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魂視覺


這句話主要是告訴家長,孩子的學習態度需要重視。

我們自己小時候也總會聽到自己的家長這麼說,“我的孩子還是很聰明的,就是不愛學習”。這有的時候就是自己面子上的問題,覺得孩子還是不錯的就是態度差了點,如果認真學起來,還是可以學得好的。其實除了個別天才外,每個孩子都差不多,但真相是,態度和智商無關,有時候就會決定一切,包括成績。

如果老師反覆強調,那麼家長就要多花心思引導孩子在學習上的用心程度啦,要先看看孩子到底是為什麼不認真。是課內知識聽不懂走神,還是注意力缺失等問題總之在學習這件事上孩子沒有找到興趣點和成就感。然後幫助孩子一點一點的改進和建立好的習慣。

班上就有一個孩子總是被老師說,很聰明但是不認真學。她媽媽也很苦惱,不知道從何下手去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但是孩子非常喜歡看課外書,很喜歡自然科學這本課,有一次在科學動手實驗上,孩子的創意手工居然得了第一名。這時候媽媽告訴他,就是因為他愛看課外書,愛動腦筋認真學習了,科學比賽才取得了好成績。未來想要再更進一步,那麼語文、數學的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雖然沒有馬上大進步,但是在態度上比以前積極很多。

這個媽媽通過孩子在某一個學科上獲得的自信和成就感,來引導孩子重視學習的重要,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切入點。

總之,態度大於一切,讓孩子重視學習,家長可以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的方法,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潛臺詞一共有仨:一是甩鍋給娃,我教得沒問題,是他不認真;二是甩鍋給你,我教得沒問題,是你不督促;三是順便舒緩一下你的情緒小拍馬屁一下,你家娃智商不差,你和你老婆基因都挺好。

接下來我們分析話語場景,一般來說,得到這種評價的肯定不是滿分優等生,肯定是提升空間(至少看上去)很大,然而成績不盡如人意的學生,這個時候老師面對家長,心裡其實是有壓力的——萬一家長怪我沒教好怎麼辦?

保護自身是人之常情,不想為事情負責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老師講的話大概率有甩鍋的嫌疑,而甩鍋的技巧是什麼?當然是指出別人的不對,誰不對?不是老師不對,那當然就是學生或者學生家長不對了,然而面對家長又不能直說你家孩子笨或者你不負責叮囑他學習,這樣有責備和人身攻擊的嫌疑,既要說錯誤不在自己,又不能太直接,於是經過大腦的推理運算——

“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

聰明倆字誇了你的基因,不認真學四個字直接甩鍋給孩子態度不端正,背後暗示你家長沒做到位回家狠抓落實。結構上一根黃瓜兩根大棒,打一巴掌揉三揉,妙啊。

所以,家長聽到這樣的話,也不要給老師太多壓力,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同時,注意自己多陪陪孩子叮囑學習,你的孩子是你的100%,然而對於老師來說他只是幾十分之一,老師還有其他一堆孩子要教育引導,自然也有他的難處。總之互相理解,把自己的那份做到最好就好。


您對此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您的點贊、評論、轉發,都是對我的鼓勵,支持我輸出更多內容。

看問題換一種角度,講觀點升一個高度,牆裂後是磚,我是專門引玉的拋磚人——牆笑裂

牆笑裂


我是一名5歲男娃的寶媽,正好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下面說說我的理解吧:

老師說這句話前半句是鋪墊,後半句才是重點。是委婉的告訴家長孩子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上存在很多問題。

家長可以詢問老師,孩子在哪些方面不認真,出現了一些什麼問題,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配合老師一起解決孩子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上存在的不良問題。

當然,除了老師提出的以外,作為家長我們自己也要找到孩子不認真學習的原因,才有助於我們選擇恰當的方法來幫助和指導他們,

找到了解決辦法,孩子都能啟動自帶的學習力,好好學習。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不認真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吧:

一、孩子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上課走神

1.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與孩子的年齡相關

3歲以內的寶寶注意力只能專注3-5分鐘,3-4歲,五分鐘,

4-5歲十分鐘,5-6歲十五分鐘,6歲以上十五到三十分鐘。

而小土豆正處於4-5歲的區間,他們班大部分孩子都比他大了半歲以上,

所以其他孩子都能堅持得久一些, 這很正常,

瞭解了這個以後,我面對他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問題就能坦然一些,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而變長。

2. 孩子在聚精會神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干擾孩子,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小土豆在看繪本的時候,不能去給他送蘋果啥的,這會打擾到他,破壞他的注意力;

