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山比較有特色的旅遊景點!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1]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2][3]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4]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山東的山比較有特色的旅遊景點!

嶗山古稱牢山、勞山。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東南,西靠青島,東南兩面瀕臨黃海。面積386平方公里,嶗頂巨峰,海拔1,133米。既是中國道教名山,又是著名的避暑遊覽勝地。嶗山景區包括太清宮、太平宮、北九水、華樓宮、鶴山和嶗頂巨峰等景區與景點。奇峰怪石,滿山遍佈,如獅子峰、綿羊石等。人稱峻山的石峰是“天然的花崗岩群雕”。由於臨海,山色海波相映,形成了紫霞雲海乃至“海市蜃樓”的奇特景象。再加上聞名天下的嶗山泉水,如“金液”、“靛缸灣”等,構成了嶗山獨具一格的自然景觀,如《齊記》所云:“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

嶗山自古被稱為“神宅仙窟”、“海上仙山第一”。秦皇漢武都曾來此求仙。宋元以來,宮觀次第興建,最盛時達“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今尚存太清宮、太平宮、華樓宮等。這些建築多為石壁瓦舍,簡樸無華,具有道家沖和恬淡的色彩。其中太清宮中的漢柏唐榆至今仍蓊鬱蔥青。歷代名道如邱處機、張三丰,文人李白、蘇軾、蒲松齡等都曾來山中-或漫遊,多有題刻吟詠,為奇麗的山水增添了幾分文秀。

山東的山比較有特色的旅遊景點!

千佛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古稱歷山,因為古史稱舜在歷山耕田的緣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隋開皇年間(581年一600年),因佛教盛行,隨山勢雕刻了數千佛像,故稱千佛山。

千佛山是泰山的餘脈,海拔285米,佔地166.1公頃,距濟南市中心2.5公里,位於山東省濟南市中心南部,與趵突泉、大明湖並稱濟南三大名勝,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16年9月5日,千佛山摩崖石像及碑刻群掛牌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山東的山比較有特色的旅遊景點!

梁山縣位於魯西南,處於山東省的泰安、濟寧、菏澤和河南省的濮陽四地市交界處。

梁山建縣於1949年8月,下轄13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風景名勝區,672個行政村,77.6萬人,地域面積964平方千米。

梁山縣是古典名著《水滸傳》故事發祥地,是全國首批命名的武術之鄉,亦是中國專用汽車生產基地,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梁山縣是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故事的發祥地隸屬山東濟寧市,位於山東、河南兩省的濟寧、菏澤、泰安、濮陽

四地市結合部,總面積964平方公里,耕地82萬畝,轄12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共672個行政村(居),75萬人梁山縣城座落於梁山腳下,是魯豫交界地區的經濟重鎮和旅遊名城.

山東的山比較有特色的旅遊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