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有錢不存銀行不理財,而是只買房子,說只有房子是升值的,對此你怎麼看?

靜靜131504141


有錢就買房,10年前、5年前都是比較不錯的投資選擇,哪怕是去年買也可以,如果今年還是這樣操作的話,可能並不明智!

投資買房,過去10年是最好的選擇

前幾篇我們分析過,過去10年國內的平均實際通貨膨脹率為:7.26%,而三年定期存款央行基準利率是2.75%,即便是理財產品收益也就在5%左右,很難跑贏通脹,我們的錢時刻處於貶值當中。而房產投資,每年平均收益可達20%以上,甚至更高,跑贏通脹肯定沒有問題,資金翻幾倍也不是沒有可能。

房價未來不一定下跌,但也漲不到哪去

自今年初始,房住不炒的概念已經被多次提及,商業銀行收緊了開發貸的申請標準,住房貸款的利率也隨之提高,全國住房信息聯網,開證房產稅,都進一步說明了國家控制房價的決心。雖然部分城市的房價還依舊處於上升通道當中,但漲幅已經少了很多;甚至於部分城市房價已經開始下跌。前段時間不是有,北京燕郊地區房價腰斬,買房人要求開發商退房的新聞報告!

顯而易見,未來買房,不再是最佳的投資選擇,甚至會有可能成為接盤俠。有多套房產的,我個人建議,能變現儘快變現吧,錢到自己手裡才算增值,指望買房一夜暴富的夢,該醒醒了!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操盤手信一


二十年前,我表叔55歲,勤儉節約在當地農村信用社存了5萬6千多元錢。心裡感覺是多麼的自豪,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那年農曆八月十四的晚上,兒子和兒媳因回孃家的事發生了爭吵,兒媳一氣之下,喝農藥甲安磷自殺。兒子精神崩潰,再也不做任何事情,時不時的傻笑,孫子當年十歲。

養孫子的重任,自然落在了他的身上,為了孫子讀書,娶老婆。這筆錢一直都不敢取出用,要麼急用的時候也只取一少部分,撈到錢後又補上。

按二十年前的房價,他可以在縣城全額買一百平方的房子。2008年,縣城房價已漲到1200多元一平方,他的錢可以做首付,然後每月按時還款,因孫子只有二十歲,他也沒有買房。二年之後,孫子職業學院畢業,房價每平方漲了整整一千。由於孫子缺少母愛,叛逆不聽話,自己有67歲了,買房的事就不敢想了,孫子現已做上門女婿。今年,表叔已經75歲,手中依然有5萬多元的存款,縣城房價最低3700,買房的事更不敢想。

你同事買房的事,現在不好說,因為中國人口的老齡化,房子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少。朋友自己住的是需要,保值增值,與市場無任何關係。但現已有三套,市場上空房子好多,只有賣一套或者兩套,錢到手了才算增值。要不然也只是看著臘肉吃白飯,房子位置不好出租都不容易。

房子,熱門話題。現已迴歸理性,發財夢,也該醒醒。


手機用戶好大一顆樹


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說明你買的房子很划算。

2017年,小縣城的房價令人震撼。許多小縣城的售樓部也都傻眼了,認為著簡直是買彩票中大獎了。據一些網友說,他們所在的小縣城房價簡直是翻倍的節奏,春天看的時候還是4000,冬天的時候已經是五位數了。所以,許多人紛紛準備著跑到小縣城來買房子。

對於這一點,我並不是非常支持。特別是在剛剛到來的2018年,實際上小縣城的房價仍然存在著很多變數,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說其中的三個關鍵要素。

第一,經濟產業。

許多小縣城的發展定位其實並不是主推經濟產業,而是打造養老基地以及休閒旅遊。但實事求是說,旅遊城市的格局早就已經註定了,現在許多小縣城就是很幼稚,拿著真金白銀去投資搞什麼旅遊古鎮,結果不倫不類,一年到頭都沒有什麼遊客來旅遊。所以,我的建議就是,我們一定要好好看一下小縣城的經濟產業,如果有前途,則大膽購買。如果沒有前途,那還是再等等吧!

第二,外來人口。

這麼多年,大家應該對房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了,那就是外來人口的規模和速度決定了房價的增幅。但今天我要說一個新的觀點,那就是外來人口的質量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是一些西北的小縣城,的確這幾年湧入了很多外來人口,但都是周圍農村的進城務工人員,把整個縣城搞得烏煙瘴氣,治安混亂。而精明的投資客怎麼可能來買房子呢?

