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敗訴巨額處罰被撤銷,阿里巴巴150億元入股分衆傳媒

證監會敗訴鉅額處罰被撤銷,阿里巴巴150億元入股分眾傳媒

證監會敗訴鉅額處罰被撤銷

7月17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宣判蘇嘉鴻就中國證監會對其所作行政處罰和行政複議決定的上訴案,以事實不清、程序違法為由終審判決,撤銷被訴行政處罰決定和行政複議決定,一併撤銷此前駁回蘇嘉鴻訴訟請求的一審判決。

2016年,證監會認定蘇嘉鴻違反證券法、構成內幕交易行為,對其做出罰沒1.3億元的行政處罰。而北京高院的宣判意味著,2016年證監會的所有處罰全部撤銷。(中金網)

|點評|具體來看,證監會因調查證據不足,導致推定的內部交易事實不清以及行政處罰程序違法兩點,被北京高院判決處罰無效。而真正關鍵的其實是前者。

目前,內幕交易如何認定是公認的難題,因為股市上的交易數據太多了。作為監管者,即使有技術輔助,證監會在實際甄別時想找出真正的違法者也不容易。而把數據的關聯性當作證據,更是難上加難。本案即是如此,法院最後認定蘇嘉鴻內幕交易的基礎事實沒有達到“高度吻合”的證明標準。

證監會敗訴鉅額處罰被撤銷,阿里巴巴150億元入股分眾傳媒

阿里巴巴150億元入股分眾傳媒

7月18日,分眾傳媒發佈公告,阿里巴巴集團及其關聯方將以約150億元人民幣戰略入股分眾傳媒,阿里及其關聯方將持有分眾傳媒10.3%股份。雙方將共同探索新零售大趨勢下數字營銷的模式創新。

公開消息顯示,分眾傳媒是全球最大的城市生活圈媒體,中國最具品牌引爆力的廣告傳播平臺,目前覆蓋逾300個城市的2億城市中產。(新浪科技)

|點評|阿里又出手了。作為中國廣告傳媒第一股,此前分眾傳媒已經和阿里有所合作,不過當時只針對線上零售。隨著阿里入股,顯然雙方的合作要更進一層。在優勢互補方面,阿里可以給分眾提供更好的雲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而分眾則將更全面的用戶信息反饋給阿里。

阿里這步棋看著是為新零售提供數字營銷支持,背後還是為了探索大數據、雲計算與廣告營銷的結合,今後智能營銷可能會成為一大主流。

證監會敗訴鉅額處罰被撤銷,阿里巴巴150億元入股分眾傳媒

谷歌因壟斷被歐盟再罰43億歐元

7月18日,據知情人士稱,歐盟準備就Android系統壟斷案對谷歌公司罰款43億歐元(約合50億美元),創下歐盟史上反壟斷罰款紀錄。

據悉,歐盟的這一罰款超過了去年對谷歌購物搜索服務實施的罰款。歐盟在調查後發現,谷歌在其搜索結果中偏袒自家的購物服務,開出24億歐元罰單,在當時創下紀錄。(鳳凰科技)

|點評|這兩年來,美國科技巨頭在歐盟國家的日子可都不太好過,蘋果、亞馬遜、Facebook以及谷歌都因各種原因被重罰過。而谷歌則接連兩次因為壟斷被罰,數額一次比一次大。並且,從長遠來看,歐盟的做法將迫使谷歌改變其在歐盟的商業模式。

不過,即使面臨鉅額罰單,谷歌也不會放棄歐洲市場,而且巨頭的壟斷現象也很難因為歐盟的處罰而不復存在。

證監會敗訴鉅額處罰被撤銷,阿里巴巴150億元入股分眾傳媒

民生證券強烈推薦保千里被警示

7月17日,證監會北京監管局發佈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就民生證券發佈“保千里”相關研究報告的問題出具警示函。

據悉,在保千里被立案調查後,民生證券發佈11篇評級為強烈推薦的研報,未對立案調查情況進行風險提示。研報評級、風險提示審慎性不足;此外,在民生證券的推薦簡評中,相關判斷理由不充分、結論不審慎。(澎湃新聞)

|點評|今年2月初,保千里以連續30個跌停,刷新A股史上最長連續跌停紀錄的姿態出現在眾人視線裡。而細數民生證券對保千里的評級研報,從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至少有16份,要知道,早在2016年12月,保千里就因涉嫌違規披露被證監會調查。

機構研報捧臭腳的事情不新鮮,但在被調查,甚至停牌期間依然推薦,這麼沒節操的還真是罕見。並且,研報發佈後,保千里的股票確實出現了異常波動,這樣的事情不好好查查,以後如何讓投資者相信機構的研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