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爲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近日,上海軌道交通網絡迎來了17號線和9號線兩位新客人。在全新登場的兩條軌交線路中,都出現了無障礙廁所的身影。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在軌交系統剛剛建立的時候,由於線路少、乘客停留時間短,車站均未配備衛生間。隨著軌交網絡拓展和服務設施進化,便於老人、殘疾人、母嬰等群體的無障礙廁所開始進入公眾視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曾經實地探訪上海新建成的軌道交通17號線無障礙廁所,空間寬敞,光線明亮,兒童廁位、兒童洗手盆、嬰兒護理板等設施均在廁所中配備,大大方便了人們出行。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軌交17號線衛生間內部

在一些世界城市,人們也常能看到類似的無障礙設施。其中日本的無障礙公共空間設計還入選《上海手冊·21世紀可持續發展指南·2017年度報告》中全球城市治理的七個案例之一。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日本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計有哪些獨特舉措?能為世界城市建設提供哪些借鑑?

1、日本“無障礙運動”如何興起

日本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計並非一蹴而就。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殘障人士發起了無障礙運動,希望能向歐美的殘障人士一樣自由上街出行。他們在不同城市檢查無障礙情況,繪製無障礙地圖,從仙台市開始‘輪椅市民全國集會’,通過交通工具逐漸擴大到京都、名古屋、東京等城市。

1983年到1992年是聯合國“殘障者十年計劃”,日本政府將無障礙運動從地方提升至國家層面,但考慮到成本,並不是整個社會都願意為達到聯合國的目標立刻推動無障礙,相應的環境建設非常粗略,只停留在硬件方面。

直到進入1990年,日本社會結構發生改變,進入老齡社會。此後,無障礙不再只屬於少數殘障群體,其對象擴展到老齡者、孕婦、幼兒等,形成社會問題,才被日本大眾廣泛接受和支持。

2、聞名世界的日本無障礙廁所

在日本的公共空間中,廁所設計是頻頻得到全球遊客“點贊”的亮點。早在1985年,日本就成立了廁所協會,提出了創造廁所文化的口號,並把每年的11月10日定為“日本廁所日”,在當天評選出十佳公共廁所。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日本廁所展上,孩子們正在嬉戲

與之相應的,日本的無障礙廁所也經過精心設計,有不少令人驚豔的小細節。日本的廁所都是捲筒衛生紙,需要用手撕開,但有些人因故手腕無力,無障礙廁所會設置感應式的衛生紙機器,簡單感應一下,就會自動“吐出”一定量的衛生紙。

在其他國家,很多無障礙廁所只有坐式馬桶,有一些廁所會同時有男性小便斗。日本在馬桶兩邊設置了扶手,方便視障者和腰不好的老人使用。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廁所中安裝了輔助扶手。紅色的緊急按鈕有上下兩個,跌倒在地上也可以按住按鈕

有些無障礙廁所,還有一個像馬桶一樣的盆子,上面有水龍頭,這個盆子也可以像馬桶一樣沖水,給裝有人工膀胱、人工肛門的人使用,在此沖掉排洩物後還可以清洗。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供裝有人工膀胱、人工肛門的殘障人士使用的排洩設施

除此之外,廁所內設置了門簾,某些殘障人士一定要旁人協助,上廁所時第三者不得不在場,這時候簾子就是用來暫時隔開兩人,讓殘障者上廁所也有尊嚴。

廁所內外地面高度沒有落差,輪椅和嬰兒車都可以直接進入;比起一般廁所,無障礙廁所的開關門按鈕位置較低,方便輪椅人士使用。按鈕設計成較大形狀,只用指甲或手肘就可以輕易操作。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無障礙廁所的開關門按鈕比一般廁所更低

3、完善的無障礙體系

通過幾十年的發展,日本的無障礙設施基本形成完善系統。無論在室外還是室內都設置了盲道,室內盲道主要存在於人流量大的公共類建築,例如行政辦公類建築、公共車站、各類展覽館等,與室外盲道連通一體。

電梯間、樓梯間也會為殘疾人、老人、兒童設置相應的設施。例如在電梯內會設計高低按鈕,部分電梯會在入口處設置專供肢體障礙者使用的專用按鍵以及各樓層的盲文介紹圖。樓梯間也會設置殘疾人專用的輪椅升降機、防滑條等。

