並非對於每個人都適用!


狗能活13年,貓能活15年,獅子老虎可以活20年,猩猩50年,鯨魚90年,烏龜200年。


狗的運動比烏龜多多了吧!

但是壽命為什麼短那麼多?

由此可見,是否長壽是由基因決定的!


人類也是如此,每個人的的基因不同,這是對壽命最大的決定因素。只要不因為一些重大疾病、或者突發意外,基本上外界因素對壽命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這一句話其實很悲觀,因為我們能活多久,從出生已經基本註定!

我們所做的健身、養身、營養,僅僅是避開一些可能存在的意外而已。比如你有肥胖、高血脂、腦動脈硬化,運動可以讓你減輕體重,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引起的非計劃性死亡而已。

如果你的家族有長壽基因,那麼恭喜你,你也有很大的機會長壽!這可能是父母給你的最好禮物,別人想要也要不來!


如果你的家族並不長壽,那麼你就要格外注意,避開一些引起死亡的因素!運動只是其中的一個手段而已,可能有些更適合安靜修養,甚至滋補,有的人適合運動,控制體重等等,爭取能獲得自己的最大期望壽命。


你家裡人長壽麼?


更多精彩醫學內容,歡迎關注【醫學江湖】!


醫學江湖


生物老師來回答吧,很多人一說到長壽,就覺得鍛鍊是必不可少的,所謂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其實學過生物就知道,這人的身體狀況(包括壽命)起決定因素是遺傳,飲食、鍛鍊、醫療等雖然也有影響,但這種影響跟強大的基因比起來,那簡直不值得一提。

我們都知道人之所以會衰老就是因為組成人體的細胞會衰老,當人體大部分細胞衰老之後人就衰老了,最終走向了死亡。

而關於細胞衰老的原因,科學界普遍認可的是端粒學說。所謂端粒指的就是人染色體末端的一段序列,它類似於一個“細胞分裂計數器”,細胞分裂一次縮短一段,分裂一次縮短一段,直到短得不能再短了,細胞就停止分裂,走向衰老。


所以人的壽命就跟端粒有關,有的家族端粒長壽命就相對長,而有的家族端粒短,壽命相對就短。人類還有一種遺傳病叫“早衰症”,這種患者生下來會飛速地衰老,才十來歲就已經是一副垂垂暮年的狀態了,目前這種疾病全世界也就十幾例,而且無藥可治,因為病根在基因上。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又抽菸又喝酒還活到了一百多歲,而有的人不抽菸不喝酒才活了五六十歲?不是說抽菸喝酒會損害健康嘛?這就是個體差異,如果那些抽菸喝酒還活了一百多的人不抽菸不喝酒估計能活更長呢!

說了這麼多,有的人問了既然壽命是基因決定的,那是不是就可以“聽天由命”,甚至“花樣作死”呢?

不不不,基因雖然決定了大部分,少部分還是受環境影響的,就跟種地一樣,你種子再好,土地不行也長不出好莊稼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壽命也有影響,那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就是健康的飲食,合理的作息,適當的鍛鍊,健康的心態。

就鍛鍊這一塊來說,完全不鍛鍊,或者鍛鍊過度都不利於健康,為了健康長壽,科學適度鍛鍊。


陳蘭香老師


題目的描述並沒有說到這個調查的詳細內容以及其他的結論,小編上網查了一下這個調查。確實,該調查的對象是江蘇省的2000多位(而不是題目中的4000位)老人,其實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百歲老人的上一輩也是很長壽的,這就不得不相信遺傳的力量了。另外,該調查也提到了,這些百歲老人大多數都是比較自信、比較樂觀的,這說明樂觀積極的心態也會對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

想長壽?基因很重要

許多研究表明,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基因。原因是超級百歲老人(110歲以上的老年人)具有獨特的遺傳特徵,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與健康長壽有關的獨特基因特徵,這些基因似乎具有保護作用,能使得人們不會患上癌症、阿爾茨海默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常見的與年齡密切相關的疾病。遺傳因素從兩個角度影響著人的壽命:一個人可能繼承某些遺傳變異,使他或她患上疾病,從而降低壽命;其他遺傳變異可能導致其免於患上疾病,從而增加其壽命。這些數據令基因測試不斷髮展著。

