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投資蘇寧體育,最慌的是騰訊?

阿里投资苏宁体育,最慌的是腾讯?

阿里投资苏宁体育,最慌的是腾讯?

在世界盃上嚐到甜頭以後,優酷及其背後的阿里堅定了做體育內容的決心。

7 月 19 日,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 CEO 楊偉東在阿里大文娛和蘇寧體育的戰略發佈會上正式宣佈,阿里巴巴戰略投資蘇寧體育。

同時,蘇寧體育披露,已獲得高盛、阿里巴巴、江浙兩省的政府體育基金的 A 輪融資,融資金額達 6 億美元,其他投資者包括恆大、雲鋒基金、商湯科技,以及建銀國際、民銀國際、農銀國際等銀行系投資機構。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裡出現了商湯科技的身影。商湯拿了阿里的投資,轉手跟著阿里再去投別人。#這錢不知道倒了幾手了。

說回此次的合作,這不只是一筆單純的資本層面的運作,未來兩家將會在體育產業上進行深度的綁定。

比如,蘇寧旗下的 PP 體育和優酷體育會打通會員體系,體育頻道也將聯合運營。而在世界盃期間,蘇寧體育也參與了運營,開戰前蘇寧體育團隊和優酷團隊已經在一起辦公。

除此之外,兩家在零售、技術、內容等方面都會有進一步的合作。

阿里投资苏宁体育,最慌的是腾讯?

而對於投資以後,優酷體育與 PP 體育的共存問題,楊偉東表示,會按照兩個方向精細化運營,優酷會更泛體育化,而 PP 體育則是偏向專業化。

但楊偉東還是強調說:“總的原則,我們還是希望兩家變一家的狀態去工作,去無論是內容、運營、商業化,大家合二為一的方式去做。”

其實,這次合作的邏輯很好理解。

今年世界盃,優酷出乎意料地拿下了新媒體轉播版權,具體數字方面優酷避而不談,有傳言說為 16 億人民幣。

但在此之前,優酷在體育方面鮮有建樹,無論是內容還是品牌都沒有什麼存在感。高價拿下世界盃版權,毫無疑問是具有戰略意義的。

“優酷直播世界盃絕不是一時頭腦發熱,而是阿里巴巴全面進入體育內容產業的起點,是我們投入體育內容一種決心和信號。”楊偉東說。

現在看來,此話不假。央視“放權”的一項苛刻條件是除了轉播比賽、解說、集錦以外,還要連帶播出央視的廣告,這毫無疑問壓縮了優酷的招商空間,並且招商的時間也非常短,這注定是要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在發佈會後的採訪中,楊偉東也表示,提前 18 天才拿到版權,時間太短,單從商業廣告收入來講,是不可能盈利的。

而蘇寧 PP 體育則剛好相反,其是中國大陸地區最大的賽事版權所有者,擁有包括歐冠聯賽、西甲聯賽、德甲聯賽、亞冠聯賽、中超聯賽等重要賽事的版權,也包括 UFC、WWE、排超等小眾賽事版權。

除此之外,蘇寧體育還擁有國際米蘭俱樂部 70% 的股權,旗下電競俱樂部也在多個聯賽征戰。

但是,PP 體育終究是個小平臺,缺少流量入口,觀眾基本上都是核心體育迷,天花板較低,不容易擴張,並且技術和運營較優酷這種成熟的視頻平臺也有差距。

而世界盃期間,優酷已經向外界證明了,大平臺加上熱點內容,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力。數據顯示,6 月 15 日~7 月 15 日,累計超過 1.8 億用戶上優酷看世界盃,相當於中國總人口數的 1/7,決賽期間有 2400萬人 同步觀看;世界盃開賽後,優酷 App 的 DAU 較 6 月非比賽期間平均增長達到了 22%。

於是,蘇寧出內容,優酷出平臺,兩者一拍即合。蘇寧體育集團副總裁米昕表示:“蘇寧擁有完整的體育產業生態佈局,而阿里具備龐大的泛娛樂用戶人群,雙方可以形成優勢互補。”

“文體不分家”,可以看出,優酷依然是在用 IP、文娛的思路做體育內容。楊衛東也坦言:“越瞭解體育這一塊,越覺得比影視綜藝要簡單”。因為影視綜藝製作和內容都很分散,而體育整體的內容和 IP 的集中度都更高。”

阿里投资苏宁体育,最慌的是腾讯?

可能最大的不同就是,體育賽事的版權費,跟頭部網劇、綜藝比起來,實在是要便宜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強強聯手,現在最慌的肯定是騰訊。此前,騰訊視頻也在世界盃版權爭奪的行列當中,但是騰訊覺得自己平臺大,不接受央視的“不平等條約”,結果拱手把轉播權讓給了阿里。沒想到,優酷不光靠世界盃好好刷了撥存在感,還跟蘇寧勾搭在了一起,現在兩家合作,已經對騰訊視頻形成了很大的威脅。

當然,有競爭總是好事,雙方很可能會掀起新一輪版權之爭,對於體育迷們來說,這意味著能看的比賽可能會越來越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