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台積電一個代工企業利潤率在中國只輸工行,還比蘋果高呢?

眼見為實的世界


臺積電確實是芯片代工企業,可這個代工不是低技術含量的代工,臺積電的芯片製造工藝比肩Intel,是真正的高科技企業,無論技術門檻還是資金門檻都非常的高,是芯片行業非常重要的環節。根據IC insight的半導體研發支出Top10排行可以看出,臺積電在2017年的研發投入是26.56億美元,營收322億美元。26.56億美元的研發投入,這數字在全球也是能排進前面的,你以為這是跟富士康一樣的組裝工廠嗎?。

其實臺積電的芯片代工只是半導體產業分工的一部分,早期芯片企業都是IDM模式設計、製造,封測都自己來。比如Intel。現在半導體領域是晶圓代工(Foundry)+Fabless模式,高通/海思/Intel就是芯片設計的Fabless公司,然後這個設計好的半導體拿去給臺積電這樣的Foundry(芯片代工)企業生產。


如果你想用10nm製程工藝生產製造你的芯片,市面上只有兩家可以選擇,臺積電和三星,其中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警員代工廠商,市佔率高達55.9%,臺積電的毛利率很高,因為用戶可選擇的方案太少了。根據臺積電技術論壇的說明,臺積電僅5nm製程的投資就高達250億美元,研發人員6200人。


萌哈科技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檸檬

臺積電2017年營運表現亮麗,總營收達9774.5億元新臺幣,稅後淨利3431.1億元新臺幣(約116億美元),營收與獲利再創歷史新高紀錄。同期蘋果公司的利潤約為484億美元,臺積電和蘋果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不只是遠輸蘋果,與A股上市公司比,臺積電2017年的淨利潤比四大銀行也有很大差距。不過除去四大賺錢機器,A股中確實沒有比臺積電更賺錢的企業了。

臺積電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foundry)企業。臺積電自己不做芯片設計,他的主要業務是幫助芯片設計公司把設計好的芯片製造出來,確實屬於一家代工企業。

但是這個代工和我們平時說的代工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富士康做蘋果手機代工是把蘋果手機的各種元器件組裝在一起,屬於簡單的加工製造沒有太高的技術難度,臺積電做的芯片代工技術壁壘要高太多。

生產一枚芯片需要有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設計,就和我們蓋房子要出圖紙一樣。設計企業從功能需要出發,做好設計圖紙,然後交給代工企業製造。至於設計難度大不大,你想想如何把上億的晶體管集成在指甲蓋上還能不互相干擾運行穩定,你就知道了。

第二步是代工製造,這個難度完全不比設計小,甚至門檻更高。還是以蓋房子為例,有了建築圖紙你可以把磚按照設計做成房子。臺積電拿到芯片的設計圖後,要把圖紙上的作品製造出來,原理和蓋房子一樣,但是難度完全不同。

我們以華為最新的麒麟970為例,麒麟970採用了10nm製程,在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堆積了55億個晶體管。要知道一個原子就有0.1nm那麼大,10nm不過100個原子而已,無論數量還是精度都遠超常人想象,造這東西實際上比設計還要難。

由於技術難度大,燒個幾百億美元進去都不一定能掌握製造的技術,何況工藝在一直進步,製程還在逐步縮小,臺積電已經在研究3nm製程的製造技術了。

這種技術壁壘構成了臺積電的護城河,三星的產能要先給自己製造,英特爾只給自己做製造,臺積電拿下了全球代工份額的50%完全是因為他是唯一產能充足技術領先的製造企業。所以獲得非常高的利潤也不足為奇了。

第三部是封裝測試,這個就簡單多了,不再過多介紹了。

綜上臺積電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代工企業,而是世界最領先的半導體制造企業,技術壁壘決定了他的高利潤。


首席投資官


做什麼都是有門檻的,而這門檻的高低就是你的利潤。

做小生意有門檻。小生意的門檻,一是肯幹,二是嘴勤,再則做小生意做得好的,也是很懂人情世故的。她們(他們)會不斷的去比較每一個批發市場,尋找可能的更低的價格,每一個小細節做得好的話,這就是小生意的門檻。

開店有門檻。選址、選擇產品,周邊的宣傳,人流量,這些都是要考慮,要比較的。這個門檻,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有很多相關的書籍資料在教人選址、選產品,但很多人都是懵懵懂懂就選了一個產品,選了一個地方,然後就開業了,或者一輩子守著個小廠小店面。它的門檻就是你能不能做好選址,選好產品,如何與周圍互動,做好宣傳,人流量是否足夠。但很多人不願意,所以他們也就是對付著活著。

