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新城5年投1000億元 打造三大優勢產業集羣

之江新城5年投1000亿元 打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

杭州之江度假區背依連綿青山,前臨浩瀚大江,一直以來因為處於上風上水的位置而被視為養生福地。如果說自然資源是之江板塊“養身立命”根本,那麼,正在興建的之江新城則為之江板塊安插上了一對飛速發展的“翅膀”。

之江新城,杭州沿錢塘江規劃建設的十座新城之一,也是杭州市區範圍可開發建設面積最大、環境最優、潛力最大的新城之一。

山水之間,之江新城建設按下快進鍵!

之江新城5年投1000亿元 打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

5年投1000億元

打造三大優勢產業集群

之江新城5年投1000亿元 打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

放大 “旅遊+”、 “文化+” 、“數字經濟”輻射帶動效應,著力構建“3+N”特色產業體系。

2018年到2022年,5年累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以上,以“旅遊+”、“文化+”、“數字經濟”三大產業為核心,每年安排重大產業建設項目10個以上,當年完成總投資200億元以上,通過重大產業項目的帶動,加快打造三大優勢產業集群。

旅遊產業:

用好之江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金字招牌,以錢塘江生態岸線、銅鑑湖等為重點,大力發展休閒旅遊、觀光農業、鄉村民宿、健康養生等產業。發揮龍塢茶鎮等平臺作用,努力打造中國第一茶鎮。

文化產業:

助推浙江文化中心及“四館”建設,加快之江國際影視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快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重大文化項目落地。規劃建設藝創街區(走廊)。

數字經濟產業:

以雲棲小鎮為支撐,推進阿里飛天園區、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等重大項目落地,全力打造雲計算大數據產業集群。依託雙浦新區產業平臺,著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

變“建區”為“造城”

一箇中心、三條軸線

之江新城5年投1000亿元 打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

西湖邊、錢塘江畔、連綿青山包圍之中的之江新城,在整個杭州的發展格局中,重要性日益凸顯。

《之江新城規劃編制兩年行動計劃(2018-2019)》中提到,之江新城不再是主城區邊緣一隅,而是將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實現“建區向造城”的轉型,使之江新城在杭州擁江發展戰略中實現從“主動融入”到“全面引領”的蛻變。

之江新城將打造

“一箇中心、三條軸線”的大空間骨架結構。

一箇中心:

之江新城的中心是新城的標誌所在,建議之江大橋橋頭堡位置(包括原水晶城二、三期地塊)適當向西延伸(之江醫院邊桕聯區塊、320國道北側原規劃汙水廠地塊以及市農科院區塊)。

三條軸線(一橫兩縱):

以320國道一橫和沿江、沿山兩縱作為之江新城的三條主要城市發展及景觀軸線。

實施150個項目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之江新城5年投1000亿元 打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

之江新城將實施“45150”專項行動

● “4”,指的是實施提升道路交通體系、優化河道水利設施、完善排水設施建設、建立長效管養機制四項舉措

● “5”,指的是推進軌道交通相關工程、道路建設整治工程、河道設施建設工程、排水設施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前期研究五大工程

● “150”,指的是實施150個基礎設施項目。據瞭解,2018年12月前,首批項目將全面開工;2022年完成之江地區基礎設施提升目標

推進軌道交通

加快軌道交通6號線與杭富城際線建設,全力爭取地鐵四期網絡進一步向新城擴展

完善交通路網,建設“四縱五橫”

四縱:沿江大道(東部沿江段)、紫之隧道—之浦路—四號浦路、留泗路—朱泗路—銅鑑湖大道、長埭路—靈龍路

五橫:軍師路—沿江大道(南部沿江段)、小江路—袁富路、袁浦路、320國道一線、之江路—鎮北路

提升路網品質

重點抓好江涵路、碧波路等道路的整體翻建改造

提升配套管網

● 重點實施銅鑑湖防洪排澇調蓄工程、之江淨水廠一期等項目,加快推進澱山浦、團結浦等項目,確保之江淨水廠2020年底前投入使用

加快實施杭富城際線附屬配套工程(之江段)、之浦路三期等重大工程。

三分建設,七分管理。之江新城將按照“要像城區一樣把農村管起來,把農村管成城區”的要求,深入推進全域城鄉一體化長效管理,力爭實現一年初見成效、兩年明顯改善、三年基本常態。

資料/浙江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