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销售:跟客户关系好,但忽略1个细节,百万订单没签成!可惜

说明:因内容较多,本文只展示案例中的部分内容。

背景:

我是做大型检测分析仪器销售的,这个项目2004年9月份开始,2005年4月份结束。

信息来源:在拜访客户时,客户无意中提起的,听到后自己暗暗记住了名字,回来后通过查黄页,询问114后找到该单位和具体的单位负责人,简单了解后,他们确实有这个采购计划,而且项目也正在实施,目前处于前期调研阶段。

项目销售:跟客户关系好,但忽略1个细节,百万订单没签成!可惜

第一次拜访过程

通过以上的简单了解,也与对方确定了拜访时间,我准备好所需的资料,出发了。上午11点左右见到了项目负责人A:男,年龄40左右,技术出身,戴眼镜,说话很客气,吸烟,喜欢喝茶(给我倒茶时发现从抽屉里拿出包装精美的茶叶)。

互换名片简单寒喧后,我开始介绍我所在的公司和产品,之后听他介绍项目的情况,整个过程基本上是我问他答,我一一做了笔记。

项目销售:跟客户关系好,但忽略1个细节,百万订单没签成!可惜

基本情况了解完后,他安排我见下面的技术人员B和C,即以后的具体操作人员,介绍完后A离开。我与技术人员做技术交流,期间不经意地和技术人员聊了聊天,验证A所说的是否属实。

产品介绍完毕,回答他们关心的问题。中午邀请B、C吃饭,饭间工作谈的不多,主要聊了些其他的事(未邀请A,故意的,一是怕首次见面,不好盲进;二是有些问题A在场不好了解),饭毕回程。

总结此次拜访情况,基本上自己想要的资料都得到了,于是将其确立为重点项目进行跟踪。

项目销售:跟客户关系好,但忽略1个细节,百万订单没签成!可惜

点评:此阶段属于客户采购流程的第一阶段“内部需求项目立项阶段”,对应销售流程是“收集信息,客户评估阶段”;关键节点:对潜在客户进行评估和分级;销售策略:客户筛选策略。

此阶段销售员可圈可点之处如下:

A:客户线索寻找:销售人员是个有心人(客衣无意中提起的,被其跟踪挖掘)。

B:收集客户信息:对客户A观测很仔细;对从A所得的信息再由第三方B、C验证。

不足之处:未提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如果用“客户筛选策略”中“风险评估表”对客户进行评估,则不会遗漏任何有用的信息。

第二次拜访过程

第一次拜访之后的大概两个星期后(之前有过电话和传真联系),又去拜访,拜访的理由是上次的一些技术参数需要澄清,以及谈论报价问题。去前先是给A打电话预约,A同意,并说安排好B、C一起和我见面。

由于路上堵车,到的时候离他们中午下班还有半个小时了,简单地谈了些技术问题,其中在一些问题上C提出了些异议(B是一个大概50岁左右的人,对技术很精通,C是一个30多岁的人,戴眼镜,对技术不是很懂,在这个科室里C是负责人,但份量不是很重的那种),对于C的异议很多都是B帮我解释的。

项目销售:跟客户关系好,但忽略1个细节,百万订单没签成!可惜

12点下班,到他们食堂吃工作餐,A、B、C和我一起,其间看得出他们3个人关系还是可以,偶尔开个玩笑。饭后到A的办公室,没有直接谈工作,A在下象棋,我们过去看他玩,大家指指点点,玩了3盘,A全赢了,我顺便奉承了几句。

上班继续谈技术问题,B问的问题比较深奥,需要我打开笔记本很详细的介绍,大概花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A比较认真,还拿出笔,记了些什么。整个技术交流,我感觉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结束时看得出他们都比较满意,总体上我们的设备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项目销售:跟客户关系好,但忽略1个细节,百万订单没签成!可惜

然后B、C回他们的科室,A问了我些报价问题,我给的是公开报价。然后约A晚上吃饭,A让我5点半再打电话给他。我就打算今晚不回家了,出去订个房间,顺便用剩下的时间拜访了另外一家客户。

到了约定jiu店,很高档的那种,是他们帮忙订的。席间听说他们曾经来过这里,点了大概600元的菜,然后是喝酒,4个人喝了2瓶jiu,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开始称兄道弟的了,饭毕结账,走出jiu楼,我说接着找节目,A推辞,B、C默许。最后大家还是都同意了。

项目销售:跟客户关系好,但忽略1个细节,百万订单没签成!可惜

通过前面两次交流,我总结如下:

1、我们的设备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是必要条件,接下来就是做人的工作。

2、第一次真正做人的工作感觉气氛比较好,没有特殊的负面因素。

3、3个人性格各异,要逐个攻破,就此项目而言,搞定这3个人应该没有问题了。

项目销售:跟客户关系好,但忽略1个细节,百万订单没签成!可惜

去年国庆节,A的一家3口要到海南旅--游,让我帮他订票。当时认为这票钱肯定是我出了,由于时间紧,也没有很在意就定了3张全额票。

大家知道“十一”的时候不好订票,更不好订折扣票,算了,我不找借口了,反正事后感觉此事比较窝囊,说白了,我没看透A这个人。当他们拿到票后,A要把票钱给我,我死活没要,但当我送他们到机场回来后,A打电话告诉我说,票钱放在车的后座了。

点评:本阶段属于客户采购流程的第二阶段“供应商初步调查、初选阶段”,对应销售流程是“理清客户组织和角色阶段”;关键节点是:找到内线、关键人,和关键人建立关系;销售策略:关键人和关系策略。

最大的问题:销售人员没有找到内线,导致对客户的需求不清,同时对竞争对手的活动一无所知。

销售人员试图通过常用的利益手段与客户建立个人关系,但对关键人A个人利益需求把握不准,开始以为对方只是贪图钱财,后来发现并非如此(请不要简单地把个人利益看成回扣,可能是权利、成就、被赏识或安全感等),关键是没有内线提供建议。

所以在本阶段流程中,销售人员并没有到达关键节点,为最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

因篇幅有限,本文内容较多,做销售的朋友如果感兴趣,可以到我的公号阅读全文。我下午已经上传好了。

希望销售朋友们都能在这样真实的案例中,学到更多知识,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