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名單發布:京東繼續領先巨頭阿里騰訊!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名單發佈:京東繼續領先巨頭阿里騰訊!

7月19日晚,《財富》雜誌發佈了新的世界500強名單。與上年相比,今年上市的500家公司的營業總收入近30萬億美元,同比增長8.3%;利潤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8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3%;銷售收益率達到6.3%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0.9%,均超過去年。這些全球最大公司的經營狀況正在顯著改善。

代表中國的三家公司Internet 京東(JD.com)、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 HOLDING)、騰訊(TENCENT HOLDINGS)繼續在今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取得勝利。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實體經濟,而且突出了每個家庭的全球野心。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名單發佈:京東繼續領先巨頭阿里騰訊!

在中國互聯網圈子中,唯一的BAT馬是領導者。但是,為什麼京東遠遠領先於兩個巨頭阿里、騰訊?

這是從《財富》雜誌500強排行榜的排名規則開始的。我們通常所指的前500名的訂單根據公司的總收入排名。 2017年,騰訊的收入為351.79億美元,阿里巴巴為377.7億美元,而京東則高達593.65億美元。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名單發佈:京東繼續領先巨頭阿里騰訊!

但是,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中,京東的市場份額在阿里之後,市場價值也是幾倍不同。為什麼京東的收入高於阿里?

關鍵點在於,雖然電子商務相同,但阿里和京東的商業模式存在差異,導致兩者收入構成不同。在主營業務電子商務領域,京東從自營B2C業務開始,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自營B2C +平臺模式的電子商務,平臺上產生的交易流量可以記錄在收益中。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名單發佈:京東繼續領先巨頭阿里騰訊!

此外,在京東的非自營電子商務業務中,作為第三方服務平臺,廣告、交易佣金和技術服務費也支持收入。作為純粹的平臺式電子商務,阿里幾乎沒有自營業務,因此其電子商務部門的收入來源均為、佣金和作為第三方服務平臺等獲得的技術服務費。自來水是已結算商家的收入與平臺無關。

因此,京東的自營業務佔很大比例,因此其總收入可能遠遠超過阿里。根據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非GAAP),京東集團於2016年首次出現轉機,這是京東的里程碑。

2017年,京東不僅實現全年盈利,而且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93.65億美元,遠高於阿里和騰訊。我們可以看到,京東在數量上的優勢逐漸演變為盈利的優勢,這也符合市場經濟下公司的增長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