科技公司有門檻。我們這裡把一般的科技公司的門檻和互聯網公司區別開來。比如材料,需要的是理論指導、反覆實驗、模型;需要設計,需要研發,更重要的是,這一類公司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才;

與大家印象中不一致的是,我並不把互聯網公司歸入科技公司,至少不是典型的科技公司。實際上,儘管阿里巴巴、京東這些現在都是市值遙遙領先的互聯網公司,他們的後臺也許很有科技含量,但是他們的商業模式本身卻與科技無關。實際上,這些互聯網公司更多的是靠運營來獲得門檻的,靠資本運作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靠不斷的投入來築造護城河,來獲得門檻。

實際上,我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我一直把這個世界的企業的門檻定為兩種,一是技術性的門檻,而另外的則是運營築起來的門檻。

也許上面說的有點抽象。我們來看看一箇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例子,那就是為什麼唐之前,各大王朝都選擇關中作為首都,作為王朝根基之地。

原因是,選擇關中作為王都,它最容易建立門檻,它最安全。東有潼關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西有大散關,即所謂的四塞之地,把這四個關卡一封,關中安全就有了保障,而關中本身又有一定的縱深,所謂的“沃野千里”,被封鎖也有生存的能力。

這就是關中,就是長安被選為王都的真正原因。

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技術性企業的門檻。他這個門檻很好築造,他有天然的門檻,別人要想突破這個門檻,不容易。而靠運營築起來的門檻,其實最典型的就是美團、滴滴、眾多的單車之類的企業。這些門檻全是一個套路,全靠資本清理市場、建立壟斷,然後獲取壟斷收益。這個需要大資本的支撐,而你需要做的是,你是被選中的那個幸運兒。

其實回過頭來再說說長安的一個方面,就是項羽的彭城,也就是徐州。彭城作為王都之所以不合格,是因為彭城地形平坦,他要想做王都,沒有函谷關,沒有武關,大散關、蕭關,它就只能投入大量的資本挖很深的護城河,壘很高的城牆,又寬又厚,這個太難了。這個投入就像滴滴那樣的,一個月燒十億,才能挖出這道護城河,累出這道高牆。

做那個幸運兒很難的。所以真正好的創業項目,其實都是技術門檻高的,而你看我扯了那麼多,臺積電就是那個門檻,就是那個有技術的企業。

荷蘭人能做世界最好的光刻機,所以荷蘭的ASML就是荷蘭的國寶企業,是中國人想破了腦袋也得不到的企業,是美國根據巴統協議對中國封鎖的企業。

而臺積電,它雖然是個製造企業,可它的技術是臺灣對大陸封鎖的;而全世界能達到它的技術水準的,印象中也就是三星了,以前INTEL自己有工廠,但應該是這部分業務都剝離了。

有這份全球數一數二的技術,獲得這個利潤,那不是應該的麼?難道它的利潤應該比賣單車的,租汽車的,送外賣的更低,才正常?

說實在的,那些企業有臺積電有價值?送外賣的垮了,自己做飯;臺積電垮了,那整個世界就會陷入癱瘓,因為那些芯片都不會有了,那些電腦、冰箱、彩電都不會有了。

其實,臺積電這樣的企業,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這樣的企業,越多越好


江上一峰青


美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曾做過一個調查,對象是全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歷史學家和技術專家,讓他們為人類史上的重大發明進行排名,印刷機排在首位,它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知識的保存、複製和傳播,推動了文明的進程;電力排在第二位,它突破了人類對能源的認識,以電力為基礎構建了一個繁華的世界;盤尼西林排在第三,它結束了傳染病幾乎無法治療的時代,將人類從流行病滅世的威脅中解決出來;第四名是半導體,它是所有電子設備的核心和大腦,是當今社會正常運轉的最重要的基石。

最近鬧得紛紛揚揚的科技界史上最大的收購案——博通擬用價值1300億美元現金和股票收購高通,涉事的兩個主體,博通是世界排名第五的半導體企業,高通則世界排名第四。博通極力推動收購的最大目的,無非是補足其在移動芯片上的短板,增強其在半導體產業中的版圖和話語權。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未來的世界無論如何發展,終究離不開半導體,甚至隨著智能社會的推進,半導體對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要,控制了半導體就控制了產業鏈中利潤最豐厚的上游環節,甚至意味著控制了人類發展的進程。

