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豐田怎麼了?上半年已召回3次,兩年召回數量超200萬輛!

梁圓圓/文

導語:

2016年-2018年5月,一汽豐田在華共發起12次召回,共計238.26萬輛,規模較大。且卡羅拉等熱銷車型佔據召回大頭,對一汽豐田有何影響?

作為世界四大車企之一,豐田已實現連續五年銷量超千萬輛,2017全球每年銷量為1044萬輛,與大眾的1092萬輛相差不大。不過單論中國市場,豐田段位卻比大眾低了不少,2017年總銷量還不到大眾的一半。國際上的分庭抗禮改變不了豐田在華地位不如大眾的事實。

一汽豐田怎麼了?上半年已召回3次,兩年召回數量超200萬輛!

豐田在華有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兩家合資公司,大眾有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看著勢均力敵,影響力和銷量卻天差地別。豐田2017年在華總銷量為113萬輛,佔全球銷量比例僅11%,而大眾總銷量為402萬輛,佔比37%。

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市場,每年銷量超千萬輛,潛力無限。因錯過發展良機,旗下合資公司一汽豐田現今地位和影響力難比難比大眾和上汽通用。更何況,近幾年,因高田氣囊、各類質量設計缺陷問題,一汽豐田頻頻發佈召回公告。雖然主動召回贏得了部分消費者的諒解,但不能否認召回事件對車企品牌形象的破壞。

兩年發起12次召回,共計2,382,633輛

財經網汽車頻道整理了一汽豐田2016年-2018年5月的召回事件。自2016年以來,一汽豐田共發佈了12起召回公告,共計238.26萬輛,涉及卡羅拉、威馳、花冠EX和皇冠等多款車型。

一汽豐田怎麼了?上半年已召回3次,兩年召回數量超200萬輛!

根據汽車召回網整理

根據整理的召回數據,財經網汽車頻道發現,一汽豐田召回近兩年召回有如下特點:數量龐大,達238.27萬輛;大規模的召回主要受高田氣囊拖累;卡羅拉、威馳兩款熱銷車型為召回主力。

從召回事件可看出,一汽豐田是一家有責任有擔當的公司。高田安全氣囊問題2017年下半年在中國集中爆發前,一汽豐田就已陸陸續續召回問題車輛。

但一汽豐田兩年時間召回數量規模較大,對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破壞。且2018年上半年,一汽豐田就已發佈3起召回事件,共計30.06萬輛。對一汽豐田來說,加大了維修運營成本,品牌形象受損。

召回正面影響—贏好感,降低不利影響

車企主動召回問題車輛,對其影響有好有壞。好的一面是,體現敢於擔責的誠懇態度,或多或少能挽回大部分消費者的好感度,降低對品牌形象的不利影響;但也存在不利一面,頻繁曝出質量問題,給人以產品把控不嚴、零部件供應鏈質量存疑之嫌,丟失了產品質量信任度。

一汽豐田怎麼了?上半年已召回3次,兩年召回數量超200萬輛!

根據J.D. Power(君迪)與易車網的聯合調查,就“2018中國消費者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認知和評價調查”,在35個城市對1,581位受眾展開調查。調查結果稱,七成受訪消費者對主動及時召回問題車輛的車企,抱有好感,認為這是企業負責人的體現。半數受訪者對召回表示支持和理解,認為召回不代表“汽車質量差”。

縱觀一汽豐田近兩年召回事件,數量最大、影響最廣的為高田氣囊問題。針對高田氣囊,一汽豐田這兩年發起過三次大規模召回,分別為2016年10月、2017年3月和2018年4月,共計166.1萬輛,涉及卡羅拉、花冠和威馳等熱銷車型。

一汽豐田怎麼了?上半年已召回3次,兩年召回數量超200萬輛!

高田氣囊問題存在已久,2000年在北美就被車主投訴曝光,2008年,高田氣囊第一次在北美實施召回。2015年,高田氣囊問題開始大面積爆發,2017年在中國集中爆發。目前,因高田氣囊問題,全球超5000萬輛車輛被陸續召回。

一汽豐田算是中國市場較早實施召回的合資車企,召回數量龐大。且因高田氣囊問題牽涉甚廣,受波及車企極多。一汽豐田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消費者的支持和理解。

召回負面影響—財務成本增加,需加強產品品控

除高田氣囊問題外,財經網汽車頻道發現,還有兩起召回數量超20萬輛,涉及RAV4榮放和威馳兩款車型,前者召回41.99萬輛,後者為28.66萬輛。召回原因分別為後排座椅坐墊金屬骨架形狀不恰當,和發動機艙蓋鎖止機構的零件配合不當,機蓋鎖閂與機蓋鎖產生間隙。看起來問題不大,但大批量召回反應一汽豐田還需加強產品品控把關、零部件供應鏈嚴選等。

一汽豐田怎麼了?上半年已召回3次,兩年召回數量超200萬輛!

消費者雖對主動召回問題車輛的車企抱有好感,但如果大規模、頻繁發佈召回公告,還是會留下“產品質量存缺陷”的印象,影響潛在購買率。2016年至2018年5月,一汽豐田發起12次召回,共計200多萬輛。且卡羅拉、威馳和RAV4榮放等熱銷車型佔召回大頭,影響了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信任度。

發佈召回公告只是開始,車企後續還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甚至會影響公司財務狀況。如高田公司就因高田安全氣囊問題,已申請破產。一汽豐田近年召回規模大,數量多,花費也大。畢竟運輸、倉儲、人力、重新分銷或置換等開支不小,還需承擔消費者退貨的潛在風險。

財經網汽車頻道認為,召回或許影響到了一汽豐田的財務狀況。根據豐田汽車公佈的2017年年報,其全球銷售額為26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164億元),同比增加6.5%,營業利潤達2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02億元),同比增加20.3%。其中,一汽豐田透露其營業收入為991億元,未公佈淨利潤。如果套用豐田全球淨利潤率,一汽豐田2017年淨利潤或為80.95億元。

一汽豐田怎麼了?上半年已召回3次,兩年召回數量超200萬輛!

公開信息表明,豐田一直努力削減成本、降低營銷費用以及減少召回維修費用,在去年卓有成效。但今年上半年,豐田就已發起多次召回事件,數量多達數百萬輛。其中,一汽豐田上半年召回30.06萬輛,損失巨大。

同時,一汽豐田今年加快產品佈局,包括全新小型SUV IZOA奕澤、1款全新車型(或為亞洲龍)以及改款/衍生車型在內的9款新車陸續上市,還有四款車型退市。新車上市意味著營銷宣傳投入會加大,車型退市意味著銷量或許會減少。營銷投入與銷量不知是否成正比?

結論:無論是從減少維修費用,還是維護品牌品質形象而言,車企都想回避召回公告,一汽豐田也是如此。但如果發生嚴重質量問題,不想著亡羊補牢,而是任其發展,只會招致消費者的怒火和報復,看一下因“機油門”事件招致國恨的本田,就知道後果有多慘烈了。希望一汽豐田提高對市場的重視程度,對待消費者保持誠實認真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