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有的農村挖藥材的人越來越少了?

老胡侃三農


以前在農村確實很多人就是靠挖藥材,打山貨來生存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在可以看到農村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很少有在農村的了,別說什麼挖藥材了,就是呆在農村的都沒有了。還有一些老人在山裡挖藥材的,但是在一些偏遠山區的還是有一部分人以找藥材打山貨為生的,不過已經很少了。

對於現在的農村年輕人來說,別說讓他們上山找藥材了,就算是空手去山上也走不動了,現在的人基本上很難吃苦了。我就是大山裡的,我們這邊目前還有一些中老年人在以找藥材為生。對於年輕人是看不到了,根本吃不了那個苦,很多藥材都是在懸崖絕壁上的,這個不是一般人敢去的。我們家旁邊大概兩百米距離,。有一個人四十歲每年就是在山上找藥材的,白芨,重樓,鐵皮石斛等等這些都去找,這些找藥材的人都是找一些名貴的藥材,一般路邊的那些便宜的不會要的。

而且對於現在很多農村年輕人來說能認識多少藥材呢?現在很多農村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看的比一些城裡的還要嬌貴,從小到大什麼都沒有幹過,真的是五穀不分,山上的那些藥材擺在面前也不認識。前面我們這邊一個高中生,高二了,家裡一直看的非常嬌貴,早上起來刷牙都是父母把牙膏牙刷遞到手裡的。十七八歲了從來沒有洗過一次衣,做過一次飯,連液化氣灶也不會用,山上都沒有去過,你讓這些人去山上,一顆千年靈芝擺在面前估計也不認識。

再就是山上的野生資源已經枯竭了,在我們這邊特別嚴重,重樓不知道有多少人聽說過,現在這個藥材賣到鮮貨都是一百多一斤,幹活四百多一斤,剛開始採的時候,只要幾塊錢一斤,那時候一天能找到幾十斤,上百斤的都有,現在呢,山上基本上看不見了。還有鐵皮石斛,白芨這些,本來在我們這邊山上都是比較常見的,但是現在這些藥材基本上已經看不見了,野生資源沒有了。所以也沒有人去了。不光是藥材,一些野生動物基本上都很少看見了,比如現在夏天來了以前農村的蛇是很多的,但是現在我們這邊一條三四斤的五步蛇賣一千來塊,你覺得還有蛇?


張家界小伍


為什麼現在有的農村挖藥材的人越來越少了?


去年頭條有一句經典評論,最能回答這個問題:自從關注了今日頭條,路邊的野草都成了中草藥!

這句話說明什麼?說明現在很多人根本就不認識中草藥了,都不認識了還談何挖藥材呢?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藥材被商業化種植了,既然可以規模化種植了,當然也就不需要到田野裡去挖了。


不過,雖然說現在挖藥材的人少了,但是並不說沒有了,在我的老家現在反而很火,而且還有人專門承包了一個大院子,專門收購中草藥,過年回家的時候,我看到收來的藥材在大院子裡快堆滿了。


那麼,這些藥材都是誰挖的呢?


基本上就是村裡的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種地種不動了,還需要點零花錢,還需要找點事情打發時間,於是就去溝邊找草藥挖,既幹了活,還能賣錢,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挖的多了,問題也來了。


我們當地很多溝邊的草都被挖的快絕種了,再這樣下去,怕是對環境的平衡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啊!


所以,挖草藥雖然成本低,但是,也要適可而止啊!


作者:蝸牛小姐姐,鮮農場運營編輯&悟空問答簽約答主,2期優質問答答主,互聯網農資人運營編輯&田管家農技問答簽約答主

鮮農場


在農村的廣袤土地上,有些雜草看起來很普通,其實還是一種極好的中草藥,像咱們農村人常說的三大惡性雜草,絞股藍、小薊、香附子,都是非常不錯的中草藥,在有些地方都有人工種植的,只是它們零星的長在了莊稼田裡,就成了讓人生厭的雜草。

當地農村有很多地方,有很多收購種草要的藥材鋪,常年收購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草藥嗎,像古井鎮董門樓村的董大哥,這幾年通過收購中草藥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

在他家,堆放著各種中草藥,如絞股藍、小薊(七七芽)、香附子(索索草)、地丁、蒲公英、豬秧秧、益母草、馬齒莧、敗醬草等等。

但他這兩年也遇到了煩惱,為啥呢?

