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前言:

時至今日

易學在中國都處於挺尷尬的地位

有涉獵研究的人自然是非常的推崇

不瞭解的人多會嗤之以鼻罵一句:迷信

更有好事者可能會來一句:喲~小子,看不出來還喜歡玄學

那麼,用易經來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下文子曰將從科學維度來和你一同探究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要講《易經》,就不得不來先講講現在的熱門科學理論:量子力學理論

量子的概念,是1900年由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普朗克博士首先提出的,到今天已經110多年了。

在這一百多年裡,經過玻爾、德布羅意、玻恩、海森堡、薛定諤、愛因斯坦等等,許多物理學大師的開拓和創新,已經初步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量子力學理論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物理學界全明星陣容)

1918年,普朗克博士因為量子學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感嘆道:

“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只不過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

有形無形皆是不斷振動的能量,兩者的分別在於振動頻率不同,因而產生不同意識或形式的不同物質。

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如人的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體等等。”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一般人也許不會看出什麼,但是道教徒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關鍵!這不是和道家“”的理論有極大的相似性嗎?

道家認為:生死之道,重“炁、體”,“炁”生萬物,“體”包萬物。“炁”為體之本,“體”為炁之寓。無“炁”不成體,無“體”炁不存。“炁、體”,即性命、即內外、即陰陽……

量子與有形物質,空和相,炁和體……這契合度,實在太高了!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自古以來的聖賢都在思考宇宙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從幾千年前,周文王、老子就開始了,但是因為現代人認為古人眼界有限,科技不夠發達,所以他們的理論被認為是玄學、神秘學。

但是,大家慢慢的就發現,經歷了幾千年的兜兜轉轉,到了近現代之後,物理學所揭露的世界真相,竟然越來越和古代的神秘科學相契合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是中國古代神秘文化的源頭。一部《易經》被研究了數千年,被揭開的面紗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而從《易經》中衍生的各種文化,如醫學、命理學、卜筮學,在如今卻被很多人誤認為是封建迷信。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人們為什麼說易學是封建迷信呢?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其實,這都是因為文化斷層造成的。

從五四運動開始,德先生和賽先生打倒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到了文化革命這十幾年裡,牛鬼蛇神破四舊,更是將所有的這些傳承都被掀翻在地。所以,六十年代之後出生的人認定易學是封建迷信。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實際上,易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科學!

易經預測其實和尖端物理學沒什麼區別,都是在研究時間空間關係的轉化跟人類的關係,以及能量場的變化及影響。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要說子曰你不是認真的吧?吹牛也不是這麼吹的!

測個命都能吹成時間空間關係跟人類的關係,還什麼能量場的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可把你厲害壞了!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大家稍安勿躁,且聽子曰一一道來: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易經預測的原理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其實八卦最初產生的時候,古人只是從陰陽的變化中看到了這個世界裡的生命與物質構成的多樣性和變化的複雜性

這個時候的八卦還並不具有預測功能

古人發現,一個人在天地間的不同地方,他接受不同的光照或者是溫差的影響,或者季節的影響,他的生命狀態會有不同的表現。比如說冷的時候你就必須加衣服,熱的時候你就只能減衣服。

這些都屬於天地間陰陽關係中的狀態和結果。你不能違逆它,天地就是這麼一個法則,如果你違逆它,你就要受凍,你就要挨曬,你就吃不上飯,你的收穫就沒有結果。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古人從這樣一種樸素的認識裡,看到了天地對人的影響。

天地對人影響的本質是溫差的影響,溫差的本質是太陽,太陽昇起來的時候那就暖,降下來的時候它就冷。

這個時候古人就開始做一件事情:

即他們把天地看成一個整體的大的空間場,他們想描述出來,一個生命在這個空間場的不同方位的狀態。

比如說我如果是在東、在西、在南、在北,我能夠把它用語言表述出來,於是就把天地用座標系給它構建成了這麼一個大的網,與現代時鐘原理相似的日晷計時就產生了!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天,古人用10個天干,來把天空的位置給它做區分,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每個方位用兩個天干來代表。

地,古人用12個地支,來把大地的位置給它做區分,對應著天,也是五個方位,但劃分得更細一些,除了東南西北中之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分別用不同的地支來代表。

古人用天干地支給天地做了這樣的方位劃分之後,那就和現在的經緯度很相似了,只是表述方式上的不同而已。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我們今天要確定一個人在什麼具體的位置,就可以用東、西經多少度,南、北緯多少度來定位。

古人最初把天地作為一個大的空間場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做這件事情。

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古人始終記得陰陽這個影響生命和世界的因素,就設法給具體方位裡的生命和物質,用陰陽的能量狀態來進行描述。

當古人把五行概念加入他們所構織的天地這個大網中之後,這個大網已經區別於我們今天的東經北緯網絡的概念了。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因為它已經用五種物質(本質上也是五種能量),把這個大網給做了描述和界定。

