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福建醫科大學實踐隊:“醫心傾汀” 情暖鄉村

為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7月15日,福建醫科大學“醫心傾汀”實踐隊來到長汀縣策武鎮策田村開展義診送藥活動,龍巖市第一醫院部分主任醫師一起參與活動。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活動現場,雖然夏日炎炎,但“醫心傾汀”實踐隊隊員和主任醫師們面對絡繹不絕的老百姓,始終盡職盡責。大家一邊為老百姓看病,一邊向他們宣傳應急小知識。此次義診送藥活動中,大學生們都表示,活動的開展,幫助當地村民瞭解更多的健康知識,引導村民進一步樹立了正確的醫療觀念,收穫頗豐。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福建醫科大學學生 鍾美豔:我們是福建醫科大學三下鄉實踐隊,我們的隊名是“醫心傾汀”實踐隊。這支隊伍一共有十四名學生加一個帶隊老師。今天的義診活動是在策田村,有三名龍巖市第一醫院的主任醫生來這邊義診。我們會免費發放一些非處方藥,三九感冒靈、藿香正氣水和清涼油,然後我們也會為那些老人量血壓。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想把更高更好的醫療服務帶到農村去,讓農村人民更好地瞭解醫療知識。】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據瞭解,此次義診活動期間,累計發放各類非處方藥200餘件、急救知識宣傳小冊200多份,並填寫了有關於紅色文化的問卷100餘張。大學生們在自身實踐的同時,也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極大的實惠,得到了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群 眾:這個活動還可以呀,照顧老人家,還有免費量血壓、拿藥,很滿意!】

(劉少忠)

龍巖市中小學和中職學生足球聯賽在長汀開賽

7月14日,由龍巖市教育局、體育局主辦,長汀縣教育局、文體廣新局承辦的龍巖市中小學和中職學生足球聯賽在長汀開賽,共有47支代表隊725名學生參加了比賽。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據瞭解,聯賽為期5天,競賽項目分小學組男子“五人制”足球比賽、小學組女子“五人制”足球比賽、初中組男子“八人制”足球比賽、高中(中職)組男子“八人制”足球比賽等四個組別。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比賽採取單循環比賽、交叉淘汰及附加賽方式進行。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鍾佳華)

長汀縣河田鎮伯湖村舉辦第二屆留守兒童公益夏令營篝火晚會

7月13日晚,長汀縣河田鎮伯湖村舉辦第二屆“伯湖之夏·鍶淇有愛”留守兒童公益夏令營篝火晚會活動。該村60多位5至13歲的留守兒童或貧困家庭兒童參加活動。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晚會上,歌舞《海草舞》《幸福拍手歌》及小品、詩朗誦等節目精彩紛呈。此外,現場的遊戲互動環節也同樣熱鬧非凡。整場晚會歡聲笑語此起彼伏,每個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據悉,此次夏令營活動共開設英語、圍棋、足球、書法、中草藥識別等內容,由社會愛心人士捐資興辦,多位志願者擔任科任教師,並提供了營養午餐,讓貧困村的留守兒童過上安全、快樂、有意義的暑假。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謝和杉 實習生 曾小霞)

長汀童坊:計生困難戶變身 “養雞大王”

日前,記者在長汀縣童坊鎮紅明村瞭解到,該村被譽為“養雞大王”的劉仙長,如今養殖規模已達2000多隻河田雞。當提起鎮計生協會為他的養雞事業提供了資金、技術、銷售一條龍幫扶時,他高興得合不攏嘴。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劉仙長夫妻倆曾一度在外打工賺錢維持家用,隨著兩個女兒漸漸長大,微薄的收入難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2017年,他們決定返鄉養雞。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在鎮村計生協會的幫扶指導下,劉仙長投資5萬餘元,選擇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山頭蓋起了6個簡易養雞棚,從此開啟了他的養雞事業。他邊養雞邊學習,通過一系列的技術鑽研,克服了養雞難關,規模也越來越大,由原來的1000多隻河田雞發展到如今的2000多隻。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規模大了,但銷售路子一時還是難以打開,為了幫助劉仙長推廣生態河田山雞和雞蛋,鎮村計生協會積極通過網絡平臺發佈消息,同時走訪周邊地區各大酒店和超市,並建立一體化市場銷售網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多家銷售商與其簽訂了購銷合同,劉仙長也一躍成為全村計生困難家庭脫貧致富的領頭人,被村民親切地贊為“養雞大王”。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黎壽欽)

長汀客家傳承技藝—黃茂清的“化風丹”民間技藝

一直以來,長汀縣三洲鎮三洲村傳承著這麼一項集群眾智慧和民間工藝於一體的客家傳承技藝,它就是黃茂清的“化風丹”製作工藝。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長汀縣三洲鎮三洲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除保存著大量古建築外,還傳承著長汀客家傳統醫藥,化風丹就是其中之一,由明代萬曆年間黃氏第五代祖先黃茂清研發,傳承至今。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相傳,黃茂清忠厚居心、好善樂施、扶危濟困,傳承行醫,從小隨父上山採藥,從而學到一些醫藥治病知識自創研發化風丹。從此,他便肩挑貨郎擔走村串戶,常年奔走於河田、濯田、四都、紅山等鄰近鄉鎮。此藥從此傳承至今已有380多年,現由黃文生等人傳承。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客家技藝“化風丹”傳承人 黃文生:我從小就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醫藥知識,學習化風丹,就是驚風丸。傳到我這裡是第17代,傳到我兒子是第18代。】

據瞭解,化風丹以防風、天麻、人工牛磺、硃砂等30多種中草藥為主,用傳統方法混合碾成粉末後,手工揌成小顆粒丸狀後曬乾而成。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化風丹有安神鎮驚、清熱止痛、開竅醒神、平肝潛陽、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祛風化痰、退熱鎮驚等功效,用於小兒驚風、發熱咳嗽、嘔吐痰涎等。

【客家技藝“化風丹”傳承人 黃文生:我們做的中成藥是按照祖傳秘方下來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也方便了很多山區的群眾。】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經濟的發展,走出山村到異地謀生髮展的青壯年越來越多,留守在家的多為老年。隨著現代醫藥的發展,使用此藥丹者越來越少,故銷量逐年減少,從而願學此手藝者寥寥無幾,導致傳承與發展舉步維艱,瀕臨消亡。

【客家技藝“化風丹”傳承人 黃文生:傳承人現在很少,就我第三個兒子黃選水傳承下去,在精心指導下,現在(他)也學會了“驚風丸”的製作。】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下一步,長汀縣相關部門及三洲鎮還將蒐集、整理原有保護成果,對技藝和產品加以保護。同時,加大政策扶持,與三洲鎮旅遊文化相結合,建立驚風丸製作體驗園讓遊客觀摩並親身參與制作,使之成為三洲鎮特色文化品牌之一。

(朱芳彬)

長汀要聞丨2018年7月16日

網編:陳炳林 邱冰花

編審:吳德榮

監製:鍾彬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