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荔枝病 您聽說過嗎?

健康科普堂|荔枝病 您聽說過嗎?

荔枝甘鮮味美,“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些讚美荔枝的詩句耳熟能詳。楊朔的散文《荔枝蜜》更是令荔枝與勤勞奉獻聯繫起來。清代名醫王孟英評價荔枝“果中美品,鮮者尤佳”,不過您知道嗎,吃多了荔枝也會產生不良反應,這是怎麼回事呢?聽聽瀋陽市健康教育中心科普室主任李涵博士來給您做個科普。

一、吃太多荔枝竟會得 “荔枝病”?

荔枝病指某些人進食大量鮮荔枝後,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慌、口渴、飢餓感等症狀,重者可有四肢厥冷、脈搏細數、血壓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症狀。因為是食用荔枝導致的,因此被稱作“荔枝病”,以兒童為多見,飢餓時食用更甚。這實際上是低血糖的症狀。

健康科普堂|荔枝病 您聽說過嗎?

二、高糖水果為何引發低血糖?

每100克新鮮荔枝可食部中約含有16.6克碳水化合物,那麼既然含有較高的糖份,大量食用荔枝之後為何會引發低血糖呢?

荔枝中雖然含有大量糖分,但是以果糖為主,而果糖需要轉變成葡萄糖之後才能被機體所利用,這個過程需要經過肝臟的轉化酶處理。進食荔枝之後,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從而降低血糖。當大量的胰島素被刺激分泌出來之後,而果糖轉變成葡萄糖的速度跟不上時,就會導致血糖(血中葡萄糖濃度)明顯降低,出現低血糖。這也是為什麼空腹或飢餓時大量吃荔枝更容易發生低血糖,出現上述荔枝病的原因。

健康科普堂|荔枝病 您聽說過嗎?

當然,僅有少數人吃荔枝會產生低血糖反應,這些人對血糖的調節功能差,肝臟轉化酶儲備少,因此對葡萄糖濃度抑制作用出現早,持續時間長,回升緩慢,導致大量果糖攝入時引發的嚴重低血糖。

三、發生“荔枝病”怎麼辦?

對於病情較輕的人,可以通過喝一點糖水,或吃幾塊水果糖,甚至喝些雪碧,來緩解低血糖的症狀。如果病情較重,需要及時到醫院,通過靜脈輸液、口服葡萄糖等方式治療。

四、荔枝每天吃多少為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水果200-350克,荔枝又屬於高糖水果,因此每天攝入以十個左右為宜。

健康科普堂|荔枝病 您聽說過嗎?

五、這些人不宜多食荔枝。

兒童:兒童肝糖原本身儲備就不足,大量進食荔枝後就容易發生低血糖症。另外,給小孩吃荔枝更應該注意的是,吃整顆荔枝可能會有窒息的風險。

低血糖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患者本身血糖較低,再大量食用荔枝,更易發生低血糖症。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就不宜多食含糖量高的食物。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禁止食用荔枝。

開車的人:這是由於荔枝在長途運輸的過程中,一般是密閉低溫保存的,其中的糖容易發酵產生乙醇,而這樣的乙醇一般不被身體吸收僅停留在口腔中,在測試呼出氣體時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本期專家

李涵,瀋陽市健康教育中心科普室主任,醫學博士,副主任中醫師,執業中藥師。瀋陽市健康教育專家講師團成員。

健康科普堂|荔枝病 您聽說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