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真稀罕,養鵝看家院,不妨小偷防爹娘,下場天在看

這個關於白鵝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蜀南大巴山下一個叫曾家灣的小村莊。

稀罕真稀罕,養鵝看家院,不妨小偷防爹孃,下場天在看

曾家灣,顧名思義,村裡大都是曾姓人家,有一戶姓吳的外姓,是灣西頭曾七爺的女兒曾貴芝招回來的上門女婿。

灣裡人都說曾貴芝命好,家裡有四個哥哥,她排行老么,從小就被父母兄長寵溺,長大了母親曾七娘因捨不得女兒遠嫁吃苦,千挑萬選,選中了吳華明做女婿。吳華明不僅是一名孤兒,還是一個有“鐵飯碗”的鐵道部工人,天性老實木訥,十分願意入贅曾家。這下曾貴芝真的是攀上了高枝,成為光榮的工人家屬。

曾貴芝好運不斷,婚後三年接連生了兩個大胖兒子,讓吳華明高興得合不攏嘴,不但把每月的工資全部上交給曾貴芝,每次回家探親,還大包小包地買回水果、餅乾等農村人看也沒有看過的稀罕食品,惹來無數眼紅的目光。

在那個家家都是鹹酸菜下紅薯湯的歲月裡,獨有曾貴芝家,能經常飄出肉香味,她家也是灣裡唯一能喂得起雞和鵝的富貴人家。

曾貴芝剛把白鵝買回來的時候,灣裡人都來看稀奇,當時大家好不容易喂只雞也是為了賣雞蛋換零錢,誰養得起這費糧食的大鵝?然而曾貴芝頭一仰,志得意滿地說:“他爹說男孩子吃了鵝蛋才長得高大,為了兒子費點錢值得。”

灣裡人開始以為曾貴芝養鵝真的只是為了吃鵝蛋,後來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她把白鵝關押在院子裡飼養,無論誰想到她家去,剛一走進院門,白鵝就會嘎嘎大叫,伸著長長的脖子,氣勢洶洶的用扁闊堅硬的黃喙朝來人直戳,一旦被戳中,自然十分疼痛,膽小的還會被嚇得哇哇大叫。

事情傳開後,灣裡人都不敢到吳家去串門,有事找曾貴芝只能在院門口喊她。因為這白鵝的兇猛,連曾七爺和曾七娘也是望而卻步,輕易不敢上門。

在看到曾七娘經常是興沖沖去吳家探望外孫,卻屢屢被白鵝攔路,曾貴芝在家裡卻故意不露面的情形後,灣裡人這時方恍然明白,曾貴芝買白鵝的真正原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餵狗是她的精明之處,畢竟狗不咬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她養鵝的目的就是要圖個門前清淨,阻止任何人包括她的父母上門,打攪她錦衣玉食的生活。

稀罕真稀罕,養鵝看家院,不妨小偷防爹孃,下場天在看

對於曾貴芝如此大逆不道的不孝之舉,灣裡人皆搖頭嘆息,可憐曾七娘到這個時候還一味袒護女兒,在人前為曾貴芝分辨,說女婿每次回家帶回來的東西女兒都會給自己一份。灣裡人心知肚明,給是給了,一個蘋果,幾粒糖果也算是給了,給打發叫花子一樣。就不知道曾貴芝每餐大魚大肉獨自享用的時候,想沒想過她父親正臥病在床,急需要營養補充,她難道真的以為有白鵝示警,關起門來就只有天知地知,大家都不知道嗎?

“稀罕真稀罕,白鵝看家院。六親皆不認,下場天在看。”曾貴芝養白鵝在當時的確大出風頭,灣裡人連順口溜都編了出來,經小孩子傳唱後,四鄉八野皆知。

曾貴芝養鵝一直養了好多年,期間她家建起了全灣第一棟石木樓房,買了全灣第一個電風扇,第一臺電視機,仰仗她家忠心耿耿的一群護家白鵝,連她父母也不能沾半點光,享受一下吹著涼風看電視的“舒坦”日子。

曾七爺和曾七娘去世那年,曾貴芝把鵝賣的賣,殺的殺,一下子清理乾淨了,逢人就說:兒子大了,要說媳婦,這鵝擋著媒人上門,實在留不得。

曾貴芝的兩個兒子結婚後,各自分家單過。不久,吳華明因為患上肝癌,提前退休回家,很快就撒手人寰。

自此曾貴芝一個人住在石木樓房裡,倍感孤獨寂寞,便提出到兩個兒子家輪流居住。但是兩個兒子互相推諉,都不同意接納母親,更絕的是,兩個媳婦不約而同都買了白鵝回來喂,餵鵝的方法與曾貴芝如出一轍,實在是得了婆婆的真傳。

曾貴芝晚年後疾病纏身,又得不到兒孫的關愛,生活苦不堪言,未到七十歲就去世了。

稀罕真稀罕,養鵝看家院,不妨小偷防爹孃,下場天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