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洪水揭示了中國隱形世界的小型比特幣礦工

四川洪水揭示了中國隱形世界的小型比特幣礦工

一份關於中國四川省最近洪水的特別報道揭示了一個非凡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構成世界上最大的小型比特幣礦工的人們所經歷的復原力,不適,悲劇和迅速變化的經濟環境。

該報告最初由中國新聞資源Yiben Blockchain(一本區塊鏈)報道,該報道講述了李陽的故事,李陽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比特幣礦場的所有者,該礦場位於數百個類似規模的比特幣採礦業務的地區。

四川500萬比特幣礦用鑽機軍

由於在CCN之前的報道,在四川地區嚴重洪澇災害拿出了比特幣網絡的哈希率顯著量的,毀滅性的安置在臨時搭建的幾個“農場”,在山區大量的採礦設備之後。

據中國報道,四川山區擁有500多萬採礦設備。據估計,高達70%的比特幣網絡的哈希率來自中國,而在這一容量中,多達70%位於四川。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對大約25,000名居住在山區的孤獨,隱蔽生活的人們的生活進行了深入瞭解,周圍環繞著成千上萬的ASIC採礦設備。李陽是這些人中的一員,因為電力成本低而被隔離地區所吸引,這得益於瀾滄江流域附近的二十個水電站。

Li描述了一種沒有人類接觸的有點不同尋常的存在,只有鳥鳴和採礦設備的機械咆哮,只有微信和公司的遊戲。

他說:

“你知道我最怕什麼嗎?這是停電和寂寞。“

在高水位時,電費僅為0.08元/千瓦時 - 比中國全國平均水平低三倍。一些有進取心的人在這裡與投資者合作建立了採礦農場,投資者為設備成本做出貢獻以換取一部分收益。

然而,在六月,四川大部分“採礦軍”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因為洪水襲擊了該地區,摧毀了成千上萬的採礦設備,並派遣了數千名比特幣礦工進行前所未有的生存鬥爭。

洪水造成人民幣1000萬元(約150萬美元)的設備和收入損失。據他介紹,一些有進取心的雲計算公司看到了在洪水氾濫後廉價建設基礎設施的機會。在洪水過後,他們湧向四川山區,以每單位50元(約合7.40美元)的價格購買廢鋼採礦設備。

礦山鑽井平臺損失估計為20,000,經濟損失總計1億元人民幣(約1500萬美元)。

生存鬥爭

四川洪水揭示了中國隱形世界的小型比特幣礦工

樂山大佛像| 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

根據該報告,即使在洪水之前,這種採礦模式還處於最後階段,受到採礦“鯨魚”進入該行業,破損利潤和過剩計算能力的威脅,導致小時段的塊獎勵減少採礦農場經營者。大型企業也在推出自己的託管機器採礦服務,小型企業無法與之競爭。

洪水為搬遷提供了額外的動力,許多礦工決定將他們的業務從四川轉移到仙江,以尋求更好的經營環境。

此舉被描述為“歷史上最大的計算能力遷移”。

根據Li的說法,像他這樣的小規模礦工的最後可用空間正被帶走,他準備撤回投資者的資金並退出比特幣採礦業。用他的話說:

“這真的不可能。每個月,託管人都會提前向礦主支付每月500元的電費,礦主將收取電費。“

最後,該報告得出結論,比特幣採礦正在成為一種日益集中化和企業主導的活動。雖然宣佈結束四川25,000人的採礦軍隊可能還為時過早,但似乎比特幣採礦的未來不像李一樣為礦工提供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