因為挖採中草藥的農民越來越少了,據董大哥介紹,以前挖中草藥賣錢的,主要是村裡的老年人及留守婦女,她們在忙完農活之餘,順便挖些中草藥,曬乾了賣點零花錢,手腳麻利的,一天也能賣個百兒八十元錢,就是老年人,一天也能賺幾十元錢,這些都是沒有本錢的收入。

所以,以前收購中草藥很容易,可這兩年不行了,因為中年婦女甚至是六十多歲的大娘們,更喜歡進城去做些零工,不慌不忙的,一天就能掙一百多元,和冒著大太陽汗水溼透衣背在田裡採挖中草藥相比,既掙錢又省力,相比之下,誰還去挖草藥呢!

像我們村的唐大娘,今年都六十二歲了,以前賣中草藥,誰都比不過她,人家又肯吃苦,手腳又麻利,可去年,她去城裡一傢俬人醫院,在那裡打掃衛生,一天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還是在有空調的環境下幹活,況且活兒還不累,每個月能掙兩千元,每天還不耽誤下班回家做些家務活兒。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是一部分人的轉變,至於那些上了歲數的老年人,以前也是採挖中草藥的主力軍,可現在農村人有錢了,他們的孩子無論在不在家,都在電話裡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為了掙倆錢兒,而累壞了身體,萬一有個閃失,進醫院花的錢都頂你採一個夏天的草藥了,所以,得不償失的事情或者說有風險的事情,大家儘量不做,或者少做。

這些都是在農村挖中藥材的人,越來越少的原因,再說了,現在的農田裡,動不動都噴除草劑,很多中草藥也難挖了。

沒有辦法,以前都是坐在家裡都有收不完的中草藥,現如今,我開著車要跑很多村莊,還要積攢很多天,才能湊夠一車進城去銷售。

總結:不是農村人不稀罕挖中藥材掙錢,而是當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或者有更合適的掙錢渠道時,誰還願意累死累活的去掙這些零花錢呢?

佰秀農業


這個問題真得提偏了,就象局部大雨,也你這偏偏無雨,就此在網上大吼根本無雨一樣。據調查現在農村挖藥材的人越來越多了。這多的存在於幾大藥材交易市場周邊,和豐富的野生藥材生長地。

為什麼出現回答中兩種結論,就如上面所說局部大雨,沒有雨的地方人大吼無雨一樣。我們可從野生藥材貯備,和交易量上,加人工挖藥單日產量上,可以看出挖藥的人,己經遠遠超過人口增長量上。以前是生資部和藥店部門收購,需要對兩部門熟悉的人,或學校勤工檢學而收購,這樣你看起來人多,實則就那幾個人,或一幫學生而己。這樣情我相當清楚,因為我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一至挖野生,和種植中草藥到2015年,整縣幾十個挖藥材的我都清楚,還能瞭解他們的產量,和他們所處地域藥材資源貯量,有時還會幫參與收購。

近些年來農村,雖說大部分年青勞力多出去打工,僅有少部分不能離家的,或年紀大點的,留守農村。這些人忙完家庭事後也會在近處謀點副業。就如我們縣,離亳州市藥材市場,樟樹市藥材市場都近,常有藥材商觀顧收購,許多是就地加工。

象早些年烏藥收購一般勞力幹一天送與收購點可得現金一,二百元,消息一傳出,有些幾乎放下手頭緊要農活,上山挖藥,整山之烏壓壓都是人,一天可能幾千,上萬人。你能說,可擋以前幾十人幹幾年了,而人少了嗎?

再如,收購虎杖,2元一斤,有許多可開車至河溝邊,直接挖起,那比家裡自種一年穀物收割(人工)來錢還快。我這老頭用大板車半個多都挖了近二萬塊,幾乎人人不管老少天亮就自出工,能佔有資源地域人口百分之七,八十。以前有嗎?光那整縣幾十個挖幾十年也達不到產量,問題是你區域內有那麼多資源,收購商有錢賺,一定會來,農村人一定會去挖。


前天在公園後山上採的↑

就比如現在己到野生靈芝收購季,好的幾百元一斤,差的幾十元一斤,那些以前找過靈芝的,知道那裡有的,隨便一天可能幾千元一天,幾百元一天,不會去嗎?去年我這不報道了,去大山中尋靈芝與黑熊搏鬥的嗎?說實話,有時你沒見著,不能說越來越少了。就象我這老頭以前做慣了,手癢的,前天早晨晨練,就到市政府後山的樹茬上,也找到3斤多。估計也能幾百元的。不浪費資源,更保護資源。

馬上又到黃精,七葉一枝花,鬼臼,青木香,羊奶,何首烏這些秋未採收季的地下莖塊藥材,收完中稻的農民,早己準備了,只缺收購商。


老艾葉


農村植物多,可以做藥材的也多,可現在很多年輕人不認識植物叫啥名啥?更別說藥用價值了,誰敢去亂挖不懂的藥材?據山妮知道的,能識別,認識農村生長的野生藥材的人,都上年紀,爬不動山,挖不動了。而五,六十歲的中老勞動力,雖也知道一些藥材,可也不願去挖,出了力也掙不了多少錢的藥材。

