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安平調落子劇

武安平調落子是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的總稱,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是河北省武安市獨有的兩個傳統地方戲曲劇種,經常在一起演出,習慣上合稱武安平調落子。武安平調落子流傳於河北省南部的邯鄲、邢臺,河南省北部的安陽、新鄉及山西省東南部的長治等地區。

2006年5月20日,武安平調落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安平調落子劇

劇種簡史

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東南部,平調落子是"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的總稱。一般平調落子劇團演員,都能兼演平調和落子。抗戰時期平調落子稱"紅色劇種",在解放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武安平調"也稱"平調劇",屬梆子腔系,約在明末清初由河南懷調演變而成,在發展過程中又受到了越調唱腔影響,因而有"平越懷調不分家"之說。1911年以後在武安地區相當盛行。建國後在邯鄲各個地區影響力較為宏大。

有200多個傳統劇目,多取材於歷史故事。

行當有4生、4旦、4 花臉之分,平調的表演行當,較比落子行當齊全,生行即老生、小生、紅生、武生,旦行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等,淨行即大花臉、二花臉、雜花臉,丑角也稱小花臉(丑角分文丑、武丑,併兼演彩旦、婆子)。以生、旦戲為主。

傳統代表劇目有《兩狼山》、《董家嶺》、《三進帳》、《鍘趙王》、《下陳州》、《斬楊景》、《樊梨花徵西》、《歸宗圖》、《平遼東》、《反長安》、《鍘美案》、《姚剛徵南》、《桃花庵》、《盤坡》、《三上轎》、《反徐州》、《丟官記》、《趙氏孤兒》、《十五貫》、《孫安動本》、《岳飛與宗澤》、《李剛打朝》、《潘楊訟》、《少國公》、《陰陽報》、《蝴蝶杯》、《對花槍》、《宋宮奇冤》、《楊門女將》、《九華山》、《劈山救母》、《京娘傳奇》、《雷振海徵北》、《李彥龍徵南》、《半夜夫妻》等。建國後,也上演了一些現代劇目,如《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江姐》、《紅雲崗》、《劉胡蘭》、《杜鵑山》、《龍江頌》等。

平調的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等,早期主要伴奏樂器有軋琴(平調特有樂器,有七、八條弦,用秫秸杆拉奏)、板胡、土琵琶等,現已二絃為主樂器,和板胡、二胡、琵琶、三絃、月琴、笛、笙、嗩吶等樂器。專業劇團還增加了電子琴、大提琴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潑、粗獷、柔美動聽、激昂,豪放的風格特點。

武安落子原名蓮花落,清末由高舞曲"花唱"演變而來。開始由數人手持霸王鞭對唱,後來發展成化裝表演,角色也有了生旦之分,逐漸登上舞臺形成劇種。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旋律優美動聽,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落子的主要板式和腔調有慢板、流水板、散板、高腔、娃子、贊子語、坎頭句、悲腔、迷子等;絲絃和嗩吶曲牌有20餘種。過去只用板胡、板鼓、大鑼伴奏,後增加二胡、三絃、笛、笙等樂器。表演動作矯健活潑、樸實健康。有些行當常可兼演。其表演不以武功和戲曲程式見長,而是將秧歌、高蹺等民間舞蹈和生活動作融於戲中,邊唱邊做,載歌載舞,在敘事中抒情,幽默風趣,活潑自如。傳統劇目有100餘個,多是民間小戲,如《借髢髢》、《端花》、《勸九紅》、《跑沙灘》、《機房訓子》等。

抗日戰爭期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平調藝人曾做過一些革新工作,演過一些《血淚仇》等新戲。解放後省文化廳曾作為全省重點劇種加以扶植,並派省內多名專業文藝工作者協助改革,改編加工了平調《兩狼山》、《鍘趙王》、《盤坡》等劇目。武安、邯鄲兩專業團均曾排演過這些戲,且保留演出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先後建立過邯鄲專區平調落子劇團等五個專業劇團。名演員有任耀華、魏洪昌、李魁元、武鴻鳳等。《端花》已攝製成影片。

