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體檢報告裡的血脂項,你看對了麼

血液檢查報告裡的血脂項你看對了麼?

拿到體檢報告,看到血脂的檢查結果正常,你可能會長舒一口氣:終於放心了。

但是,先別高興得太早。如果不知道血脂的參考標準,就算化驗單上的結果看起來正常,實際你的血脂也可能“超標”了。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血脂檢查項目的4個指標裡,與心血管疾病關係最為密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壞膽固醇”,約佔總膽固醇的60%。

血液體檢報告裡的血脂項,你看對了麼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的就是“好膽固醇”,約佔總膽固醇的30%。它就像血管清潔工,將多餘的膽固醇轉運出動脈,運回肝臟分解,醫學上稱為“膽固醇的逆向轉運”,這一過程可減少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這種膽固醇多些更好。

研究表明,高密度膽固醇值低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將加。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HDL-C每減少0.026毫摩爾/升(1毫克/分升),冠心病發生的風險將增加2%~3%。即使使用藥物升高HDL-C,也未明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血液體檢報告裡的血脂項,你看對了麼

血脂疾病逐漸年輕化

血脂異常不是爺爺奶奶的“專利”。其實年輕人常存在僥倖心理,認為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等只會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

腦血管病以前確實大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群,45歲以下發病者比較少見,但近幾年來,臨床上收治的腦梗患者逐漸年輕化,其中部分青年患者的危險因素為血脂異常。

年輕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是血脂異常的主要原因。

工作壓力太大、常熬夜甚至通宵達旦、飲食不規律、久坐、缺乏鍛鍊等因素,都在不知不覺中危及著年輕人的身體健康,使身體代謝發生變化,長此以往可出現血脂異常,引發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甚至致殘。

建議:年輕人不要倚仗年輕,只要事業,不要生活。有了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鑄造健康的身體。

血液體檢報告裡的血脂項,你看對了麼

降脂不能單靠節食

降脂不能單靠節食。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是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材料之一,還是合成膽汁酸和類固醇激素的原料。前者的功能是使脂肪乳化,幫助脂類吸收;後者包括皮質醇、醛固酮、睪酮、雌二醇、維生素D等。

膽固醇分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健康成年人每天體內可合成1~1.5克膽固醇(約佔總來源的2/3),飲食攝入0.3~0.5克,可滿足需要。正常情況下,體內膽固醇總量維持著動態平衡,即使只吃低脂食物,機體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也是不斷進行的。

受年齡、性別、體力活動、生理狀態和自身代謝等因素影響,個體對膽固醇的需求有所不同。在控制膽固醇方面,應該遵循以下建議。

健康成年人:不必過分控制膽固醇量,只要飲食上科學搭配,各種食物都可兼顧。

血脂代謝紊亂者:膽固醇控制是一個貫穿終身的話題。調整飲食結構、減少膽固醇攝入是基礎,在此基礎上還要堅持長期、充分的降脂藥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