第三,教育資源。

許多人都知道,現在教育資源是稀缺的。尤其是良好的基礎教育,都存在著巨大的需求矛盾。但現在的問題是,小縣城在整體教育水平上遠遠不如大城市。可是別忘了,大城市的中小學也只有那麼幾所堪稱優質。而那些致力於發展基礎教育的小縣城,我表示非常看好。

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有點漫長,畢竟教育是一項長期投資。但是呢,我覺得,投資房產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的事情,如果只是為了賺個差價就跑掉,那都是過去十年的玩法,現在都是在做價值投資了,大家覺得呢?再說房產稅、個人所得稅、遺產稅。。。。都要考慮進去


卡盟v金融


截止當前,應該說你同事還是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的。相信不解釋大家也很清楚。

一、過去的十幾年,房子是最好的理財手段

窮也好,富也好,誰佔有房子誰就牢牢掌握主動權。一二線城市一套房子就是一個階層,其價值多少人辛辛苦苦一輩子都掙不了。即使在三四城市也是一樣,房子就是巨大財富,可惜大部分人都沒有你同事看的清楚。包括我自己,過去的十幾年期間,嘗試了太多的理財方式,先是基金定投,後是進入股市,穿插買一些保險、銀行理財產品等等,到現在我也只能是呵呵了。

應該說,過去的十幾年,只要是投資房地產相關行業,都能穩賺不賠。但所有的事物都不是恆定不變,經濟領域尤其如此,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經濟增長點。

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長階段劃分

我們回過頭來看,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改革開放起,應該說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下海經商階段,俗稱擺個小攤幹過縣官,大批人員下海經商,只要你肯出力,做正經生意,基本上都發了,這個階段可持續到2000年左右;

第二個階段自2000年起,大家都清楚,就是與房地產有關行業都發了。甚至實體企業幹了十幾年,最後一看賺得還不如當初買的幾套房子。所以現在,企業融資難都開始賣房產,基本上在億元以上。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我認為當前經濟應該轉入第三個階段,幹什麼掙錢?馬雲等大佬都已經做了很好的說明,我相信房子作為保值的手段在一定時期內不會變,但上漲空間不大,應迴歸理性。

三、結論

也就是說,今後再把買房作為投資手段,不是最優選擇,甚至要冒當接盤手的風險。儘管現在大部分城市依然在上漲,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沿著一二線城市的足跡在大幅上漲,如今年炒的比較兇的丹東地區。但我認為沒必要好處撈盡見好就收吧。

個人觀點,不一定準確。


旋河之成長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投資方式。題主同事所選擇的投資方式也是一種選擇性。當然如果他能夠負擔得起房子的投資,說明其實資產是比較穩定且規模較大的,我想你不必為他擔心。

至於是否只有房子升值,我是認為是有些絕對的說法。但是房子在目前的情況下將是持續的升值趨勢,這一點我仍認同。雖然每年我們都會聽到說明年房價一定會大跌,但是目前而言卻一直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也就是說明,如果有一天房價暴跌,只能說明有嚴重的經濟動盪,到時恐怕不只是房子,而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將受到影響。

而且買房對自己也是一層保障,無論是自住還是租售,還是賺取倒賣的差價,總之都還是賺的。而且如果你購買的房子遇上拆遷,拆遷費與購房費之間的差價也是非常可觀的。如果要進行房子的投資,那麼首先要考慮的當然是城市和地段。如果現在在北京買一套房用於投資,當然是非常了不起的行為,並且如果沒有遇到意外還是升值的。但並不是說不可能遇上金融危機這樣的巨大風暴,如果不幸遇上了,一線的城市首當其衝的會收到強烈的衝擊。如果你在二三線城市選擇房子,也要關注未來城區的規劃,比如一個荒地上要建一個小區,目前看起來很荒涼,但是其實已經在未來做好了規劃,甚至是城區功能中心的轉移,那麼升值的空間也不會比一線城市小。


變革家


感謝邀請!以下回答前提是:你同事買的房是在一二線城市。

首先,我非常認同你同事的做法!對於絕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至少未來十年內,房子依然是最佳投資、保值、增值的資產,沒有之一!

為何這樣講?我們可以從如下四點分析:

其一、通脹猛如虎!貨幣貶值趨勢是不可逆的,也是刺激經濟繁榮所必須的,十年後,一碗拉麵100塊,可能性非常大。

其二、經濟結構轉型之前、尤其是當下,房地產佔GDP比重是其他行業不可替代的。從這一點講,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怎麼允許房價跌?一旦下跌過多,又會增加m2的供應量,將進入新一輪的上漲週期。

其三、有人可能會說,可以買黃金。自從國際貨幣與黃金脫離關係之後,繼續把黃金作為投資品是極其不明智的,保值都難說,何談增值?