DNA

心態也很重要

美國耶魯大學和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對386名50歲以下的男性和女性進行了調查,並在四年後研究了他們的健康記錄。那些最悲觀的人,他們把老年人描述為“虛弱、無助、心不在焉”,他們比那些對老年人有更積極看法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臟病或中風。

根據美國密蘇里精神衛生研究所的研究指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成年人比一般人提前25年死亡。他們死於心臟病或糖尿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3.4倍,死於呼吸系統疾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8倍,死於呼吸系統疾病的可能性高出5倍,死於肺炎或流感的可能性要高出6.6倍。

飲食也很重要

飲食影響人的壽命,這是理所當然的了。這次江蘇的調查也有相關的內容,這些百歲老人裡面有九成都喜歡吃豆製品。他們大多數喜歡吃蔬菜,其中85%的老人每天吃兩種以上的蔬菜。70%以上喜歡多喝水。他們飲食長期保持清淡,主食以雜糧為主,普遍愛喝粥,愛吃涼拌菜。

但小編覺得這個調查的飲食方面不能作為參考,因為每個地方的人飲食習慣本來就不一樣,如果調查的是北京百歲以上老人飲食習慣,相信又有不同的結果。

蔬菜

結論

人們的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遺傳、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心態的綜合作用。一般認為我們選擇怎樣的環境(空氣質量等等)、生活方式(飲食、運動和吸菸、喝酒習慣等)會決定著我們的壽命。不過不要忘記遺傳的心態的重要性哦,既然遺傳是改變不了的,那麼就學會保持樂觀吧!

關注“頤福來養老”悟空號,或者微信關注公眾號(頤福來養老),獲取最專業的養老知識!


頤福來養老


江蘇4千百歲老人長壽調查,他們並不經常鍛鍊卻長壽,與國外長壽調查結果基本一致。

這說明長壽沒有固定的規律,個體差異而表現出千變萬化。喝酒抽菸的長壽者有之,注重鍛鍊的長壽者有之,沒心沒肺前說後忘的長壽者有之,沒有愛好的長壽者有之,經常寫詩作畫的長壽者有之。於是乎,渴望長壽的我們迷茫了!

雖然沒特定的長壽規律,但大多數健康的長壽經驗還是值得我們借鑑的,也確實能幫助人們延年益壽。

首先,增加肺活量是人類生存的法則。只要有呼吸,說明人還活著,沒了呼吸,何談長壽?人越老,呼吸越微弱,說明你肺活量越來越小了,所以鍛鍊深呼吸是每個人都必須刻意鍛鍊的。那些長壽老人之所以長壽,說明他們肺活量大,並未退化,只是他們沒覺察到罷了。

其次,多數長壽老人心率是趨向偏慢的。正常脈搏是每分鐘60次到80次左右,而心動過速則超過80次,心動過緩則50次左右。想一想,在你過分激動和驚嚇時會出現什麼?心臟嗵嗵地跳,心動過速,耗費了你多少精力?道家講龜息,就是鍛鍊心動過緩,其實長跑的人常心率偏慢。

再者,樂觀派是所有長壽者的共性。微笑樂觀太普遍太大眾化了,所以人們不曾去意識到它能帶來的創舉一一長壽也!大多長壽者不管有何愛好和不良嗜好,但他們沒心沒肺前吵後忘的良好心態,是我們經常焦慮的中年人所應該借鑑的。

最後一點,做為現代的中年人,應該適當的鍛鍊,但不可過度。如堅持每天跑十公里,長時間會損害你的膝關節。應當經常讀書學習,養成習慣,到老不得老年痴呆症,因為你的大腦還在正常學習中運轉。

關於長壽的養生,本人正在不斷探討與學習著,歡迎有相同愛好的人關注我,我們一同打造百歲不是夢,歡迎你!


