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崛起中的長江明星!

湖北宜昌: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坐擁三峽美景,經濟發展迅速,將成為下一個長江經濟帶明星!

宜昌,古稱夷陵,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中游分界處,建制歷史逾兩千年。全市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2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415萬人。

宜昌依長江而建,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科技、高教、文化、衛生、交通、醫療僅次於武漢,綜合實力和經濟實力均位居湖北省第二位,是中國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宜昌是三峽大壩、葛洲壩等國家重要戰略設施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2017年4月2日,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宜昌片區正式揭牌 。經過多年發展,宜昌GDP突破3000億元,成為長江經濟帶中又一顆明星。

湖北宜昌-崛起中的長江明星!

1)地理位置優越

宜昌地理位置優越。在長江經濟帶中,宜昌東接武漢,西連重慶,是東部發達的經濟科技與西部豐富資源的結合部,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由中線進入西部的起點。宜昌地處南北經濟文化交往、東西資源要素對流的交匯處和過渡地帶,歷來是重要的商品物資集散地。

1877年清朝政府在宜昌設立海關,英、日、美、德、意、法等國也相繼設立領事館和商行。1876年宜昌被闢為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1994年8月,宜昌市被國務院批准為沿江開放城市,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由沿海向內地梯次推進,長江開放開發、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三峽工程的興建,宜昌處於承東啟西的戰略部位,是重慶和武漢之間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2) 交通非常便利

宜昌是長江與鐵路交匯的中樞,境內有黃金水道長江、焦柳、宜萬、漢宜等東西和南北走向鐵路、多條高速和三峽機場,擁有水公鐵空立體交通網絡。

宜昌水運源遠流長,河流眾多,有著天然的航運條件,自古江河便為宜昌對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三峽大壩建成後,宜昌黃金水道成為一條連接重慶、湖北的水上高速公路,昔日的川鄂咽喉,成為承東啟西,國家東、西部交通的重要樞紐和通道。宜昌市境內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香溪河、黃柏河、清江等共規劃港口岸線72段,總長104.8公里。

3)文化旅遊資源豐富

宜昌歷史悠久,文化興盛,曾經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發展的重要區域。這裡人傑地靈,孕育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民族和親使者王昭君以及知名學者楊守敬等諸多先賢名流,歷代著名文人,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陸游等,也曾在此留下他們的足跡。

宜昌還以“三國故地”而著稱,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三十六個故事發生在這裡。“夷陵之戰”火燒連營七百里,趙子龍大戰“長坂坡”,張飛橫予“當陽橋”,關公敗走“麥城”被擒“回馬坡”等等故事和遺蹟俯拾皆是。這裡還是埋葬關公正身的“五陽”之地,建有氣勢恢弘的關帝陵。同時也是關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

宜昌市境內風光旖旎,素以三峽旅遊為聞名,宜昌是全國11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宜昌境內有三遊洞、白馬洞、桃花村、黃陵廟、金獅洞、白果樹瀑布、曉峰懸棺、猇亭古戰場、高嵐風光、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蹟和風景名勝。因神農氏(炎帝)曾在此遍嘗百草而得名的神農架,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原始森林,林中古樹參天,野花遍地,珍禽異獸時有出沒,是休閒避暑、滑雪賞景、探險獵奇的好去處。

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內,屈原祠、昭君村、讀書洞、娘娘井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蹟向人們反覆講述著無數優美動人的傳說。城市的軟實力可見一斑。

湖北宜昌-崛起中的長江明星!

總論:

宜昌依靠良好的區位和便利的交通,經濟得以快速發展。隨著呼南高鐵和沿江高鐵的建成,宜昌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優化。宜昌必將成為重慶武漢之間又一顆明星!

湖北宜昌-崛起中的長江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