小土豆在寫寫畫畫的時候,不要按大人的眼光去指導他,生怕他畫的不好,

讓他自由安靜的寫寫畫畫,才能提高專注力。

3. 提升內在的專注力,當孩子能夠由內到外的改變自己的注意模式時,才能真正專注。

當然想要孩子自發的專注於當前的任務,

我們得想辦法將活動安排得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才能引導孩子自動進入專注的狀態。

所以在安排任務時,必須要注意到三點:

第一、有明確的目標

第二,難度和他的能力匹配

第三:有及時的反饋。

比如: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面對眾多的作業總會有些手忙腳亂,一想到作業就頭大,

那我們就可以給孩子找一個明確的目標,先做數學,語文,英語還是手工。

當確定了做語文的時候,又給孩子找更小的目標,先做默寫,作文還是抄寫生字 。

把目標分解成很小的目標,孩子才能有信心集中精力去面對,

孩子可能覺得語文作業裡,抄寫生字最難,枯燥又乏味。

那就寫讓孩子抄寫簡單的字,寫的過程中,

提供及時的反饋:“這個字寫的好看,秀氣!”

“這個字有點瘦了,能把她寫胖點嗎?”

反饋的過程不能老是批評,最好的做法是,

溫和的給孩子提建議,對於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多表揚。

有了這樣及時而具體的反饋,孩子就會越做越喜歡,越做越專注。

二、孩子在學習上沒有優越感,總是處於被打擊和失敗的狀態。

人性天生追求優越感,孩子也一樣,當孩子在學習中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

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差的時候,對學習肯定不敢興趣,甚至想極力擺脫。

小土豆在數學方面啟蒙比較晚,自身也對數字不是非常敏感,

很多同學一眼就會的作業,小土豆總是需要提示才能完成,

所以他對上數學課很反感,出現了老師說的上課易走神的情況。

這時候,就需要我在課後給他一些幫助,比如:

有意的在生活中鍛鍊他數數的能力,辨別形狀的能力,

以及跟著老師的腳步,提前預習,及時複習。

讓他由易到難,慢慢的激發起他對數學的興趣。

三、孩子上課時,喜歡與玩的好的同學一起講話,做小動作。

小土豆總喜歡和同桌說話,做小動作,

老師和我溝通了幾次,叫我提醒孩子注意課堂紀律,

但收效不大,後來,我建議老師幫他換一個位置,

不要和好朋友坐一起,問題就改善了很多。

大部分孩子都是智力中等的,太聰明或者太笨的都是少數,

最能拉開孩子距離的,往往就是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當老師提到孩子不認真時,一定要配合老師,謹慎的對待,及早的解決。

才能讓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暢。

如果您在孩子養育方面有什麼疑問或者是高招,也希望您能在評論區留言。

同時,歡迎您關注土豆育娃,和土豆媽媽一起在育兒路上彼此學習,成長。





土豆育娃


我是一個工作十七年的初中老師,我遇到過許多這樣的學生,以前也說過這樣的話。

我認為這種孩子大多是頭腦靈活,反應快,遇到不是太難的問題,一講就會,一聽就懂。這是他們的優點,也是前半句“孩子很聰明”意思。

但是前半句不是重點後半句才是重點。

①這樣的孩子一般聽懂個差不多就認為可以,不願意認真練習和歸納總結,往往學不紮實。


②這樣的孩子大多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容易走神,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

③遇到需要大量記憶背誦,或者長時間積累的內容,他們大多學不好,因為沒有韌性和耐力。

具體表現在:這些孩子數理化可能還可以,因為上課他們聽一耳朵就能懂一些,再加上這些學科不太枯燥,他們能學一些。

一般語文會不太好,由於沒有耐性,不能大量的閱讀,有可能寫字再比較潦草,語文一般考不了多高的成績。

多數這樣的孩子英語會特別差,因為他沒有耐心去背枯燥的單詞和課文。


所以這樣的孩子欠缺的是認真和堅持,如果能做到這兩點,這樣的孩子會有很好的發展。

這樣的孩子其實不是真正的聰明,只是頭腦反應快一點而已,在學習態度上一點也不聰明,恰恰相反問題還挺大。所以親愛的家長朋友,如果老師跟你這樣說,不要認為你的孩子真的很聰明,更不能把這句話轉述給孩子,要多關注孩子的習慣,正視孩子的缺點,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堅持的習慣。

祝願這樣的孩子將來能夠變得真正聰明!