而另一個巨頭——三星也不甘寂寞,今年其半導體產業上投資/資本支出達到了260億美元,就投入規模而言全世界第一,而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3季度,三星在半導體方面的總營收已經超越了Intel,拿下“半導體一哥”的稱號。

傳統老一哥——英特爾隨著PC市場的持續下滑而漸漸勢弱,轉而在正在興起的人工智能浪潮中向著AI一路狂奔,先後推出了“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研發Loihi神經元芯片、Mocidius神經計算棒以及Movidius Muriad X計算機視覺芯片等智能時代的核心單元,力圖重新佔領戰略制高點。

在這些巨頭繁華競逐之間,有一家中國企業憑藉多年對半導體的深厚積累,與這些巨頭並駕齊驅,就收入規模而言,位居世界第三,它就是位於中國寶島臺灣的鎮島之寶——臺積電。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還有點陌生,但你絕對用過它的產品,你手中的iPhone8/X和華為mate10的芯片就是它們代工的,千萬不要瞧不起“代工”二字,對芯片而言,研發設計是一個難點,更關鍵的難點在於規模生產,世界上能生產納米級芯片的企業不多,如,號稱“iPhone有史以來最強大、最智能”的A11仿生芯片擁有 43 億個晶體管,包含 6 個 CPU 核心,其中包含 4 個小核和 2 個小核,雖然是蘋果公司自主研發的,但全世界能規模生產的只有臺積電。同樣,華為mate10上搭載的號稱第一塊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在100平方毫米的面積上集中了55億晶體管,也是由臺積電生產。而高通正在積極研發的新一代驍龍855,是其最高端的產品,也將由臺積電以7納米制程代工生產。截至當前,臺積電市值2047.11億美元,而博通市值1105.36億美元,高通市值983.56億美元,臺積電等於後二者之和。我們再來看看營收,臺積電2016年營收為9479.38億新臺幣,約315.45億美元,而高通則為154億美元,博通為132億美元,臺積電比二者之和還要高出30億美元。

當然,也許大家會覺得臺積電離我們有點“遠”,其實很多中國大陸企業在半導體行業中也在積極佈局,如紫光集團,也正在通過收購和自研整合芯片業務,提升自身在產業中的影響力,進而以集成電路產業為先導,構建起了從“芯”到“雲”的產業鏈。最新的消息是,紫光集團擬在東莞投資1000億人民幣,投入5G、物聯網、智慧汽車等晶片研發。

但有一個事實不得不說,雖然從近期看國內企業對半導體的投資規模和力度不小,但相比三星等競爭對手長達十幾年的積累和投入,我們要追趕的路還有很長。長久以來直到當前,中國產業對半導體的進口依賴非常嚴重,每年半導體進口金額超過2000億美元,當前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看著興旺紅火,但其實自主性並不強,短板就在於芯片。半導體的發展從小了說將影響企業的發展,從大了說將影響國家的安全和穩定,掌控半導體對中國而言非常重要。


悲了傷的白犀牛


代工行業也分為好幾種,像芯片製造行業也算是一種門檻高的行業,這個門檻有多高呢?這是一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加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兩者缺一不可!目前新建一條主流的芯片生產線,大約需要花費60-80億美金,假如技術更先進的話,基本要超出100億美金了!在技術方面,衡量芯片製造工廠的技術能力,一般都是看其製程能做到多少,放眼全球,目前可以量產的最先進製程應該是在7nm這個節點,現在世界上也就英特爾,三星,臺積電能做到,主流的應該是在14nm或者16nm這個節點,在這個節點上,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說法,除了上述三個公司之外,格羅方德也勉強可以做到。對於其他芯片代工公司來講,主流的工藝節點基本還停留在28nm階段,比如國內的中芯和臺灣的聯電,這是目前芯片製造行業的基本現狀!

那為什麼臺積電的利潤率高呢?

先簡單介紹一下半導體行業的一個基本常識!

整個半導體行業從上游到下游,基本可以分為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芯片封裝測試三大塊,其中芯片製造這個環節屬於最為複雜,難度最大的環節。的確,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頂尖的芯片設計公司可以設計出14或16nm製程的芯片,比如華為等,但是國內並沒有一家代工廠可以做出這個製程來,因此只能求助於臺積電等其他代工廠!放在國外也是,頂尖的半導體公司,比如高通,博通,和題目中提到的蘋果芯片,都是可以設計出來,公司自身並沒有製造能力,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也只能委託臺積電來代工!

那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找英特爾和三星去做呢?