而值錢,名貴一些的藥材,是很能尋找到,找到了也是很難挖取的。以前一個專門挖何首烏賣的,我叫外公的人。經常到山裡尋找何首烏,挖了多少年,都是長的不大的,或是生長年限短的,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大的,生長時間長的何首烏,費了幾天勁才挖出來,賣了800多,算是他一生挖藥材,賣到最高的一次收入。


可從此落下病根,腰痠背痛,經常買藥吃,老伴經常唸叨他,賣藥材錢還不夠你治病錢呀。本來他兒子也想學他爸一樣挖藥材賣,貼補家用的,後來他爸那樣帶身腰病,他也打消挖藥材賣的念頭,出去打工了。

還有一些藥材長在田間,田埂上,現在農作物種植,打蟲藥,除草藥是常有的事,為避免中毒事件,很多農村人不會去田間地頭再挖藥材。 一方面是為了怕食了打過農藥的野生藥材,引起誤食中毒:這中毒會有藥材本身處理不當,用法不對引發的;另外就是農藥中毒引發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施用農藥過量,過多,影響了一些野生藥材的生長,破壞它們的生長環境,藥材不生長了,想挖也沒有地方去挖呀。

我是彝家山妮,歡迎一起交流探討。


彝家山妮


為什麼現在有的農村挖藥材的人越來越少了?

以前在農村有很多挖藥材賣錢的,現在已經基本沒有了。

正如題主說的,在我小的時候,農村確實有很多挖藥材賣錢的農民,但是現在少到了。

因為挖藥材的收益並不高啊,而且還很辛苦。大家都轉移戰場了,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做小買賣了。至於農村剩下的,要麼是婦孺,要麼是老弱病殘了,哪裡還有精力去挖藥材的呢。農村現在的現狀,就是386199了。很多人不知道啥意思?其實就是上面說的婦孺和老弱病殘啊。

其實吧,我們老家還是有很多人在挖藥材的。我們這裡是丘陵平原地帶,雖然沒有山區藥材豐富,但是品類還是很多的。你像大薊小薊,蒲公英,馬鞭草,青蒿,魚腥草 益母草,胖姑娘腿等等,在我們老家很多,每年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這遍地的草藥,也是農民經濟收入來源的一部分吧。

但是呢,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發現日子過不下去了。挖草藥的錢又怎麼能維持自己家庭的日常運作呢?入不敷出,只有另想辦法了。於是很多的青壯年就選擇了外出務工,農村人少了,剩下的又不中用的。因此,這些年看到的挖草藥的只是老頭和老太太了。

但是老驥伏櫪老且彌堅,農村人都閒不住。經常看見我們老家的老人在外面的田間地埂挖藥材。肩膀扛的,三輪車拉的,一天下來也能挖個百十幾百斤的。拉回家就要曬乾了,然後去藥材回收站賣掉啊,多少也能賺點吃鹽錢的,孩子的零食錢也有了。

貌似現在的中藥材回收也不是很高的價錢的,記得問過我的鄰居嬸孃的,一大捆曬乾的馬鞭草,才賣幾塊錢,你說能幹啥呢?

農村老年挖著玩還行,只當鍛鍊身體了,年輕人在家挖藥材,還不餓牙齒啊?!


農民妹子一枝花


為什麼現在有的農村挖藥材的人越來越少了?

藥材既可供製造的原材料,是未加工或未製成成品的中藥原料。藥材的分佈區域很廣,遍佈我國的大江南北。在我們農村就有很多隨處可見的藥材,可是為什麼挖藥材的人卻越來越少了呢?

第一,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挖藥材的活很辛苦,而且收購商家少,收購價格低,以挖藥材為生計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的需求了。



第二,以前挖過藥材的人基本都已成了老人,現在的年輕人們很少有認識那些植物是藥材了,所以年輕一代的人都選擇出去工作或是打工來掙錢養家餬口。現在在我們農村這裡,田間地頭處還是有很多隨處可見的中藥材。你像:蒼耳 艾草、狗尾巴草、車前草、折耳根、龍葵、曼陀羅、苦菜、薺菜、貓眼睛等等很多有實用價值的藥用植物。只因現在西藥代替了部分中藥市場,也讓農村田間地頭的這些中藥材失去了價值。春季人們只把挖菜當成了消遣生活的一種方式。



第三,真正有價值的藥材分佈區域,生長在深山老林裡,採挖困難,危險性高。也隨著這些野生藥材大量的流入國外市場,一些國民追逐利益,野蠻的採挖,導致生態環境嚴重破壞,野生藥材也越來越少,採挖藥材也就更困難,採挖的人也就少了。

第四,藥材的批量種植也飽和了市場的需求。

以上是我認為的:為什麼現在有的農村挖藥材的人越來越少了,歡迎大家留有不同的觀點,共同交流我們的新農村!