邸達物理


其實表述的是能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聰明,有能力理解知識,但卻沒達到高的考試分數,如果孩子平時上課愛說話,作業不好好完成,給人感覺就是“態度不認真”,老師都會表述“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

孩子的學習與成績受多方面的影響,比如家庭因素,家長的責備,還有一種可能:視覺功能的低下

學習知識就是信息的輸入,視覺是最主要的方面。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視覺功能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很多小孩讀課文會丟字落字,喜歡用尺子比在文字的下方閱讀。這些表現可能預示著孩子有“閱讀障礙”,即孩子在用視覺進行閱讀的能力差。這樣的孩子你發現他做紙質的卷子可能很費時間,但是如果將題目念給他聽,他很快就能理解。\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8910048679051224646, "vid": "194140a266b246fca8e9632cd005d2f6\

電音PUNK


這句話是客套話,免得傷了家長的“玻璃心”。說得很委婉,言外之意就是,“你家孩子不聽話,成績不好,家長要管緊點”。



01 為什麼老師不直說呢?

老師是靠嘴巴吃飯的,教育學生也是“”打一把,復一把”,跟家長說話,很注意方式方法,怕說直了會導致家長反感。現實中有些家長的確是這樣,“我家孩子我打我罵不要緊,別人不許說孩子壞話”。所以老師就說的很委婉。



02 分析“你家孩子很聰明”

這句話是假話,是哄家長的。現在的孩子除了那種智力有問題的,哪個不聰明?家長不要因為老師說孩子聰明就覺得真的超出常人了。誇孩子聰明,是老師最常用的哄家長開心的語言。作為家長不要當真!



03 分析“就是不認真學”

這句話倒是真的,“學習不認真”前面加一個“就是”,有意的減輕責備的語氣,讓家長好接受。這句話含義很多,有可能你的孩子已經厭學,有可能你孩子上課不聽講,調皮搗蛋,有可能你孩子作業敷衍甚至不交作業。。。所以聽到老師說“不認真學”,家長必須重視。



家長聽到老師說類似的話,要聽得懂字面後的意思,不要以為老師是隨便說說,不放在心上,還到處誇孩子聰明,那樣就是家長“不聰明”了。你說呢?


文軒閣


老師不僅教授學生知識,更教導學生如何做人。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往往能發現學生的潛力,但也能看出學生的問題所在。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多家長都被老師告知:“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老師說這句話的方式較為委婉,一方面顧及學生的情緒,另一方面是讓家長注意孩子的學習情況。聰明的孩子不認真學習,把專注力用到其他地方,學習成績肯定下降。家長要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孩子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孩子的成績提高。


老師說這句話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認可,但聰明的孩子不一定學習就好。聰明的學生在課堂上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是讓學生成績提高不上來的原因,比如學習接受能力強,但不耐心聽講,學生反應快但不注重練習,重點知識恰巧沒有認真聽講等。學生越聰明越不會輕易接受家長的批評與指責,家長要用交流式的學習方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在聽到老師這樣的評價後,不能一味的指責孩子,也不能總是把焦點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這樣容易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家長幫助孩子掌握不會的知識點,教導孩子要注重學習過程,而不是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家長要正確幫助孩子樹立學習態度,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決勝網


第一,老師套路深,家長別當真。老師對家長說這句話,家長聽聽後半句就好。這是老師在委婉地提醒你,孩子已經沒有其它優點可以表揚了。畢竟,大多數老師情商不會低到一上來就說你孩子笨、學習差。哪個家長聽了不火冒三丈?談話就進行不下去了。而一個班60個孩子,至少有50個是聰明的。所以,聰明沒有多少競爭力可言。



第二,自家孩子是個寶,家長眼裡出學霸。每次期末考試之後,這句話在家長嘴裡出現的頻率就特別高,不知滿足了多少家長脆弱的心。自己孩子學習差,不是因為他不聰明,只是因為他沒努力去學。換言之,只要孩子努力去學,一定會超過別人家的孩子。這是家長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因為,勤奮也是一種“大聰明”、“大智慧”,你的孩子具備了嗎?


第三,這句話是不痛不癢的毒藥,會毀掉孩子的前途。如果從小到大,家長拿這句話說孩子,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聰明是高等的,努力是低等的。這樣的孩子自己成績差不努力,還看不起努力學習的同學。


更嚴重的是,這種說法讓孩子無路可退。孩子會拿“不認真”來維持“聰明”的現狀。因為“我學習差不是不聰明,只是沒努力”。他內心更怕的是“如果我努力了,成績還不好,不就證明不聰明瞭嗎?”。所以,他寧願不努力聰明,也不願努力。他害怕努力之後仍比不上別人成績好。



第四,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勤奮”比“聰明”更重要,如果要在二者之間選擇,我寧願你傻點。家長不拿孩子和別的孩子縱向比較,多做橫向比較,引導孩子多和自己以前的表現比。


在老師眼裡,成績好的孩子從來都是踏實好學,成績差的孩子從來都是聰明學習習慣差。家長只在意自己的孩子聰明,卻沒有意識到端正的學習態度、認真,專注、毅力這些品質才是決定孩子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所以,為了孩子,請家長們別再和孩子說這句話了。