英特爾和三星是半導體內的巨無霸,他們自身擁有芯片設計,生產,封裝能力,他們的芯片製造廠早年來基本只為自家產品服務,最近幾年才開始涉足代工服務,但是他們一旦進入代工行業,,就難免會產生一個問題,比如蘋果和三星本身是競爭對手,蘋果把自家引以為傲的芯片交給三星去做,能放下心嗎?不過,處於商業利益考慮,蘋果的確也這樣做了,只是沒辦法而已!

除了三星和英特爾,能提供先進技術製程的就剩下臺積電一家了!

反過來看臺積電,一個純芯片代工廠,可以提供先進製程,又不涉及終端消費市場,和其客戶又沒有直接競爭關係,因而絕大數的設計公司都願意把產品交給臺積電來製造!而對於其他的代工工廠,比如格羅方德,聯電,中芯等,自身掌握的技術還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這樣大家應該明白了吧!由於臺積電掌握了最為先進的製程技術,可以為全世界的絕大部分芯片設計公司生產芯片,而且獨此一家,你說利潤率能不高嗎?


數碼俱樂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權威解釋被特朗普的制裁演繹得淋漓盡致。中國還不全力發展高科技今後還會吃大虧。看看美帝國主義的生產模式和管理模式就知道為什麼美國大家都叫他美帝國主義,他之所以稱王稱霸大家還得恭維他是超級大國,儘管大家都說美國很多商品都不生產靠進口,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的能卡住他的脖子,中國這個世界超級製造大國(別走眼,不是超級大國)還要一心儘量滿足美國的需要,唯恐美國買少了。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就是美國的生產力發達,他的生產力就體現在高科技上,世界上的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都是美國發明的,一旦別人能夠生產美國就不再生產或者縮小規模轉而研究開發更先進的技術不斷創新,比如計算機,微電子,互聯網等最新高科技無一不是美國發明,如此說來美國才最有資格說自力更生。一個小小的芯片就能抵得一箇中國工人的生產力,一個微軟的計算機操作軟件就抵得過上千萬的中國工人創造的財富,這樣的高科技企業美國還有不少,如GPS,安桌操作系統還向世界免費,這在中國不可思議。儘管很多人用了這些免費的科學技術還不買賬,一旦沒有了才知道美國真的是帝國主義啊,誰敢說他是紙老虎?就算是紙老虎,現代的高科技也能把它變成真老虎,這可不是吹牛逼的。看不到美國有什麼工業製造業,人家就是有錢,就是牛逼哄哄的,各國都得爭先恐後的往美國送商品撈美國債券,為什麼?這就是美國的高科技無所不能,高科技創造的財富除了讓人驚歎和眼紅外,高科技還能強大國家,讓一個國家成為超級大國,由此可知超級大國不是你有多少軍隊,有多少老百姓,有多少財富,有多少商品?而是有沒有領先全世界的高科技,有沒有能讓世界依賴的高科技科,有讓全世界都敬畏的高科技。如有,那就是一個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如果沒有這樣的高科技就只能是個打工仔,遲早都是超級無敵大國的菜。看看韓國,一個三星就創造了大半個韓國的生產力,而三星就是韓國全力打造的高科技,三星在韓國無所不在,在全世界也赫赫有名。然而,韓國的高科技比起美國來就是小巫見大巫。至於臺灣的經濟力量最讓人提起來的就是代工企業,儘管在全世界顧傭了幾百萬人打工,但創造的財富遠不如臺積電,電積電就是臺灣的高科技,現在中興受到了制裁才覺得臺積電的先進之處和有點依靠的感覺。臺積電和三星都是在世界科技突飛猛進之時跟上了高科技的發展而佔有了一席之地。臺灣一個臺積電就佔據了臺灣生產力的很大部分。以前的亞洲四小龍只有韓國和臺灣對高科技的重視下發展了起來,其實更應該發展高科技的是新加坡和香港,因為地少人多基礎好,與外部關係密切,但都錯失了良機,因為這兩個地方忽視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因,而今看來高科技更是最大的生產力。


月亮知我心66174486


以下科技君嘗試著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讓你滿意;

一、芯片代工的需求大

蘋果、華為、高通、聯發科、三星這些都是我們熟知擁有自己移動處理器的品牌,然而科技君會把他們劃分為兩類,前面的蘋果、華為、高通和聯發科為一類,三星為一類,前一類擁有芯片的設計能力,卻沒有生產能力,後一類的三星擁有設計到生產的完整能力。

IDC官網公佈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比2016年減少0.11%,降至14.724億部,這也意味著每年對手機芯片的需求同樣巨大,除了像三星那樣自己擁有生產能力外,其他廠商均需要代工生產芯片,芯片代工市場十分巨大。

