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重在選擇

读书重在选择

读书重在选择

讀書是要有選擇的。尤其是在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時,更要作出選擇。

我第一次對書籍作出選擇,是在上山下鄉的前夕,只有一大一小兩隻木箱子裝書,我只得對家裡自己喜歡的大堆大堆的書作出選擇。於是我忍痛割愛,巴爾扎克的書我有八九本,我選擇了《高老頭》和《貝姨》。莎士比亞的書家中有四五本,我選了《羅密歐與朱麗葉》與《哈姆雷特》。普希金是我喜愛的,我選了他的一本抒情詩選,一本小小的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還有《古文觀止》、《紅與黑》、《奧勃洛摩夫》……其實這些書我都讀過。正因為讀過,我才能作出選擇。我選擇的標準是:我喜歡讀的書,耐讀的書,經得起讀的書。事實證明,這些書後來對我走上創作道路,起了很大的啟迪和幫助作用。

美國的漢密爾頓說,讀書的技巧在於有選擇地讀,他把選擇提高到技巧的地步。愛默生則把他選書籍的規則定為以下三條:一、不讀問世還不到一年的書;二、不讀沒有名氣的書;三、不讀自己不喜歡的書。

條件是有些古怪,但由此也可看出,有選擇的讀書,是不少人的習慣。不讀自己不喜歡的書,說出了書籍和讀者性情的關係。每個人都是有個性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形形色色的男女讀者,必然會有形形色色的閱讀選擇。我在前面提到,要多讀自己喜歡的書、經得起閱讀的書,是因為這些書裡肯定有扣動著你的心扉、令你愛不釋手的東西。一遍一遍地加以閱讀,才能解開那點為什麼打動你的原因,尋找出這本書的密碼,作為讀者,也就真正消化了這本書,汲取了這本書的營養。如果是文學書,收穫會更大。

有選擇的讀書和我們時常提倡的博覽群書,並不矛盾。對於青少年讀者,我們經常會要求他們博覽群書。生活於他們來說,正在徐徐展開,世界繽紛的色彩,等待著他們去不斷認識。人生的這一階段,更需要他們博覽群書。其實,博覽本身就是一種選擇。博覽不是要你一本書一本書逐字逐句地閱讀,博覽是讓你瀏覽,讓你接觸,讓你瞭解,在這個過程中,作出選擇。讀書人時常會說,我翻一翻,或者說我隨便翻翻。隨便翻翻和翻一翻的過程,也是一種選擇的過程。

年年全國性的書展與地方性的書展,大大小小的展櫃上都會陳列無數的新書,吸引讀者們蜂擁而至。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每年書展上的新書都層出不窮,上一年很火的圖書,這一年也許完全不見蹤影。而網絡上,更有大量的文字搶奪讀者的眼球。信息爆炸的時代,書籍層出不窮的時代,更需要我們對讀書作出正確的選擇。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