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叫囂華夏人爲「中原兒」!一戍卒奮而與戰,結局大震人心!

突厥在歷史上曾活躍於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它本是柔然汗國的一個 臣屬,後由高昌北山定居金山,成為柔然鍛奴。540年才始載於中國史冊。此後突厥開始逐漸的發展壯大,兼併高車(鐵勒),大敗柔然,建立起了幅員遼闊的突厥汗國,勢力迅速擴展至整個蒙古高原,成為了中國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之後的又一個強大民族。

當時正值中國北方地區西魏(北周)與東魏(北齊)兩個政權並存。雙方懾於新興突厥汗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也為了消滅對方,雙方均對突厥採取納貢和親的政策,以尋求突厥帝國的支持。因此突厥可汗曾極輕蔑的說“我在南邊兩兒常孝順,何患貧也?”兩兒即指北齊、北周,直接把中原華夏人稱為“中原兒”。

突厥叫囂華夏人為“中原兒”!一戍卒奮而與戰,結局大震人心!

公元581年,楊堅篡周稱帝,建立了隋朝,是為隋文帝。隋文帝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有心改變北周時期的的屈辱地位,於是停止了向突厥的歲貢。這引起了突厥的怨恨,於是趁著隋朝立足未穩之際,屢屢反動對隋朝的進攻,掠奪財物。為了擺脫被動局面,隋文帝遂於開皇三年(583年),以秦州總管竇榮定率步騎兵三萬,向突厥發起反擊。

兩軍於高越原(今甘肅民勒)地區遭遇,陷入了對峙局面。高越原地處沙漠地帶,乾枯無水,隋軍只好刺馬血解渴,死者十分之二三。好在不久就天降大雨,隋軍士氣復振,於是率軍進擊,數挫突厥鋒芒,然而還是無法徹底打敗突厥主力。就在統帥竇榮定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戍卒出現了。他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兩軍的對峙局面,還嚇得突厥軍最終驚慌而退。

突厥叫囂華夏人為“中原兒”!一戍卒奮而與戰,結局大震人心!

這個戍卒名叫史萬歲。史萬歲是京兆杜陵人,其父在北周武帝時戰死,史萬歲就以忠臣子被授開府儀同三司。後隨上柱國樑士彥平定尉遲迥叛亂,因功拜上大將軍。隋初,爾朱績謀反,史萬歲受到牽連,被髮配到敦煌為戍卒。敦煌的戍主甚是勇武,常單槍匹馬深入突厥部落,突厥無人能擋。史萬歲由於馳射精湛,因此深得戍主賞識,兩人常同行深入突厥境內數百里,名振北夷。

竇榮定率軍來到這裡後,史萬歲當即自投軍門請求報效,要求立功贖罪。竇榮定之前早就數聞史萬歲驍勇,於是欣然接納。隨後就派人向突厥提出“士兵有什麼罪過,何必讓他們互相殘殺呢?只在兩軍中各挑一位勇士決鬥比個勝負吧。”突厥阿波可汗應允,遂派一名騎將前來挑戰。

突厥叫囂華夏人為“中原兒”!一戍卒奮而與戰,結局大震人心!

竇榮定就派史萬歲 出馬應戰,史萬歲衝過去,手起刀落就把突厥勇士的頭顱砍了下來,得勝而回。突厥人大驚,有不少知其大名的都無心再戰,士氣低落,於是突厥只好請求議和而退。再次立下大功的史萬歲也因此得以重新回到朝廷,被楊堅授予上儀同,領車騎將軍,為隨後的平定南陳統一中國立下了不朽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