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大內”,天子居所。歷史上,長安城先後建有三大宮殿群,簡稱“三大內”,即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

這“三大內”,因為大明宮遺址公園的興建,如今最有名的就是“大明宮”。興慶宮也不賴,雖然沒有建遺址公園,好歹還有個興慶公園提醒著人們。最默默無聞的莫過於太極宮了,既沒有明顯的遺址,名字更是徹底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抹去了。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太極宮是“三大內”中最年長的一位,也是唐帝國建立以來使用的第一座“正宮”,它的締造者不是李唐家族,而是前朝的隋帝國。太極宮建於隋初,約582年,主持修建者為宇文凱,原名大興宮。

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太極宮,因為是京都正宮,俗稱為“大內”。後來,因唐高宗修建了大明宮,才改稱為“西內”。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玄武門之變”就發生在太極宮

這座消失於歷史中的神秘“大內”,它所在的位置大約在今天西安中心城區西北區域,蓮湖區內,面積約1.9平方公里,地面上早已蓋滿了各類現代建築,就連考古專家也只能望而興嘆,無從下手。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太極宮並沒有完全從現代西安消失,而是以更加隱秘的方式潛藏了起來,只要留意探尋,便能找到它千年前的蹤跡。

蹤跡1:灑金橋雲居寺

從西安地鐵一號線灑金橋站B口出來,就到了蓮湖路上,往西行約20米,有一條岔路通向北邊的回坊入口,路中間有一座號稱“皇家寺院”的雲居寺,現在是女尼道場。我無意間逛雲居寺,才發現這裡竟然隱藏著隋唐太極宮(大興宮)的宮牆。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通往回坊路上的指示牌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簡單的大門

雲居寺又被稱為“西五臺”,仿終南山“南五臺”而建,始建於宋,原本自東往西建有五座高臺。這五座高臺建在哪裡?就建在太極宮(大興宮)南宮牆的殘牆之上,把原有的牆基包裹在高臺之內,綿延長達一里。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天王殿的側面,屋頂、房簷、牆面組合在一起超美

只是,經過戰火和文革破壞,現在五臺只剩下二臺和中臺。當日,我進去之後,只看到了一座臺,名為“靈應臺”,巍峨高聳,雕欄玉砌,比南五臺的“靈應臺”建得講究多了。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這就是靈應臺,在天王殿之後,靈應臺後是大雄寶殿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正面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雕欄玉砌

另外一臺可能在大雄寶殿後,只是大殿前標註“禪修重地,香客免入”,不便再去尋找。

蹤跡2:蓮湖公園

蓮湖公園位於蓮湖路上,在灑金橋的東邊。蓮湖公園為太極宮的正南門承天門所在地,明代秦王朱樉引水在這裡建王府花園,1916年被闢為蓮湖公園。而今,公園承天閣就修建在太極宮正南門承天門的遺址上。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蓮湖公園

蹤跡3:西安光學儀器廠和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校西校區

這兩個地方我沒有實地探訪,是根據百度百科提示,在網上找到一位網友的文章,他2011年時走訪了這兩個地方。

長安城“大內”宮牆尚存,逃離時光1400年,藏得很隱蔽!

2011網友拍圖,來源於新浪博客“求是”

西安光學儀器廠和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校西校區都位於自強西路附近,相距不足千米。2011年時,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校西校區城牆遺址尚存。西安光學儀器廠已經破產停業多年,廠區西南角一院落內有城牆遺址。現在是什麼情況就不知了,接下來,可能會去實地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