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爲什麼那麼愛吃知了?

鋤河一暇午


作為山東人,我很喜歡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我更喜歡吃知了,確切地說不是知了,是知了的幼蟲。我們當地管它叫姐溜猴。



姐溜猴一般在夏至開始大量出現。天將黑的時候從地下鑽出來,爬到附近的樹上,灌木叢裡,開始蛻變,變成知了。

一開始變成的知了極美。白白的,胖胖的,嫩嫩的,透明的,淡綠色的翅膀。味道也最棒,油炸了以後,焦黃酥脆,有奇香。

一個人吃一盤子,油炸白知了不成問題。


白知了在天亮以後就會變成黑知了,外殼堅硬起來,味道就不好吃了,發柴。

很少有人吃黑知了。

人們最常吃的是知了的幼蟲,也是油炸,小火慢炸,炸得焦黃焦黃的,因為有一層外殼,所有口感比大白知了差點,但是牙口好的人,仔細嚼嚼,也別有一番滋味。

再說蟬蛻是一味中藥,可以治療白內障之類的毛病,連殼吃也是有好處的。

最近幾年,姐溜猴的身價越來越高,我們當地已經賣到五毛五一隻了,一碟油炸姐溜猴,沒有五十塊錢,估計拿不下來了。


也有人工種植的,叫做“金蟬種植”。

一大片林子裡,種上一些姐溜猴的卵,三年五年後就可以收益了。

為了便於捕捉人們就在樹上一米五左右的位置纏上膠帶,這樣可憐的姐溜猴就無法爬到高高的樹幹上,只好乖乖地成為人們的囊中之物。

但是我總覺得,缺少了很多趣味!


凡眼看紅樓


知了就是蟬,國內很多地區的人把蟬的幼蟲當做美味。不僅山東人,河南、河北、蘇北、安徽、山西一帶的人也普遍愛吃。不同地區的人對蟬幼蟲的叫法也不一樣,河南一帶叫爬叉,山東、蘇北一帶叫姐溜龜、知了猴。各地區的吃法也大同小異,基本就是洗淨、鹽漬、油炸,味道還是挺不錯的。近幾年來其他地區有發展出來的比較精緻的吃法,去殼、去頭、去腹,只吃背部的那一塊精肉。

除了一些比較寒冷的地區,蟬的分佈是比較廣的。不過國內也有不少省市的人不認識蟬的幼蟲,也不敢吃它。也有一些地區經常能見到蟬卻沒人去吃。這除了與各地的城市化有關,也與當地的飲食文化有關。

國內吃蟬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北中原一帶,這種吃文化應該是從祖上沿襲下來的。在古代,經常會鬧饑荒,昆蟲進了人的肚子並不是稀罕的事情。我還曾聽老一輩講過,他們不僅晚上捉沒蛻皮的知了,早晨也要撿剛蛻皮的知了,甚至有人還吃已經變黑變硬的知了。從前人那裡知道了知了好吃,並且知道了怎麼吃,後人自然就會跟著學。這也許就是中原一帶的人吃知了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很多人吃上一次油煎知了後就知道了好吃,目前天南海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一美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知了的數量越來越少。越來越少的人知道有一種樂趣是夏天傍晚的時候到樹林的地上摳知了猴,用手電筒照知了猴。只能偶爾在餐桌上體會一下知了給自己帶來的味覺上的快感。


刁博


如果夏天你看見小樹林里人頭攢動,別以為那是談戀愛的,其實是抓知了的。


做為一名山東人,每年的7月份,都會去逮知了,多的時候一晚上能抓百十個,我這可是算少的,有的人能抓四五百個,抓知了也是一種樂趣。


應該不僅僅是山東人愛吃,中國的很多省份應該都愛吃知了,為什麼?首先可能是因為知了好吃啊!它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低,抓了知了之後用鹽醃上,再用油炸,那可真是香脆可口,百吃不厭。 其次,那可是每一個人的童年回憶啊,誰小時候沒抓過知了,抓知了那可是一代山東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七月份的夜晚,小樹林裡,不管老少都手持手電筒,眼睛瞪的大大的,就為了那些知了。


健康肥城


誰知道呢!我一個地地道道的青海人,運動員身份!那年去濟南訓練,瑪德大師傅隔三差五就做知了,當時就懵了,教練說那是蛋白質,營養好,大家都吃點!靠,我就算練不動,練到貧血,我也不會吃那個!


毛事阿


我是陝西西安的,我小時候知了還是非常多的,所以晚上會拿一個手電筒,到處找知了,現在找不到了,到了夏季也沒聽見幾聲蟬叫,所以有很多嗅覺靈敏的人會靠人工養殖的辦法給一些愛好者解饞,好像山東養殖較多,所以每到夏日就會有很多人會網上購買。知了做法簡單,油熱後,煎炸金黃即可,撒入鹽巴辣椒麵,就可以大快朵頤,我也非常喜歡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