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10萬很難麼?手把手教你實現!

你需要多久才能攢下10萬元呢?1年?3年?5年?一直沒存夠?

或許你會說:錢不是攢的,而是賺的!但看看周圍,工資差不多,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的小夥伴,很多人早早就存下了第一個10萬元。

攢10萬很難麼?手把手教你實現!

看過那麼多的雞血文,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要馬上開始攢錢理財投資,實現自己人生中的一個10萬、100萬?

恩,我也是。可當我開始攢錢的時候,才想起來還有信用卡要還,還有房貸要還,還需要給娃買奶粉、紙尿褲……這就尷尬了,家庭收入這麼低,哪裡有錢進行投資理財呢?難道這真的只是場“有錢人”的遊戲,我們只是畫餅充飢後不得不接受瘦骨嶙峋的現實麼?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下面就說說收入低,要怎麼才能攢下第一桶金。

一、儲蓄

由於種種原因,很多家庭會儲蓄零儲蓄狀況。我們每個月收入有限,又沒有其他開源途徑,能做的就是儲蓄了。剛開始儲蓄時候不要想著一口氣吃成個胖子,要慢慢來。每個月發了工資後先從工資中取出一部分錢,根據你自己的情況,哪怕是300或者500。積少成多,慢慢養鵝,一年後你就有一小筆可以用於投資的“鵝”了。

做過一個計算:20歲至30歲的10年間存10萬元,平均每月只需存款800多元。有一個不錯的“起跑”成績,能為後續進入主賽道打下基礎。

需要注意的是儲蓄期間一定不要隨意取出,這部分錢是在不影響你生活的情況下用於將來投資的。當然如果你每月結餘相對較多的話,你就可以開始基金定投了。

我們要儘量實現“高結餘+長時間”來彌補“低收入”的缺陷,以時間換“錢袋子”的增長空間,努力做到“家有餘糧,心就不慌”。

二、記賬

平時一杯10元咖啡不覺得多,每天一杯一年就是3650元;跟朋友聚會吃個飯花個二三百不算多,按照最低標準一月一次,一年就是兩三千,何況實際次數可能比這還多;每次步行嫌累、公交嫌慢、地鐵嫌擠,一抬胳膊就打車,一年下來打車錢也是很可怕.......

上述種種情況是不是都似曾相識呢?我們辛辛苦苦喊著節流的口號,一年到頭髮現都沒攢下什麼錢,也沒有買什麼可以升值的動產/不動產。很多人花著相當高的時間和金錢,進行著無效社交。除了時間和金錢的花費,你並不能從中獲得任何幫助,也無法使得個人能力得到提升。

想要知道錢去哪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記賬。

1、行動。先不要問怎麼記賬,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先下載一個記賬軟件,timi時光記賬等很多軟件操作都很簡單,選擇一款下載使用就行。

2、詳細。記錄的越詳細越有利於我們之後的數據分析。剛開始肯定不習慣,有漏記的也不要太責備自己,補上就好,重要的是習慣的養成。

3、誠實。記賬時候我們一定要對自己誠實,有時候花了明知道不該花的錢,就偷偷不去記錄,這樣對我們以後的數據分析不利。何況我們記賬的目的不是要懲罰自己的錯誤,而是要讓自己對自己的開銷與收入有明確的認識。

4、分析。首先是我們的收入。通過分析記賬的數據可以分析出我們收入來源,是工資、獎金、兼職、等等,瞭解你的現金流來源。

其實記賬是個很簡單的事情,一般每天或幾天記一次,月底再花一到兩小時處理一下。其中固定支出賬戶和零花錢賬戶可以進行詳細的登記,這樣的話就可以對自己支出浮動有了解並做調整。

我們一般消費支出可以分為必要、需要和想要。記賬的目的是讓我們節儉,但並不是以降低生活質量為代價的。我們分析出自己必要、需要和想要部分的支出,分析自己哪部分花費比較多,哪部分是不必要的可以進行節流。慢慢調整消費預算,最終合理控制資金。

三、現有資產怎麼配置?

著名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消費10%,保險20%,投資30%,儲蓄40%。法則是死的,人是活的,我比較認同要花的錢、保命的錢、生錢的錢、保值生錢的錢四個象限,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來對相應比例進行調配。

就我自己而言,屬於低收入人群且10%無法保證家庭開支,所以我通過以前記賬分析把消費比例提升到35%,保險費用10%,生錢的錢25%,保值的錢30%。

四、每項錢怎麼分配?

1、要花的錢。

這就要檢驗我們記賬成果了。除了之前分析的必要、需要和想要的之外,還有分析我們具體的消費項目,比如育兒、自我提升、家庭生活等。這塊是很私人的事情,沒有標準答案,結合自身情況去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確定出消費預算比例。

這部分錢隨時可能要花掉,可以跟應急金一起放到貨幣基金中,方便取用。

2、保命的錢。

很多人對保險存在誤解,其實保險是我們資產配置中唯一可以雪中送碳的花銷。尤其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人,一旦發生意外,那麼就會出現父母老無所養、子女幼無所依,保險可以給我們家庭經濟一個保障。

具體配置份額也是結合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去配置,在經濟能力範圍內,建議配置全重疾、壽險和意外險,有結餘的錢再考慮其他的醫療險等補充。

3、生錢的錢。

我是個保守型的投資者,最擔心本金,也就是風險懼怕者,所以面對有高風險的投資還是比較謹慎的。但是如果不配置高風險投資,也就沒有較高的收益。

如果你也害怕風險,教你一個公式,100-年齡=投資高風險比例。就我而言,我投資高風險比例是100-31=69,為了計算方便我設定為70%投資高風險項目。這個公式中的100可以根據你懼怕風險承擔替換成90.、80都可以,還是要你自己去決定。

4、保值升值的錢

養老金、子女教育金都在這部分錢中,這部分錢因為是近期用不到的,比較適合基金定投。如果基金定投的風險也接受不了,可以存放到貨幣基金中。

其實家庭與公司、政府一樣,都需要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來進行財務管理和資產配置,處理好債務、現金、資產之間的配比關係。

理財是很私人的事情,結合自身情況對資金進行安排,嚴格遵守不懂不碰原則,在準備投資前先去進行學習,弄懂了再開始投資,以免直接把自己送進市場當韭菜被收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