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elegraph是如何將原生廣告和品牌指標聯繫起來?

The Telegraph是如何将原生广告和品牌指标联系起来?

The Telegraph是如何将原生广告和品牌指标联系起来?

作者 | Lucinda Southern

編譯 | Kristen

The Telegraph和很多出版商一樣,都在想辦法驗證原生廣告campaigns的效果。

通過研究近五年的branded content campaign,和廣告活動前後大量的數據分析,The Telegraph發現品牌的廣告內容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提升消費者對品牌意識、考慮與購買傾向三項指標中的一個。

根據廣告活動後的數據,出版商發現三項指標中任何一項上升都會推動銷量的增長。例如,出版商可以設定一個基準,十幾篇旅遊類文章應該增加消費者購買航空類品牌的比例。如果廣告活動後發現,這些內容沒有到達預期標準的話,廣告主可以根據市場反饋的比例更好的瞭解出版商的媒體價值,而不是交更多的廣告費,畢竟多餘的這部分都包含在服務費用中。

自從去年七月份採用這種標準以來,The Telegraph平臺上80%的廣告活動都能達到設定的標準。出版商反饋,為廣告主保證銷量的方法非常有效,廣告主投向平臺的廣告預算和廣告時間都在上升。

The Telegraph戰略總監Emma Elford表示,我們做了巨大的改變:在推廣平臺的階段為廣告主保證銷量,同時可以為廣告活動提供銷量信息。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審問簡報,這讓我們挑戰了客戶簡報(譯者注:一種簡短扼要的關於客戶基本資料的文體格式)。

對於Telegraph這個網絡安全品牌而言,最初的客戶簡報是為了吸引那些單純關注商業的客戶。但通過廣告活動前的調查,The Telegraph的數據團隊發現消費者並不認識產品的公司。Telegraph建議,為了加強受眾對品牌的關注度,應該加大廣告時間、提升廣告預算、更精準的定位消費者。

Elford表示,雖然大型廣告預算有的時候需要四個月的時間來商討更好的細節,過去一年的時間裡,The Telegraph同品牌和代理機構合作廣告活動而不是直接與受眾。

在向廣告主保證銷量之前,The Telegraph平臺上的廣告活動和老客戶的比例是一直持平的,也許是因為出版商通過和第三方測量公司合作為廣告主提供一些廣告活動後的分析。

Essence的廣告內容與創新VP表示,當廣告足夠出色時,出版商是很樂意保證銷量的,The Telegraph是好意的,如果品牌對標準較為敏感,什麼時候才能知道這是一個出色的廣告?我們應該拒絕品牌內容商品化,拒絕一個高價展示的廣告位。

根據品牌內容平臺Polar的調查,出版商品牌內容收益平均每年增加40%,品牌內容領域的競爭也在增加,在英國Vice、Hearst和Bloomberg都在對外誇讚自己的品牌內容是多麼有效,實際情況是出版商為在多個測量供應商中探索、管理並證實資源有效而頭疼。代理機構紅利的減少,他們同出版商保持距離,為保持效率將合作出版商的數量從三個減到一個。

Elford表示,讓人們重視媒介指標是有一定難度的,五年前就這樣,很多廣告主更看重unique views和two-second views。

The Telegraph是如何将原生广告和品牌指标联系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