二、同行不多,但競爭大

除了臺積電外,當然還有其他代工廠,如聯芯、中芯等,但他們只是代工一些入門級的芯片,到了中端的芯片產品,如目前手機市場上主流的14、16nm芯片產品,均由臺積電和三星代工生產,其中目前14nm的為三星代工,16nm的為臺積電代工,儘管在工藝的數字上有所不同,但14和16nm為同一代的工藝。如高通的芯片目前主要由三星代工,蘋果、華為、聯發科目前主要由臺積電代工。

儘管只有臺積電和三星兩家主要的代工廠,但他們的競爭異常的激烈,有來自蘋果等廠商對新技術的需求,也有臺積電與三星彼此的競爭,聽說明年高通驍龍800的芯片就要將由臺積電代工生產,而英特爾也將開放自己的生產線,開始半導體的代工業務。芯片廠商對代工廠的選擇看重的是技術和價格,他們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優勢。

三、利潤背後

臺積電沒錯,的確有巨大的利潤和利潤率,但這些利潤除了分紅給股東外,還需要投入到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和量產中,不然在商業社會中,就無法在將來擁有更多的優勢。

最後

對於臺積電這種以技術為導向的企業,利潤高一點難道有問題嗎?


品味科技


首先,你的認知就是有問題的!臺積電是一個代工廠,但是它並不意味著,技術含量低。相反,芯片代工,尤其是具有先進工藝製程的代工企業,那絕對是頂級的高科技企業。研發先進工藝製程,甚至比研發通用CPU,SOC更難。先進工藝製程的技術門檻高到即使中國目前舉全國之力也暫時無法逾越。其次,全球,請注意是全球,掌握最先進工藝製程的企業也就三四家: 英特爾(基本不對外代工)、臺積電、三星,格羅方德也勉強算。蘋果,高通,聯發科,華為海思的SOC想用先進工藝,也就只能找三星,臺積電,別無他選,並且產能有限,還得排隊。所以一提到代工廠,就不要以為都是富士康,其實富士康也有無燈工廠了,只是大家不瞭解而已。


IADC


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比較強大,基本上其它的企業也比不上,只專注於做代工,而且芯片又是高端產品,工藝要求太高,一般企業很少去做,所以做晶圓代工企業不是很多,而且能做大的也不多。臺積電只做晶圓代工,不用管營銷售後這些,成本支出也不會很高,而且工廠工資支出也不會特別高,成本相對於蘋果來說很少,蘋果要投入大量廣告,研發費用,其它業務的開發,售後營銷還有很多關稅,這就造成利潤沒臺積電高。臺積電雖然利潤可觀,但過度依賴代工,手機時代的變遷很快,未來手機不一定會很強勢,可能會遷移其它智能設備,如果國產品牌不在選擇國外芯片就會容易掉隊 就像諾基亞和三星。


還有多久


晶圓代工屬於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行業壁壘較高。這就決定了龍頭企業,具有很強的利潤率。



也就是說要進入晶圓代工產業,需要進行大量的前期設備投入,對資金要求較高。另外金圓代工也需要大量持續的研發投入,以跟上產業步伐。

所以一般企業不敢輕易涉足晶圓代工產業,沒有強大的資金實力,技術實力支撐,很難獲得成功。而且晶圓代工已經步入三納米制程,基本接近晶圓代工的極限,這就導致後進入的企業,已經很難有空間發揮。

這種局面造成了具備技術領先優勢的臺積電,在純粹只做晶圓代工的企業當中,具有壟斷的行業地位。



全球具有優勢的晶圓加工企業,有美國的英特爾,amd,臺灣的臺積電,韓國的三星。其中只有臺積電是專注晶圓代工產業。英特爾和AMD的晶圓加工不對外開放,三星由於有自家的處理器和手機產品,跟其他客戶形成競爭,所以相對客戶較少。

這就直接成就了臺積電,晶圓代工老大的地位,用於晶圓加工的設備,一次性投入之後,就是技術研發上的投入。由於上游原材料的成本,單價相對較低,而客戶批量訂單又很大,這就成就了臺積電,很高的利潤和利潤率。



比如生產一顆處理器,所需的材料和各種工序成本為十美金,臺積電收客戶15美金,這就產生了50%的毛利率,如果華為麒麟處理器每年銷售1億顆,積電就產生了15億美金的銷售收入,和5億美金的毛利率,這個只是假設,不代表實際的成本和代工價格。

喜歡請關注,點贊並留言,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