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要了解的P2P问答都在这里

你们想要了解的P2P问答都在这里

开头钱小宝要说个令自己十分诧异的事情。

这段时间的网贷行业,对于不少投资人来说应该是十分敏感的一个阶段,不说被吓破了胆,总也会谨慎许多。但你绝对想不到,还有神经大条的网贷小白还活在梦里。

钱小宝有个朋友就是这样的状态。勇敢无畏,大胆盲目。

那天看新闻刚好看到本地一个中等规模的平台雷了,就顺手发给她看。

她的反应倒是结结实实的吓到了钱小宝。因为她十分的惊!慌!失!措!

钱小宝就非常诧异的问她,「你之前都没听到过这样的消息吗?」

她去网上搜了一圈,并转了一大堆图给我后持续惊慌失措地表示,「根本一点也没关注!现在有点慌!」

钱小宝继续诧异问她,「所以你究竟是怎么投资的?」

她说,「当然是看收益啊!什么收益高投什么!」而她投的平台还是跟着同事一起的。别的别说投资群,连哪些地方可以看测评也不知道。更不要说判断一个平台的好与坏了。

钱小宝心想,算了,起码还有个懂的人。没想到更诧异的来了,朋友将这事儿告诉了她同事,于是同事也惊!慌!失!措!了起来,甚至还开始转让起了长期标……

你们想要了解的P2P问答都在这里

她俩的惊慌失措搞的钱小宝也惊慌失措了起来。心虚的感觉是不是不应该戳破她们宁静的梦……

后转念一想,投资新手或者说是小白们,或许普遍都存在这样心理,而这种心理其实是要不得的。

心特别大还懒,懒得看,懒得听,懒得学,觉得天大的雷也不会砸着自己,连基本的行业风向也不关心一下,更别说自己投资的平台。

同时,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又比较差,害怕负面消息,也十分容易失去信心。

最后便是无自主意识的一味依赖,因为本身不太懂,便喜欢跟随大众,人云亦云,从不自我探索,爱随波逐流。

因此,钱小宝就找了一些P2P相关的基础问答,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行业,毕竟唯有了解才会学会敬畏,才会学会规避风险,学会判断排雷,一起来看看!

你们想要了解的P2P问答都在这里

公司有营业执照就说明正规了吗?

营业执照相当于一个人的身份证,有了身份证的人并不能说明不会犯罪。

注册资本雄厚可以说明平台资本雄厚吗?

注册资本想写多少都可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能说明老板有多能吹,脸皮有多厚。

上市公司是不是就安全了?

要看在哪里上市,股权交易中心,每个省份都有,是个公司都能上,毫无门槛。

而那些能在国外注册上市的,比如美国是注册制,并没有国内全国性上市那么难。

上市渠道不同与之相对的含金量也不同,所以投资人对此最好别迷信。

背景强大的平台是不是更值得信赖一些?

比如:外资背景。可以去海外注册一个公司,回来填个股东,仅此而已。

上得了央视,请得起明星站台的平台是不是更可靠一些?

只能说明运营成本投入更大而已。

央视就是个商业机构,不代表政府审查。明星就更别说了,他们无法为平台作担保。那些出了问题的平台也未曾有明星为此付出过法律责任。更何况,明星并非专业人士,无法帮投资人投过现象看本质。

都说要警惕高息,那么投利率低的总安全了吧?

利率与平台的安不安全并不成反比。平台安全与否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公司是否合规,业务能力是否强悍。

雷潮到底什么时候结束?

这个问题,谁也给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但只要记住这轮大洗牌,是行业必经的过程。适者生存,剩者为王,我们拭目以待。

面对这滚滚的雷潮,现在究竟该不该退出?

该不该,要不要,能不能,投资人其实还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而面对这波爆雷潮,专家是这么看的: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杨东认为,“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不能因为短时间内出现的问题就一味地否认它。”

资深金融专家黄生认为,“短时间内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坏事,这是行业进行自我净化的一个正常阶段。”

怎么样的平台算是好的P2P平台

首先无疑是合规的平台

虽然满足银行存管、CPI证等基本条件的平台不一定就是安全平台,但是一个平台连合规都懒得就更别提其他了。

其次是对资产的选择

在监管愈发严厉之下,优质的资产也是平台争抢的对象,投资人可以优先选择小额分散的资产类型。

然后就是信息透明程度

大方公布借款人信息、抵押物信息、资金用途、还款来源以及公司详情、团队信息、运营数据、备案信息等等,不遮遮掩掩的那种。

希望可以用时间来见证市场的演变,而宝宝们也不要一投了之,最后祝天下无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