聊聊教育那點事兒呀


很多孩子都非常聰明,不用老師評價,如果老師這樣說,純粹是廢話。聰明的家長會問老師,請問我該怎樣在家裡,對孩子進行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呢?請老師給我具體的操作方法,我相信定能讓孩子的聰明與好學結合在一起。你如果這麼問,看看老師怎麼回答你吧。

上面所述,你如果思維敏捷的話,肯定能理解我的話是什麼意思。其實對很多學校來講,都忽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課堂培養,如果家長也忽視這方面的重要內容,孩子肯定會有頑劣不堪,心思不在學習上的現象嘍。

在這裡,韓老師要告訴家長的是,你千萬不要把注意力全部盯在孩子寫作業本身上,方法不當的情況下,你反而會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導致磨蹭拖拉,不願意書寫,不願意思考和檢查的壞習慣。你必須要記住一句話:生活態度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態度。

孩子到家裡後,適當安排孩子休息,玩耍,而後再安排孩子做點家務,告訴孩子不急於寫作業,無把家務活幹了。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是為了避免孩子給你應付寫作業。孩子幹家務活時,要手把手教,並且要給出檢查的標準,只有過了關,才算完事。天天這麼堅持,不僅能培養孩子家庭責任感,還能讓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態度。

最後,再結合孩子的生活態度,對比引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也一樣。也要保持開心的情緒,有明確的目標,按著答題步驟去完成作業。當然,你身為家長還得利用孩子寫作業之外的時間去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讓孩子建立起生活節奏,才能讓孩子內心秩序感得以構建。最後就是要重視家規建設,圍繞家庭去教育孩子,你才有理有據,孩子才會信服。


韓國成老師


我作為“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的直接受害者,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學的時候,每次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老師都會和我爸說“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太貪玩,不好好學習”!關鍵是,我爸每次回來都會把這句話轉述給我,所以從那會開始,我一直覺得自己挺聰明的,連老師都這麼說了,那肯定是比其他同學聰明啊。所以更不會用心學習了。直到高考的時候,第一次遭遇失敗,才明白這句話原來就是個大坑!老師說這句話的重點,其實不是要表達誰有多聰明,而是要強調,孩子沒有認真學習。所以,我復讀了一年,認認真真的復讀了一年。每天是全年級第一個起床,是全年級最後一個睡覺。成績也從剛復讀的時候班裡倒數第9名,變成了班裡前10名。

認真真的比聰明更重要!

現在想想其實老師說這句話的時候,一般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孩子喜歡玩一些小聰明,卻比較粗心大意。

我在上小學的時候,3年級以前,學習挺認真的,成績也挺好的。但是從4年級開始,突然變得很愛玩。因為貪玩,所以心思不在學習上,經常會在作業或者聽課的時候耍一些自己為是的小聰明。我是屬於那種老師一講就會,但下課以後沒有花心思複習,所以到考試的時候就不會了。再加上過於貪玩,所以心思老不在作業和答題上,經常會因為粗心大意丟好多分。

而一直自以為自己聰明也讓自己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的學習歷程都付出了很慘痛的代價!

第二層意思:孩子比較淘氣,不太好管理。

老師說這句話的時候,重心是在“不認真學”這裡。那作為學生,不好好學習,他在幹嘛?玩?睡覺?打架?還是在做什麼。爸媽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不要被老師前面半句話給迷惑了,要認真想一下最近孩子的整體表現。很多男孩子會比較貪玩、比較淘氣,尤其現在的教育模式下,老師又沒法罵,沒法打。不想我們小時候,我爸開家長會第一句話就是給老師表態“老師,我家孩子如果不認真學習,你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然後老師果然很認真的貫徹了我爸的意圖,經常會被打的很慘!

那現在的學校教育,老師們不太好打罵學生,所以遇到比較淘氣,老師比較無奈的孩子,希望通過和爸媽的溝通,能讓父母回去管教一下孩子。

第三層意思:你家孩子有一些不好的毛病,需要家長好好教育一下了。

老師的這層意思爸媽更要注意了,可能你家孩子會有一些同齡小朋友裡比較壞的習慣了。比如逃學、比如打架、甚至早戀。

所以,當老師說這句話的時候,爸媽一定不要太過放在“聰明”兩個字上面,老師可能僅僅是為了照顧家長的面子而已,更多的注意力,一定要放在後半句話。並且結合自己對孩子的瞭解,去和老師進一步探討一下,孩子為什麼不認真,怎樣的不認真方式,有哪些壞習慣等等。這樣,更深入的溝通,可以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做好無縫對接,對於孩子的成長會更有好處。

最後,爸媽一定不要將這句話原話轉述給孩子們,否則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會貽害無窮!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