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匠心,不負光陰!

縱觀歷史長河,有多少傳統文化已經消失殆盡,我們已經傳承幾千年的文化竟與我們漸行漸遠。懷揣匠心,探尋千里,傳承大華夏泱泱之文明!

可能有人會問,何為匠心?

匠心是一種人生態度,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

唯有匠心,不負光陰!

梭羅在《瓦爾登湖》的最後寫了一個故事:一個追求完美的藝術家,想要做一根手杖,他在森林裡一根一根的挑選合適的材料,一心一意,堅定虔誠,忘記了時間,因而得到了永遠的青春。

在你眼中,擁有匠心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唯有匠心,不負光陰!

其他的行業我並不熟悉,就說說鑄劍吧!

提到劍,最出名的要數龍泉寶劍。龍泉寶劍的製作要經過煉、鍛、鏟、銼、刻花、嵌銅、冷鍛、淬火、磨光等28道工序,使寶劍在質量上形成了堅韌鋒利、剛柔相濟、寒光逼人、紋飾巧致四大傳統特色。

簡單的十六個字,卻是幾代人精益求精鑽研的成果。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靜下心來打造一把寶劍,一生專注於一件事是如此的難能可貴,身處繁花似錦的大都市真的能傾聽內心,從一而終嗎?我相信還在堅持最初的夢想的人,一定有一顆不會動搖的心!就如同鑄劍人一樣,為了讓寶劍更完美,可以不辭辛勞。

堅韌鋒利;"削銅如泥"。1978年,在我國工藝美術界兩次全國性集會上,龍泉寶劍的製作藝人曾當眾表演。他用一把龍泉寶劍,不費力地將疊在一起的六個銅板劈成兩片,而劍刃不卷。

唯有匠心,不負光陰!

剛柔相濟。古代的龍泉寶劍用生鐵鑄造,後來則用中碳鋼鑄造,加之淬火工藝恰到好處,使中炭鋼具備了彈簧鋼的特性。

唯有匠心,不負光陰!

寒光逼人。龍泉境內有一種名叫"亮石"的磨石。在這種石頭上磨製出來的寶劍,寒光閃閃。龍泉寶劍全靠手工磨光,從粗磨、細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數日甚至數月之久,一旦磨出,青光耀眼。

唯有匠心,不負光陰!

紋飾巧致。在劍身上刻花,也是龍泉劍的一項絕技。劍工們一不用彩筆,二不照圖樣,只用一把鋼鑿在寬不盈寸的劍身上刻鑿,刻好後澆上銅水,經剷平加磨,飛龍圖案,生動自然,永不消失。

唯有匠心,不負光陰!

正是這四大特點,是的龍泉寶劍聞名於世,為人稱讚!

但是,我認為真正讓龍泉寶劍為人熟知的,是鑄劍人。是他們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卻有沒有絲毫放棄。是他們的堅持成就了龍泉寶劍,是他們的堅持讓世人欣賞到這最完美的國之利器!

他們是匠人,他們擁有的,是匠心!

夢想還是要有的,你的初心還記得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