古人認為,人在天地間的任何一個位置,也可以用五種能量的狀態來做描述。他們目前所編織的這樣一張帶能量標識的天地方位的大網,還只是一個三維空間裡的狀態。

但我們知道,這個地球的生命是生活在四維空間狀態的。也就是除了我們所在的天地間的具體位置之外,還有時間在影響著我們的生命和行為。

時間是構成我們這個世界第四維的一種狀態。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古人就開始著手把時間這一維度也加入他所編織的天地大網之中。可是時間加入的話,就會遇到一個問題:

即:這個大網中的一切已經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物質給格式化了,如果時間加進來不帶有五行能量的話,就無法參與對這個大網中的物質和生命狀態進行描摹。

於是古人就尋找時間的能量特性,給時間加入五行的能量。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因為古人發現:

一天之內,

早晨,太陽昇起的時候,象木的屬性,古人就用五行中的木,來描述早晨;

中午,太陽昇起來,很熱,古人就用五行中的火來描述;

黃昏,太陽落山的時候,肅殺、蕭條,古人就用五行中的金來描述;

夜晚,冷,古人就用五行中的水來描述。

這個金木水火之間交替,它有一個盛和衰的過程,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古人就用五行中的土來描述。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時間不僅僅是由一天構成的,也是由四季構成的。

四季輪轉就是完整的一年,所以古人也設法把一年的不同時段,用五行的物質來代表。

古人發現四季的屬性分別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有相似之處。

春天有木的屬性,春機盎然,生命復甦,所以春天就用木來描述;

夏天熱,赤日炎炎,那就用火來描述;

秋天,開始肅殺、蕭條了,很像日落黃昏那樣一種淒涼的感覺,就用金來描述;冬天很顯然就是冷了,那就用水來描述。

春夏秋冬在交替變化過程中,前一個屬性已經開始消失,後一個屬性還沒有完成形成的時候,就用土來描述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給時間加入五行概念後,又出現了一個問題:

一個人的生命狀態,隨著時間和環境發生變化,他是可以產生變化的。

那麼這種變化能不能用人所在方位中的五行能量,和人生命進程中所遇到的時間的五行能量度量出來呢?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比如現在在一個很大的房間裡,你中間放了很大的一塊冰。如果這個房間溫度一直保持零度以下,這個冰是不化的,始終就是一塊冰。

接下來假如我們圍繞這塊冰設置了一個環形的軌道,在這上面架了一臺軌道車,這個車上放了一盞非常熾熱的燈。那麼這個燈在它的位置上對著這塊冰照射的時候,被照射部位的冰塊就會就開始融化。

當這個屋子裡的溫度整體受熾熱的燈光影響的時候,這塊冰的整體也開始溶解。很顯然,燈光的能量對這個冰是有影響的,且對於一個靜態的冰的物質影響是決定性的。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這種情況我們如果把它換一個角度來看,人在天地間就象這塊冰一樣,太陽的不斷運行,不斷變換位置的時候,其實就是對這個生命的光照的不同,能量的不同,

必然會給這個生命帶來種種不同的影響。

這個冰在屋子裡被灼烤的過程中,它的融化的速度或者是改變的情況,我們可不可以用一種方法計算出來呢?完全可以。

因為我們知道這個光照的溫度,知道軌道車的運行速度,就可以計算出冰塊的融解狀態。

所有用陰陽變化進行預測的方式,本質上都是易經預測。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在陰陽關係的演變過程中,預測的手段有非常多的種類,八卦預測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還有對人的命運的預測如八字預測、奇門遁甲、紫微斗數、皇極經世等等。

易經預測所做的,就是把世間的能量對生命的影響,用一種方法給它度量出來,本質上和一塊冰被光照產生變化,你想計算出它的改變的狀態,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易經預測的大的背景和基本的原理。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易經預測與科學推理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解釋了易經預測的原理後,我們再前文說提到的“易經預測其實和尖端物理學沒什麼區別”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易經預測研究的第一要義就是四柱八字,這四柱八字其實就是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和具體的時辰,轉化成天干地支紀年,這就是時間!

然後通過這時間來預測你生活大環境中的陰陽五行變化,這就是空間!

再通過大環境中的陰陽五行來推算你這個人的命運軌跡、身體健康、事業發展、婚姻財運……

這不就是時空變化和人類的關係麼?

如果人體是一個小宇宙的話,那人體內的各種粒子,就相當於宇宙當中大大小小的星球啊,那粒子上面會不會有生命呢?肯定有!

各種細菌、微生物、寄生蟲……這些都是人體宇宙中的生命體。

易經預測,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

其實我們的肉眼真的很侷限,讓我們看到表象、假象,就是看不到真相。所以,其實科學的終極和宗教的終極,實際是一樣的——都是哲學

而恰巧,《易經》就是一部偉大的哲學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