其四、股票、期貨、股權投資、信託等領域不是老百姓能玩的,基金呢?大部分基金都在不停虧錢。p2p更搞不得,太多的龐氏騙局,一言不合就跑路 。

因此,貨幣要貶值、GDP有需求、黃金不可靠、其他玩不起,從這四個層面來看,加上大部分人對房價的上漲預期,對於平頭百姓,有錢了,除了買房,還能做什麼?至少能保值。

否則的話,單一個通貨膨脹,就夠喝幾壺的。

當然,買房不是亂買,一二線城市好地段房子才是優質資產。

長期看,基準利率走低是必然的;城市化進程遠沒有結束;有人可能覺得,租售比太低,這個得長期看,經濟上升週期中,M2、房價、租金、收入是依次週期性增長的。現在月薪1萬,5千租房,十年以後,有可能就是,月薪3萬,1.5萬租房。

有人可能會擔心房產稅,一句話,所有的稅都可以轉嫁給終端租房客。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萬維空間


房子本身就是升值產品,就算不升值也是保值產品。回首前幾年的房價跟現在的房價90%的房價都有上升,再回首前幾年和現在的股價,很多都是跌的狀態,樂視網30元一股跌倒現在5元一股。

銀行存錢?別開玩笑!


1973年那會,1200元,相當於一筆“鉅款”啊!買套房子是不成問題的,而你不買房,拿去銀行存著,你的錢就會被銀行借給別人來買房!最後你住著別人用你的錢買來的房,還收著你的房租,用著你交房租的錢來還房貸。你卻在笑他,你就是個接盤俠?


冷孝洪


題主同事只買房子等房子升值,這也是一種理財方式,算是投資固定資產吧。

房子是近十多年來人們熱議的話題,從當初取消房改房到現在,房價歷經幾番來回,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房價確實挺高了,很多人望而生卻。但如果當初購買了房子,現在回頭一看,當初的錢可買一套房子,現在可能作首付都不夠,貨幣大幅度縮水。

題主同事有錢不存銀行,投資房子等升值,應該是從資產配置角度去考慮,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渠道,購買房子除了可居住作用外,可出租獲得租金,還有增值保值作用,也可變現。從目前投資品種看,存銀行利息較低;投基金准入門檻較高;投股票風險最大;買貴金屬很容易被炒作、被忽悠;收藏品市場價值高昂,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玩的。因此,購買房產成為部分人的投資渠道,投資選擇得當(含選擇的城市、地段、房型、面積等),會達到保值、升值效果。

有一點小建議,一個家庭的資產配置,最好是規劃理財,一部分留作流動資金,存銀行、支付寶等等都行,以備急用之需;一部分用中長期投資,選好品種,合理規劃去獲取更多收益。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留言參與討論,共同學習。



清風妍語


如果這是在前幾年,你同事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因為房價處於上漲通道中。其一,把錢存銀行和理財的回報率實在太低,根本跑不贏通脹,只有房地產能跑贏通脹。其二,房地產有高槓杆的效應,在房價上漲的勢頭中,能使資產快速翻倍。其三,房貸利率實在太低,不貸白不貸,當時房地產又沒有限售令,只要買到房子就是賺到了錢。


但問題是,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直保持不變,樓主的同事只知道買房,但是房子的流動性是最差的,就是房子要想變現是比較麻煩的,再說房產也不可能一直無序的漲下去,如果一直堅持只買房,恐怕將來也很難說沒有大的風險。


目前一二線城市嚴格執行了限購、限售令,要多買幾套房並不容易的,而三四線城市房價經過了大漲之後,棚改貨幣化安置將會收斂,未來房價可能出現大跌,所以只買房待升值的思維需要改變了。


房價真的能升值嗎?近期北京通州等地的業主要求開發商退款,因為這些業主去年以4萬元買入的小區房產,現在已經跌到了2.8萬元/元。同時,香河的樓盤去年開盤價是3萬/平方米,現在跌到了1.8萬元。


大家有沒有發現,只買房子盼望升值的市道已經變了,買了房子不一定會升值了,是有風險的了。所以,樓主的同事過去這樣的做法無可指責,現在如果繼續下去,就會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了。


不執著財經


你的同事可能嚐到了買房子賺錢的甜頭了,所以有錢也不存銀行不理財,而是隻買房子。

誠然,買房子也是一種投資的方式,這在前幾年,在房價不斷上漲的大背景下。這確實是一個保值升值,甚至是發大財的方法。但是如果按照這一慣性思維下去,你的同事早晚會吃虧的。

一、有錢存銀行或者進行投資理財,這都是打理錢財的一種方式,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並且跟眾多的理財方式相比,把錢存銀行是最保險、最穩妥的方式。買理財啦、買房屋啦,風險都比較大一點。所以把錢存在銀行,應當作為投資理財的首選和必備項目之一。



二、買房子、靠房子升值賺錢,這只是暫時的現象,房子不會無限制的漲下去的。總有一天房價會下跌的,或者走向下行趨勢的。這樣如果再買房子,有可能就會賠本。那種認為買房子永遠是升值的觀點是片面的,是沒有注意到房價下跌的風險。也就是說你的同事是沒有吃到房價下跌賠本賣的虧,等有一天他炒房子賠本兒了,他就不這麼認為了。

三、現在投資理財的理念最好的就是分散投資,即賺得利益,又避免資金集中的風險。這應該就是俗稱的“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房子要買的,理財也要買的,但是存款也還是要存的。

最後告誡大家一句: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