帝旺男人


/鍛鍊身體也要根據自己的體質決定,有的病人需要絕對的臥床休息。自己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決定,如我老婆常叫我去路行鍛鍊,她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一定比我強。我練的是《健康四點零》。因為我在七六年三月退伍前檢查發現了肝炎,之前患腎病兩次住吉林二臺子衛生隊,二次轉空軍吉林醫院,定為腎結核。所以離開部隊時,可能考慮我病多,就沒告訴我患了肝病。八四年底肝病倒床才知道。八五年元旦去市醫院檢查,醫生拿化驗單時,張大了嘴。原來是甲胎球2點1,原來超過1點五就可定為肝癌。同時奧抗3個十。住院醫生在我床頭掛牌:慢性活動性肝病,可病歷卻寫慢性遷延性肝病。倒床後沒有人包括醫生,沒人說我可能治好。當時半年,自己也不知道是人還是鬼

,當時有一村婦在鄉里看到我這個樣,嚇的大驚,哎呀!你怎麼象土裡的人了啊!

這樣的身體怎麼鍛鍊?於是就練吐納並自請一個護輸液保命。減少醫療費。深呼吸時意守丹田。加強聚氣復元。後來七四年,在空軍吉林醫院,不知是誰說我:你這病治不好,就練保健按摩吧。他就給了我一本保健按摩書。所以這個按摩我很熟。可是這次倒床, 身體不可能活動。就這樣,想活動就起床活動幾步。困了就倒在床上作深呼吸。我認為深呼吸可防癌,因為癌是細胞在體內缺氧而腐敗後新生成的癌細胞。我把這個深呼吸叫:隨意功。走路,睡在床上都可以練。但同時堅持(意守丹田)。我還教一個青年,用深呼吸一週練好正在穿孔的肺結核。另一箇中年十天練好肺結核。一個六十多歲老人一年練好氣管炎。前些年打工,我就這樣保護生命以保健。每一次練二十至三十分鐘。過則無益。或空氣好的地方就貪婪地深呼吸,打工太累就不練站樁。不可能鍛鍊就只練深呼吸與意守丹田。因為沒那個力氣了。近年來,我不打工了,從去年開始,每一天至少一次這樣的按摩。我叫這按摩為:健康4點零。這些年我還多次發生舊時之腰腎痛,有一次發生在上班時倒在床上亂滾,準備去朝陽醫院又沒錢,只好練《健康四點零》。十分鐘鎮住。十五分鐘全瘉。起床去小解尿血約四十克。

。二十分鐘去上班。預防頭部病,把兩手按在頭兩則,用指頭敲打。可防帕金森及腦溢血及痴呆症。哪痛加拍哪。初時應輕拍。沒有無效的。包括非缺件性心臟病。堅持就是勝利。一月不瘉就兩月,兩月不瘉三月,三月不好找我,罵我是騙子。但已病的帕金森及痴呆症要長期拍。用這個辦法是拍松腦袋,促進腦袋血液循環,病體自瘉。但我現在的頭部可以任意拍也沒事。但看你怎麼堅持的。都練此恐怕破壞醫藥業。七六年,同隊有一對四十多歲夫妻多病。我就叫他練此。這男的活到八十七,老已太九十多了。所以我稱此功夫為:健康四點零。還是保秘吧。如果都練此增加十至三十歲,要把社會吃窮的。同時幹醫藥都會罵我的。不信來調查我現在還有慢活肝後遺症。但沒奧抗

。請問誰可能治此病死十多年還打工啊。

再說我老婆有胃病幾十年。亦是我為其指導調理與按摩。元旦前一個姓徐的老病友問我一年花一萬藥費夠不?因他一年需要這麼多錢。我回答他,就醫療卡上那二百元,自己加二百元。


籠鼎山人


到現在還記得兩個段子!

一個是說,某人熱衷運動,想健康長壽,看見老爸坐在哪裡一動不動,就說,你也不鍛鍊,怎麼能健康長壽?

老爺子指著桌子腿底下當墊塊的烏龜說,你看它一動不動,活的比你長吧!




另一個是:一記者去採訪長壽村,遇見一鶴髮童顏的老人,連忙請教長壽的秘訣。老人說,不抽菸不喝酒,常運動,現在已經99了!

記者大為感慨,準備寫經驗。

這時候,裡屋一聲咳嗽,連忙問,是誰呀?

老人連忙小聲回答,別影響了我老爸睡覺!

記者大驚失色,問到:那你父親多少歲數了?

