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高考之「美術類」前景

2018年江蘇省3.2萬餘名美術考生,比去年增加約1000人。2018年湖北省1.79萬餘美術考生,較去年增加近400人。 2018年四川美術聯考人數29155名,比2017年的28348人增加807人, 2018年廣西美術聯考人數1.47萬,2017年為1.4萬,增加近700人。安徽2017考點人數25353,2018不詳。

縱觀考生人數,還是“可喜可賀”的,中國藝術後繼有人了。大部分高校也是“敞開懷抱”,只要專業課和文化課過得去,就錄取了。說白了就是是給錢就能上。專業五花八門,什麼裝潢設計,平面設計,影視動畫,美術教育等,概括設計類和純美術兩大類。學費比其他專業貴的多,特別是設計類。

現在問題來了,這麼多藝術人才畢業了工作好找嗎?待遇好嗎?

大城市是吸收藝術類畢業生最多的地方。就上海而言,目前不管是設計類還是美術培訓班,飽和了!而且是早就飽和了!大量搞藝術人才的湧入,造成了設計師勞動的廉價,很多都是打著“免費設計”,我請問“你免費設計,設計師吃什麼喝什麼?”當然側面反應了設計的廉價。

藝術畢業生就業主要是設計公司和少數企業,設計公司這一塊可謂遍地開花,因為起步低啊,所以魚龍混雜,一個人,一臺電腦,一張營業執照,也叫“什麼什麼設計公司”。大多數都是小公司,上市的的設計公司未聽說過。個人對這些設計公司有很深的成見,“剝削廉價勞動力”,“乾的比牛多,吃的比雞少”是我的體會。就展覽設計師而已,“看不到明天!”是大多數人的心聲。企業招聘的也有,輕鬆一點,但是待遇一般不算高,特別是平面,也許只能到辦公室掃地阿姨那裡找自信。

高薪設計師(月薪20000+定義為高薪吧),水平是要打敗99%同行,具有壓倒性優勢,別人才會出這麼多錢聘用你。要成為這類人,不光要長時間努力,還要有天賦。你具備嗎?有恆心嗎?

很多學設計的畢業生,就業的時候改行了。問問為什麼,回答是,做設計只能養活自己,沒前途。

選擇藝考,不能只“為了上大學而上大學”,要了解自己的愛好和天賦,瞭解市場,謹慎選擇,否則“走彎路”青春是找不回的。(此文僅僅一位從業多年的藝術考生的體會,不當之處歡迎磚頭)
談談高考之“美術類”前景

談談高考之“美術類”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