清道光、咸豐年間,武安藝人喜順,流落到山西黎城,適逢此縣有個李鎖柱,喜編戲文,兩人合作,喜順遂將武安落子傳入上黨,形成了上黨落子。清同治三年(1864)武安有位叫"假媳婦"的藝人去河南內黃縣唱落子,與當地一位姓趙的藝人共同組班唱戲,後來發展成為內黃落子。抗日戰爭時期,武安、涉縣一帶為八路軍根據地。許多落子演員參軍參戰,當地平調落子班社也多屬民主政權領導,常隨軍演出。排演了《範小丑參軍》、《派款》、《巫嬸坦白》等新戲,有的落子演員,如王景元、王春等,在為部隊演出時被日軍包圍,壯烈犧牲。解放戰爭期間,還有一些落子藝人隨軍南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河北省邯鄲專區曾對武安平調、落子兩個劇種進行了重點扶植,先後派遣一批新文藝工作者和戲曲專業幹部到邯鄲地區平調劇團,對平調落子的劇目和音樂進行挖掘整理。1956年河北省第一屆戲曲觀摩大會上,武安落子《借髢髢》獲得好評,並整理改編了落子《端花》,創作了落子《高山流水》等一批有影響的劇目。1958年邯鄲地區戲校開設了平調落子班,培養了房志彬、李淑蘭等一批新演員。

武安落子有傳統劇目一百四十餘出,代表性劇目有《借髢髢》、《呂蒙正趕齋》、《老少換妻》、《賣秒郎》、《小過年》、《賣布》、《小二姐做夢》、《李彥貴賣水》、《閻家灘》、《秦雪梅》、《借當》、《藍橋會》、《何文秀》、《王小趕腳》、《鬧驢》、《跪花廳》、《鬧書房》、《機房訓子》、《大上吊》、《頂燈》、《安安送米》等。

藝術特點

武安平調

"武安平調"也稱"平調劇"起源無文字記載。據1954年調查,有兩種傳說。一說明代時武安有兩個落魄文人(兄弟倆),分別創立了武安平調和開州平調(開州即河南濮陽,開州平調亦稱大梆子,流行於豫北、冀南一帶)。二說明末時,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懷調頗有名氣,後回鄉創辦曹白兩科班。他們在懷調的基礎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民間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調。武安平調基本定型約在150年前,即清代各種花部小戲盛行之時。平調角色行當齊全,有所謂"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臉十二行"之說。武安平調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獷、豪放,帶有彪悍的民間武術氣概。藝人多為本縣人,故以武安話為基礎韻白,有的戲、有的人物甚至完全用武安方言,鄉土氣息濃厚,風格淳正樸實。

武安落子

"武安落子"也稱"落子劇",原名蓮花落源於民間曲調,經歷代藝人口傳、加工、改革,逐步形成獨特的音樂風格和表演藝術。據明代《武安史話》記載,武安明代即有戲樓,落子戲當為演出劇種之一。最初稱其為"硬歌",即無樂器,坐著硬唱,後逐漸發展為一人腳踏小鼓,手持竹板,順口編唱。至明末清初,有的地方又出現了"打霸王鞭"、"翠月檀香"的舞蹈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硬歌"的曲調與"翠月檀香"舞蹈形式相結合,構成了武安落子的早期藝術。此後,唱腔、戲裝、道具、化妝、伴奏均有發展和改進,形成獨特的風格。武安落子行當較齊全,主要有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昔時分工不甚嚴格,小旦、小生大都相互兼演,三花臉還能演老旦、彩旦,有些三花臉又可由小生代替,小旦又可代娃娃。現在行當分工較前嚴格,但仍有兼演現象。舞臺道具較為簡單,表演不以武功和戲曲程式豐富見長,將秧歌、高蹺等民間舞蹈及實際生活中的某些動作融於戲中,邊唱邊做、且歌且舞,既敘事又抒情,活潑自如。道白使用武安方言,莊諧兼重,常有妙語聯珠,具有強烈的鄉土氣息。武安落子早期伴樂比較簡單,明末清初的"硬歌"只有鑼踏鼓,清末舞蹈的引入又增添了鑔鈸,民國年間老藝人胡文亮、王繼的又發展了吹奏樂笛子,魏洪昌等向外地學習,又增添了二胡、笙,建國後又加入了三絃、低胡,現在有的劇團還增加了電子琴、大提琴等。武安落子唱腔有口語化說唱的特點,武安方言與曲調結合非常緊密,保留有大批的入聲字。悲腔和哭迷子的哭唱,聲調高亢,起落也大,頗類當地辦喪事時婦女的哭腔。流水板則如從容不迫的日常敘話,親切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