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慢就業」:迎接更優秀的自己

原標題:大學生“慢就業”:迎接更優秀的自己

大學生“慢就業”:迎接更優秀的自己

7月14日,在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舉行的人才招聘會上,求職者在諮詢招聘事宜。 本報記者 馬黎攝

本報記者 馬黎 見習記者 甘泉

圖書館、餐廳、出租房,渭南師範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劉靜在2017年7月就已經順利大學畢業,但她還過著“三點一線”的學生生活。“畢業前曾成功應聘了一份房產銷售工作,工資和業績掛鉤,工作一個月後我覺得任務重、壓力大就辭職了。”7月16日,劉靜對記者說,目前她正在準備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考試,計劃用一到兩年時間通過考試找到一份體制內的工作。

上大學,是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這是眾多大學生最實際的想法。然而,要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並不容易。繼續花時間學習、“充電”成為部分畢業生的選擇,他們告別了“一畢業就工作”的傳統模式,成為“慢就業”大軍中的一員。

從容選擇喜歡的職業

來自寶雞的張軍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最初應聘到西安市一家計算機銷售企業,從事計算機銷售與維護工作,工作兩年後他選擇辭職學習數字出版知識,轉型從事數字出版業務,現在他是一家數字出版公司的業務主管,年收入近20萬元。“我花了兩年時間學習數字出版知識,那兩年因為沒有收入,日子過得挺苦的,但是我一直堅信,那段學習和‘充電’的過程能讓我將來的事業更成功。”張軍說。

7月14日,省體育場舉行的大型人才招聘會吸引了眾多求職者。在求職人群中,23歲的李強表情輕鬆,不緊不慢地在招聘會上轉悠。逛了一大圈,他也未投出一份簡歷。“父母催得急,我今天只是來看看,拿些資料回去篩選,工作我想慢慢找。”李強說,他剛大學畢業,本科學歷也沒什麼優勢,想先去旅遊一段時間,仔細規劃一下未來再作決定。

採訪中,部分大學畢業生表示,選擇“慢就業”是為了給自己留下“充電”提高、選擇好職業的時間。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畢業生有很多機會和優勢,他們在進行職業規劃時,能準確“嗅”到就業風口在哪裡,由此敢於打破傳統,不惜時間成本去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以便使自己在選擇職業時更加從容。

團省委調查顯示,陝西青年在選擇工作時最主要的考慮因素是“收入高”和“工作穩定”,比例分別為54.9%和52.6%,其次是“適合自己的能力”“福利好”“發展前景較好”等,大學生畢業後就業狀況達不到預期時,部分人會選擇“慢就業”讓自己沉澱一段時間,直到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013年,穆琳琳畢業於一所師範類院校,她沒有急於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是選擇作為志願者去四川大涼山裡的一所小學支教兩年。對於這樣的選擇,穆琳琳說:“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去做一件自己一直想做卻沒有做的事情。”

穆琳琳萌生支教這個念頭源自上高中時,她在電視裡看到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因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無法走出山區。“當時,我就被山區孩子渴望外面世界的眼神觸動了。”

正因為如此,穆琳琳在高考時填報了師範類院校,畢業時毅然決然地選擇去支教。“我不想只是利用寒暑假去支教,總覺得那樣時間太短了,沒有辦法真正幫到山區的孩子們。”

畢業後花兩年時間去支教,穆琳琳坦言,自己確實因此錯失了很多就業機會,她的同學或已結婚成家,或已收穫了一份穩定的職業,她的生活節奏比同學們慢了一大截,有時候也難免會有一些著急和失落。“但是,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我覺得是值得的。”穆琳琳說,實現了埋藏在內心深處的願望,即使是用兩年時間,也是值得的。人生可以選擇的路很多,畢業找工作可能是大多數人要走的路,而我走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穆琳琳在支教期間還專門做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把自己的支教經歷寫在裡面,關注她的粉絲超過1萬人。

如今,穆琳琳有一份讓自己很滿意的工作。“生活處處充滿機遇,等著我們去爭取。”

  “慢就業”不是“不就業”

就業,既關係民生,又關係國計。動用社會資源培養出來的高校畢業生是一筆龐大的社會財富,如何讓這筆財富反哺社會則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在我們用人單位看來,就業要憑本事說話。大學生既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也要有一定的綜合能力,經過企業一段時間的培養,他們要能夠達到企業用人的標準。”西安市一家公司人力資源主管張京京說。

據瞭解,今年我省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達36.2萬,省教育廳印發《關於做好2018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從開拓基層和重點領域就業渠道、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提升就業指導水平和服務能力、健全畢業生就業反饋聯動機制等4個方面入手,拓展就業空間,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助力高校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

“‘慢就業’現象折射出當前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的改變,也反映了當前大學生群體就業的現狀。”渭南師範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席景奇說,大學生就業問題關係國計民生,對於用人單位來說,應合理設置招聘條件,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對於大學生來說,應拿出步入職場的勇氣,主動迎接就業挑戰,千萬莫因“慢”下來蹉跎了好時光。同時,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在磨鍊與學習中提高自己,儘早樹立起自己的職業理想,形成較為明確的職業規劃,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這樣未來的發展才會更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