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古詩鑑賞題參考答案(一至五首)

七年級下冊古詩鑑賞題參考答案

一、《竹裡館》

1、本詩描繪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靜,刻畫了一個孤高自許、高潔脫俗的隱者形象,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愉悅的心情。

獨坐、彈琴、長嘯。

2、“獨”是“獨自”的意思,詩人獨自坐在幽靜的竹林裡,時而彈琴,時而長嘯,這一系列高雅的動作,表現詩人的孤高自許、高潔脫俗,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愉悅的心情。

3.寫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4.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5.示例一:獨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裡,一邊彈著琴一邊吹著口哨。在茂密幽深的竹林裡,無人知曉,只有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映照。

示例二:月夜,詩人獨自坐在幽深靜謐的竹林裡,一邊彈琴,一邊高聲長嘯。竹林深深,沒有人知道詩人在這裡,只有皎潔的明月透過茂密的竹子照射過來,灑在詩人的身上,也灑在詩人的琴上。

6.本詩中的“竹”,與夜色、明月一起,營造出幽深靜謐的氛圍,烘托出撫琴者特立獨行、自在放曠的形象,表現詩人醉心美好自然、厭棄紛雜俗世的志趣。

二、《春夜洛城聞笛》

1.本詩抒發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眷戀之情。

2.在一個春風沉醉的晚上,不知從何而來的一曲低迴嗚咽的笛聲飄入耳際,曲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城的每一個角落。

3.示例1:我認為最該重讀的是“暗”字。“暗”字,隱隱約約,斷斷續續的意思,曲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城的每一個角落,更體現出作者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示例2:我認為最該重讀的是“滿”字。一個“滿”字,遍佈的意思,這是作者主觀感覺的誇張,體現出作者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4. 聽到《折楊柳》笛曲;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5.示例:同意“關鍵”之說。折柳贈別是唐代著名風俗,《折楊柳詞》為唐代贈別思鄉名曲。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6.C

7.C

8.一個“暗”字,一方面表達了喧囂過後平靜夜嘹亮笛聲傳來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無痕跡的;另一方面照應了“誰家”,讓人產生無限遐想.(“暗”字寫出吹笛人吹笛似乎是不經意地吹,卻讓詩人靜聽遐思。)

遊子思鄉之苦。

三、《逢入京使》

1.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

2.表達了詩人掛念親人而又無可寄託,擔心親人掛念自己的複雜心理。

3.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人又思念起家鄉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淚水很快就沾溼了雙袖。

4不矛盾。“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沒有紙筆,趕緊託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達了思家的深情。這“傳語”二字,寄託了詩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卻是家人最掛懷的訊息。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

5. “龍鍾”在這裡是沾溼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繪了詩人對親人無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淚的神態。

6. 不正確。

“馬上”本來的意思是“騎著馬在路上”(或“騎在馬上”),這裡錯誤地理解為表示“立刻”的時間副詞“馬上”。把表示“沒有”的“無”理解為表示“用不著”的“毋”。此詩後兩句的意思是騎著馬走在路上突然遇見了入京使者,身邊沒有紙和筆可以寫信,於是就託入京使者帶話給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訴他們詩人是平安的。

從欣賞的角度看,這樣的理解改變了詩歌表現的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這樣的理解不符合題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與家人相見;這樣的理解與詩歌前兩句描寫的傷心情感不合,既然馬上就要與家人見面了,還傷心什麼呢?

四、《晚春》

1.使無情的草樹能知、能解還能鬥,且彼此還有高下之分,使描繪的晚春景緻生動而有奇趣。

2、示例:同意,因為作者是 “百般紅紫” “鬥芳菲”反襯 “楊花榆莢”的白首無成。

不同意,因為作者在詩中是在嘲笑楊榆莢沒有紅的花,不能為春天增光彩。

不同意,本詩是在歌頌楊花榆莢儘管無才思還是敢於與紅紫爭鳴爭放,為晚春增色。

3草木留春,萬紫千紅

4運用擬人、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隨風飄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藉此表達了要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態度。

5擬人,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花草樹木競相開花、爭妍鬥豔的美麗景象。

6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樣,又輕又白,漫天飛舞,隨風飄蕩。

7.運用擬人手法,語言活潑生動有趣。如:草樹能知、解、鬥,能以才思論天下。

8.①“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自慚形穢,終憑自己的一技之長——作雪飛,積極參加到挽留春光的隊伍之中,這種勇氣實在值得欽佩。②“楊花榆莢”平淡無奇,就如同人無才華寫不出華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飛舞的雪花。與前兩句形成強烈的對比,從反面襯托出春光的無限珍貴。③、爭妍鬥豔的花卉春夏秋三季是相似的,而“楊花榆莢漫天飛”卻是晚春特有的景色。詩人讚美它們痴迷專情、不耍心機,只有它們表達了與春神纏綿難分、戀戀不捨的真情實感。

9. 草樹、楊花、榆莢

10.用擬人的手法寫。效果是形象生動活潑,意趣盎然。

11. 描繪了一幅百樹千花爭奇鬥豔的晚春圖。花草樹木似乎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各自吐豔爭芳,一時萬紫千紅,繁華似錦,就連那本來缺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化作“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12. A.勸勉說:勸人珍惜光陰,抓緊時間多讀書,以免像“楊花榆莢”那樣白首無成。

B.揶揄說:故意嘲弄“楊花榆莢”沒有紅紫美豔的花,一如人之無才華,寫不出有文采的篇章。

C.憐惜說:“楊花榆莢”也是花。雖無大紅大紫,亦有其可稱道之處。

D.哲理說:詩有寓意。韓愈為“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師,他欣賞“楊花榆莢”的勇氣,刻意在詩中描畫出一個“楊花榆莢”的形象,以鼓勵“無才思”者應有不甘落後,敢於創造的精神。“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爭鳴爭放,為“晚春”添色,豈不是詩人所鼓勵的麼?(一點2分)

五、《登幽州臺歌》

1、古人:賢明的君主(能禮賢下士的聖君);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

2、我登上幽州臺眺望遠方,思緒萬千,想到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看這茫茫宇宙,雖然無邊無際,但看不到一個能賞識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3、登樓遠眺,憑今弔古。懷才不遇,理想破滅,孤寂沉鬱。

4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

5、 “古人”指古代惜才愛才的賢明君主;“來者”是指詩人以後的賢明君主。

6、表現了詩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不能實現遠大政治理想的悲涼、壓抑感和孤獨感。

7、這首詩傳達出時間的綿長無盡,以及個人置身其中的孤獨感,喚起的是人類共有的那種在廣袤時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處且何去何從的茫然感。它在藝術表現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體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來打動人。

七年級下冊古詩鑑賞題參考答案(一至五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