用戶101694995546


舉個例子,舉個大家最熟知的名貴中藥人參的例子。

以往的採參人是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很多冒著生命危險,最後採到那麼一根人參,投入成本巨大,產出量卻極低,所以人參自古以來都是名貴中草藥。

但是現在呢

這是長白山人參種植基地

這裡一年的人參產出量差不多可以頂得上古代一個採參人一輩子的產出。

而且質量上,種植人參也要強於野生產出(這是真的),人生中主要發揮藥物作用的化學物質是人參皂苷rg3,有保健品作用的是人參皂苷rh2、rh1,就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來說,早在九十年代技術,就已經讓種植人參中人參皂苷的含量遠遠大於野生人參了。

這種高集中,大規模的現代種植技術讓許多名貴中藥材的價格下降到經濟適用水平,那麼再冒著生命危險去採藥,就太不划算了。


扣毛


農村挖藥材主要是挖野生的藥材,現在挖的人越來越少了我認為有以下四點原因:

第一,野生的藥材越來越少。前些年那些名貴的藥材都是大家爭相採挖的對象,比如冬蟲夏草、人參、鐵皮石斛等等,大肆的採挖破壞了生態平衡,好多野生的藥材快被挖絕了,於是越來越難挖了。

第二,瞭解野生藥材的人越來越少。挖藥材可不是那個鋤頭拿個籃子就能幹的活,那些傳統的採藥人都是非常熟悉草藥的習性的,哪裡會長草藥,哪裡的長勢較好他們都清楚,現在的年輕人能認識野生藥材的都不多,更別說瞭解習性了。

第三,挖藥材的成本太高。採挖是個辛苦活,有時候在大山裡披荊斬棘一天也沒有什麼收穫,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像鐵皮石斛多長在懸崖上,整不好那就是拿生命開玩笑,這樣的成本未免太大,所以很多人打退堂鼓。

第四,種植的藥材逐漸成了替代品。野生的人參幾千塊錢一支,現在農業科技發達了,而用野生人參繁殖然後自己種植的人參也就幾十錢一支,效果差不到哪兒去,其他的藥材也大抵類似,這樣種植的藥材很大程度了替代了部分的野生藥材的功效。


三農聯盟


挖藥材來賣,我記憶裡是八十年代。在農村獲得額外收入的途徑很少,農忙之餘就是挖藥材賣給藥材公司。賺一點油鹽醬醋錢,給小孩賺一點書本費。


我小時候,放學放假後,就拿著小提籃田間地頭,漫山遍野跟著一群小夥伴挖野菜,也挖藥材。野菜喂家畜,藥材曬乾贊起來賣,可以掙點零花錢。


春天挖藥材多是萋萋菜(學名小薊),白蒿(茵陳),夏天割薄荷,找土鱉蟲。


萋萋菜多生長在田間地頭,溝溝坎坎。在田裡幹活時,如果不小心劃破手,老媽就挖一個萋萋菜讓在嘴裡嚼嚼,然後汁葉一起放在傷口上,很快就不流血了。萋萋菜是根生,挖不絕。挖過以後,秋天的時候,同一個地方又能長出來。


白蒿多半生長在山野之間,半山腰樹木不茂盛的地方。挖白蒿是帶根一起挖。那時為了生計,全村只要空閒時間,家家戶戶都挖藥材,最後基本上老家的後山的野生藥材都快挖絕了。



薄荷生長在河溝、河岔邊邊角角。薄荷是成片的生長,鐮刀割一片。未等及它完全生長,就被收割曬乾賣錢。後來,老家河邊很少看到野生薄荷了。集市的盆栽薄荷也需要十五元一盆。


土鱉蟲有點像甲蟲,比甲蟲大。那時候,跟著老媽在山上跑來跑去,它喜歡生長在落葉比較厚的地方,翻開一塊石頭,就能看到它。我卻不敢用手拿,就呼喊老媽來拿。老媽找土鱉蟲,是為了家中生計,而我跟在後面只是玩耍。


偶爾爬老家的後山時,又能看見小時候挖斷絕的藥材。當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家村子的人,很多年都沒人挖野生藥材來賣。野生藥材畢竟尋找不易,年輕人不會受累去幹這個事情,那些曾經挖藥材的人都已漸漸老去了,埋在曾經挖藥材的後山。挖藥材的日子也存在於童年的回憶。


現在的藥材基本都是人工培育種植養殖了。畢竟人工種植養殖,可以減少藥材成本,又能批量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