125歲! 整天喝酒抽菸還不運動,就知道睡懶覺!老人氣憤的回答道。記者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所謂的長壽沒有必然一定的方法,,但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家族的基因。如果有長壽基因的,一般都會活很大歲數,這是真正的科學。

還有就是心態。良好的心態是一切疾病的剋星!

至於本題中的統計,沒有詳細的說明和樣本採集,不具備科學性,也就無關對錯了!



如果一定要解釋的話,以前食物少,為了節省能量少運動,可以保存氣力,是身體對我一種本能反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規律。

現在能量過剩,多的不得了,需要運動來減少能力堆積,自然也是身體的一種本能反應,所以過去不運動長壽,不代表現在運動不長壽!

世事變化而已,不必當真,自己覺得好就好!


生活對我說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對壽命的積極影響是科學證據所支持的,但需要澄清的是,並非特地抽出時間去健身、去跳舞才叫“運動/鍛鍊”。

規律的勞作也是鍛鍊

江蘇如皋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那裡的老人大部分都近百歲或超過百歲。調查人員在走訪時,曾向當地的長壽老人詢問他們鍛鍊身體的方法,然而,絕大多數人均表示,他們從不鍛鍊身體。這個回答讓調查人員倍感驚詫——如果只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和題主一樣,覺得長壽與健身熱相悖。

調查人員繼續深入研究和觀察才明白,這些老人不“鍛鍊”也長壽的原因在於,他們每天都有規律性的勞作,這就是自然的鍛鍊身體的過程

以98歲的郭老太為例,60歲之前一直幹農活,80歲的時候還能從河裡提一大桶水走到田間。雖然現在年事已高,但她每天依然堅持早晨六七點鐘起床,然後收拾屋子、打掃庭院,再步行去600米外的自留地轉一圈;回家後開始擇菜,料理家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午飯後休息半小時,然後串門,散步;傍晚時分,再去自留地逛一圈。這種規律的作息方式,老人已經保持了幾十年。

長壽秘密在於適度、柔和的運動

郭老太每日的活動基本上就是長壽之鄉老人的一個縮影。事實上,這裡的中老年人由於工作和習慣的原因,每天都在不經意中進行著相對規律和柔和的筋骨運動,幾十年如一日。他們在無意中覓得了上天賜給他們的長壽方法。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最好的長壽靈藥是避免大量、劇烈運動,而進行適度、柔和的運動

長壽老人每日規律的田間和家庭勞作,就是最適合他們的柔和適度運動。而在長壽之鄉,年事已高的老人所進行的最簡單的運動就是散步。那裡7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都有每天散步一小時的習慣。

散步多麼容易啊,只付出小小代價就能換來好身體和好心情,別再對著手機了,穿一雙舒適的鞋子,現在就出去走走吧!


康品君


一鍵代償觀點:凡事無絕對,長壽和鍛鍊身體之間並不是必然關係,長壽是多種不確定因素的綜合結果。

現在大家普遍認同的一個觀點就是:“生命在於運動”。所以,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會在空閒之餘去鍛鍊一下身體。

當然,從我們的自身感覺來說,鍛鍊過身體後,全身出完汗,確實感覺比較好。但是,江蘇對將近四千名百歲老人的調查,卻發現,他們其實並不經常健身。可能這個結論讓很多經常健身的老年人難以接受,但是,我們還是要從客觀事實角度去看待這件事。

環境對於長壽很重要

相信大家也見過不少長壽老人的案例報道,其實我們會發現一個共性。那就是,有長壽老人的地方,一般來說自然環境就比較好,基本是屬於那種山好、水好、空氣好的地方。

這就說明,環境對於長壽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是像大城市這種環境,生活節奏那麼快,再加上空氣質量不如山裡,這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影響就大一點。

說現實一點,如果你在一個空氣質量不好的天氣出去健身,那別說對身體有好處了,反而會有壞處。

新陳代謝的快慢也和長壽有關係

這裡可能得列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那就是我們要看一下在動物界中什麼動物最長壽,那就是烏龜了。

