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勝學》道破得勢失勢之玄機,得其勢者奧妙,必成人生之大勝

自古為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然而,中國自有封建王朝之始,君權與相權之爭實際上從未中斷。五千年華夏文明不僅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卻也造就了皇權相位爭奪的殘酷殺戮。但是有一人,他歷經五代末世之亂,高居宋初文人之首,兩朝相國,先事太祖,後輔太宗。為人寬容,不會使惡,理致太平,善歸人主。在位十八年來,至始至終,無人能取代。即使在太宗繼位之初,面對得國不正之聲,依然成為極少受到重用的前朝老臣,且以宰相之位得以善終,死後哀榮配享太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君權與相權最和諧的一段奇蹟。

《勢勝學》道破得勢失勢之玄機,得其勢者奧妙,必成人生之大勝

而創造此佳話的人正是宋初一代名臣,千古名相薛居正。雖然宋史記載:(居正)為相任寬簡,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注:擔任宰相為政寬仁儉樸,不喜歡苛求細察,士大夫因此都稱讚他。)。或許,好人緣是薛居正成功的一部分,但是主要的還是在於其深諳勢勝之學。就如其《勢勝學》所描述的一樣“不知勢,無以為人也。勢易而未覺,必敗焉!”這應該是,薛居正居相十八載而不敗之主要原因。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帝王以馭勢得天下,將相以借勢得長久,商賈以度勢得富貴,常人以附勢得平安。此文不但揭示得勢失勢之玄機。更道破了“勢”在任何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此文將抽象,高深的勢道,做了最簡單的描述,掰開揉碎,給予世人最大的警示,那就是“勢”無處不在,與任何人都息息相關,他不分貴賤,任何人都離不開勢勝之論。

《勢勝學》道破得勢失勢之玄機,得其勢者奧妙,必成人生之大勝

《勢勝學》全文

不知勢,無以為人也。勢易而未覺,必敗焉。

察其智,莫如觀其勢。信其言,莫如審其心。

人無識,難明也。君子之勢,滯而不墜。小人之勢,強而必衰。心不生惡,道未絕也。

未明之勢,不可臆也。彰顯之勢,不可逆耳。

無勢不尊,無智非達。迫人匪力,悅人必曲。

受於天,人難及也。求於賢,人難謗也。修於身,人難惑也。

奉上不以勢。驅眾莫以慈。正心勿以恕。

親不言疏,忍焉。疏不言親,慎焉。

貴賤之別,勢也。用勢者貴,用奸者賤。

勢不凌民,民畏其廉。勢不慢士,士畏其誠。勢不背友,友畏其情。

下不敬上,上必失焉。上不疑下,下改遜焉。不為勢,在勢也。

無形無失,勢之極也。無德無名,人之初也。

缺者,人難改也。智者,人難棄也。命者,人難背也。

借於強,諛不可厭。借於弱,予不可吝。人足自足焉。

君子憐弱,不減其德。小人倚強,不增其盛。時易情不可改,境換心不可恣矣。

天生勢,勢生傑。人成事,事成名。

奸不主勢,討其罪也。懦不成勢,攻其弱也。惡不長勢,避其鋒也。

善者不怨勢劣,盡心也。不善者無善行,惜力也。察人而明勢焉。

不執一端,堪避其險也。不計仇怨,堪謀其事也。

勢者,利也。人者,俗也。

世不公,人乃附。上多偽,下乃媚。義不張,情乃賤。

卑者侍尊,莫與其機。怨者行險,仁人遠避。不附一人,其禍少焉。

君子自強,惟患不立也。小人自賤,惟患無依也。

無心則無得也。無謀則無成也。

困久生恨,其情乃根。厄多生智,其性乃和。無困無厄,後必困厄也。

賤者無助,必倚貴也。士者無遜,必隨俗也。勇者無懼,必抑情也。

守禮莫求勢,禮束人也。喜躁勿求功,躁亂心矣。

德有失而後勢無存也。心有易而後行無善也。

善人善功,惡人惡績。善念善存,惡念惡運。以惡敵善,亡焉。

人賤不可輕也。特貴不可重也。神遠不可疏也。

勢有終,早備也。人有難,不潰也。

謝謝朋友閱讀,有需要譯文的請私信。交流文學,志在必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