室外除了公共場所的步行街、公園、人行橫道、海邊綠化等均有設置盲道外,還有其他人性化的無障礙設施。例如停車場按照一定比例配置殘疾人停車位;軌道交通、車站提供無障礙服務;公交車在車門處設置專用坡道,在車內設置殘障人專用座位。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戶外公共場所盲道的設置

在很多商場、辦公建築等公共場所內,有專門的母嬰室,免費提供嬰兒推車、輪椅;在一些行政辦公樓裡設置了手語交流的問詢臺等。

為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日本國土交通省推進了新一輪無障礙化改造,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提供更為舒適的環境。羽田機場部分區域新設了面向殘障及攜嬰幼兒等人士的專用櫃檯,還常備了樹脂材質的輪椅。

鐵路方面,東日本鐵路公司計劃到2020年春季前將把山手線所有車輛換成無障礙新車型,增加列車上老年及殘障人士、孕婦等的優先席。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正在行駛的“山手線”列車

公共建築方面,歷史建築也進行了安裝扶手、設置坡道等無障礙化改造。國交省設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日客流量超3000人的全國各地車站和機場完全實現無障礙化。

4、政府與社會組織共同參與

上海在2003年頒佈了《無障礙設施建設和適用管理辦法》,近年來不斷加強無障礙建設,努力打造“全方位無障礙”城市環境體系。2015年,全市16個區均通過了“無障礙環境市縣”創建驗收;截至2017年2月,上海的各大政府對外服務窗口、軌道交通站點、公園綠地、室外公共廁所等公共建築無障礙設施建設率達到100%。

不過,業內專家也認為,在一些地方,無障礙設施建設還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那麼日本公共空間的無障礙設計,有哪些值得學習和借鑑?

最值得稱道的,首先是日本健全的法律法規。自1994年開始,日本便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對無障礙設計進行約束。2000年,交通部為了交通工具的無障礙,制定了《交通無障礙法》。2006年,國土交通部重新制定了《無障礙法》。2014年日本批准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2016年,《殘障反歧視法》正式實施。

無障礙設計的依據形成了一個體系,實用性很強,使得實際建設中建設方和審批方操作都很方便。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城市裡隨處可見的無障礙服務設施

另外,自1971年開始,一些高齡人士與殘疾人士自發組織並參與無障礙設計的活動中。他們每月召開會議,將各方的無障礙設施使用意見反饋給設計者,設計師可以在施工前進行調整,以減少設計失誤,避免資源浪費。

看養老│武裝到廁所!日本無障礙設計為何能獲得世界級美譽?

日本工作人員正在幫助殘疾人士登上公交車

相關研究機構與社會組織也是推動日本無障礙設計發展的重要力量。日本福祉無障礙和通用設計學會便是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組織。它集合了法律、社會福利、工學等各種領域,關注人居、環境、交通、生活等方面,開發和研究了各式無障礙和通用設計。

政府為推行無障礙設計,還制定了豐富的激勵政策。建築室內設計中,為能使殘障人士的輪椅便於通行和迴轉,需要擴大衛生間及廊道的面積。法律規定,進行無障礙設計而導致面積的增加,允許總建築面積的1/10不計入容積率。

受到無障礙設計認定的特定建築物(如設置2000平方米以上升降機),可以根據法律,5年內每年免掉全部所得稅的10%,還能從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和中小企業金融公庫等獲得低利息的融資。

反觀國內

無障礙設施普及率僅四成 七部門聯合發文加強改善老年人殘疾人出行服務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佈的2017年百城無障礙設施調查體驗報告,目前我國無障礙設施整體普及率相對較低,實地體驗調查普及率為40.6%。其中無障礙電梯和無障礙衛生間普及率相對較低,無論實地體驗調查數據還是大眾感知調查,普及率均在20%以下。

為了給數量龐大的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出行便利,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老年人、殘疾人出行服務,日前,交通運輸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殘聯、全國老齡辦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老年人殘疾人出行服務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我國的火車站、汽車站等客運站將實現老年人、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