我們不難發現,其實烏龜就屬於那種不經常鍛鍊的動物,只要沒有危險,基本上就是慢慢悠悠地,有危險時可能會跑一下,跑不過就把身體縮進殼子裡。而那些看似身體矯健的動物,比如老虎、豹子等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反而壽命就只有十幾年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看,反而還真的是少運動就更加能長壽一點。

生命的價值在於寬度,而不在於長度

可能從我們內心根本訴求來說,當然是希望活的時間更長一點。但是,這種事也不是我們自身能夠主觀決定多少的。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把對生命價值的追求放到其寬度上來。

從而客觀角度來說,現在的醫學技術這麼發達,基本上我們的平均壽命也都在80歲左右了。這其實足以讓我們很多事情了,享受精彩人生了。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其實長壽更多的是基因決定的。所以,我們就更沒有必要去糾結了,把握好當下,有一個好心態去面對每一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一鍵代償。如有大家有更多關於代付應付帳、代為債務人清償債務、產品包銷等問題,請查找頭條號“一鍵代償”來私信我們。


一鍵代償


想要健康長壽?

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無可厚非運動是有一定好處的, 運動可大量消耗體內脂肪,既能助消化、減肥胖、又可預防各種慢性疾病。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長壽可不是單單運動就可以的。
長壽除了有先天的遺傳因素外,還存在自然生活環境及社會條件。



除了遺傳,運動以外其實還有很多爭取長壽的方法: 一.管住嘴:

飲食多樣化,多吃蔬菜和水果、粗細搭配,低鹽、低糖、低脂肪飲食。每餐八分飽,吃飯不要過快,細嚼慢嚥,不吃過涼過熱的食物。


二.保證睡眠充足:

每晚睡眠8小時左右者,則少病多壽。


三.保持良好的心態:

樂觀心理狀態,可使身體處於放鬆、通暢的良好狀態。


四.不抽菸、不喝酒、不亂用藥。


五.經常體檢:防病於未然。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執業中藥師

衡膳學院一級講師


營養百事通


與其說生命在於運動,不如說生命在於平衡。

我姥姥前年剛剛去世,活了93歲,我表姐的奶奶活了102歲。

她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怎麼外出運動,但也不怎麼閒著。90多歲時她們還眼不花耳不聾,穿針引線做手工。我家裡有些座墊就是她們閒暇時縫出來的。

如果認真總結她們的長壽秘訣,無外乎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也可以說是基因的決定性作用。她們的家族裡都有長壽老人,這點十分關鍵。換句話說,她們在長壽上是有著先天優勢的。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來說,她們生下來就拿了一副好牌。

2,心態問題。她們大都心態平和,樂觀向上,基本上不操什麼心,遇事順其自然是她們的常態。她們的子女也都說,很少見她們因為什麼事情而生氣發火。



3,生活簡單有規律。她們的生活很簡單,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上廁所、按時做手工、按時打掃衛生、按時睡覺。她們幾乎不看電視更不會玩手機了,每天很早就入睡了。除了喜歡出門曬曬太陽嘮嘮嗑,就是拿著針線做東西要麼就是澆澆花。她們的作息時間並沒有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黑白不分。

4,飲食習慣和愛好保持了一種長時間的平衡。她們一個愛吃鹹菜,一個愛吃辣椒肥肉,幾乎頓頓都有。她們只吃時令蔬菜,反季節的大棚菜她們不喜歡吃,說沒有菜味。至於飯量也是因人而異,其中我姥姥飯量不算大,另一位老人胃口則比較好。

5,她們的生活更像是在保持一種平衡,而不是偏向運動或靜養。個人認為除了基因問題和心態問題,適合自己的有規律的生活對長壽也是有裨益的。還有一點就是她們幾乎從不參加比較激烈的戶外運動。

話說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能聽說或者看到某些平日裡積極鍛鍊的老人突然間就去世的事情。(還有競技類的運動員,他們中幾乎很少有長壽的)

說白了,長壽這種事情,後天努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用力過猛還會適得其反。(那些宣傳養生或者健身的專家學者中又有幾個活過了一百歲?)

簡單總結的話,除了先天因素,順其自然、清心寡慾、與世無爭幾乎是這些長壽老人的共同特點,其他的則很難統一。

要是站在我個人的角度看,我更願意選擇有質量的活個70歲,而不是無趣的生活上百年。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