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上世紀80年代

改革開放初期,駕駛員、售貨員、郵遞員等現在很普通的職業曾是一代人的夢想,收入高又體面。此外,國家開始允許個體經營,個體戶成為受歡迎的職業。同時,文化、藝術有關的工作受到熱捧,例如詩人、作家、教師。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1979年12月5日,湖北省黃岡地區汽車運輸公司第四車隊司機張大權,正在清潔大貨車。鄒德棟攝(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1986年5月,在鄭州市郵電局人工電話交換機工作大廳內,幾十名接線員在緊張忙碌著。(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1980年9月20日,蘭州市郵政局中央廣場郵電支局青年投遞員王炳剛(右一)正在投遞信件。(新華社記者 張生貴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1980年6月19日,西藏察隅縣電影放映員松布龍(左)經常下鄉為群眾放映電影。(新華社記者 馬競秋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1982年春節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勞動模範、特級售貨員張秉貴在王府井百貨大樓糖果組櫃檯熱情洋溢地服務,同顧客們互祝新春快樂。(新華社記者 楊紹明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1988年9月14日,北京民族飯店前乘客正在上出租車。在上世紀80年代,汽車是奢侈品,司機更是很多人嚮往的職業。開出租一個月賺兩三千很輕鬆,其他工作一家子也就七八百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戴紀明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1982年11月1日,南京市個體商業戶徐偉重新開業。(南京日報記者 劉小元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 1983年,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中)和第一批進廠工作的大學生交談。( 新華社記者 沈楚白 攝)

上世紀90年代

許多人放棄原來工作投身到私營工商界,“下海”成為這一時代的熱詞。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不少外資企業進入,金融等行業深度發展,熱門行業由此變成了海關、外企、金融(銀行、證券、保險)、稅務等。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1994年,腰掛BP機、手持“大哥大”的藏族女商人拉珍正和四川的客戶洽談生意。(新華社記者 土登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1996年8月16日,山東省膠州市李哥莊鎮姓王的個體戶剛從服裝城市場批發了幾箱服裝,他每星期都要到這裡進貨。馮傑 攝(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楊懷定每天把幾十張證券和十幾種股票變動的信息輸入電腦,並繪製成圖表,以此分析股市走向 。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專業的卜文,在1990年浦東開發之際來到這裡創建中國農業銀行浦東分行,並在32歲時成為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是當時上海農行系統最年輕的部門領導。 (新華社記者 張郇 攝1996年4月22日發)

2000年代

此時,信息化逐漸普及,通訊、網絡、IT等成為熱門行業;文化娛樂行業逐漸發展起來;對外交流增多,外企依然受歡迎,翻譯、同聲傳譯等成為人才緊缺職位,據上海2006年發佈的小時工工資指導價位,翻譯職業處於高薪狀態,其中同聲傳譯日薪最高可達7000元;一批下崗工人走上再創業之路。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03年4月23日,上海人民廣場的一棟寫字樓裡,一位網絡公司中的“短信寫手”正在忙碌工作。(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05年8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延安路上,數十名歌迷自發地聚集在一起,頂著烈日為“超女”選手李宇春拉票。2005年的“超級女聲”點燃了人們對電視選秀節目的激情。(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 2006年2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某國際論壇會場內,一名同聲傳譯員正在工作。(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07年1月27日,一位求職者在北京舉辦的外企人才招聘會上向參展外企工作人員遞交簡歷。(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00年2月13日,下崗女職工夏衛平再創業,建加工廠。這是她與丈夫一起分析產品。新華社發 (張耀智 攝)

2010年代

物質生活大大豐富,人們已經追求生活品質,健身教練、營養師、寵物醫生、催奶師、體驗師等職業成為不少人的選擇;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電子商務、軟件工程、電競、網絡主播等職業備受關注;而且,個性化職業漸受歡迎。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0年8月9日,“淘寶”店主朱曉玲與顧客通過網絡溝通產品的樣式與發貨地址。至2010年8月,我國電子商務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3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逾1000萬人,眾多大學畢業生、下崗人員通過在淘寶網、拍拍網等第三方網購平臺上開店實現了就業。(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1年8月5日,紋身師紋身藝術展上進行刺青表演。當日,一場名為“我為刺青狂”的紋身藝術展在瀋陽市一體育館開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紋身愛好者在展會上觀摩、交流、切磋技藝。(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5年9月23日,一名快遞員在一處陽澄湖大閘蟹直銷點收件。(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3年3月1日,在第五屆上海寵物大會上,一名寵物醫生為一隻寵物狗作體檢。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寵物經濟逐步火熱起來。寵物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寵物飼養場、寵物醫院、寵物美容店、寵物食品店、寵物寄養店等寵物產業逐漸形成,寵物繁育師、寵物馴養師、寵物美容師、寵物醫生等新興職業應運而生。 (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3年4月26日攝,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金牌月嫂”黃鳳翠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嬰幼兒護理的培訓。(新華社記者 張錳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4年4月19日晚上,婚禮策劃師晴天(前左)在酒店的婚禮儀式場地和新人進行婚禮儀式彩排。(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4年3月7日,51歲的江蘇鎮江人吳秋婷在自己的健身房內指導學員進行肌肉健美訓練。 (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4年4月18日,選手在世界盃國際調酒世錦賽武漢賽區選拔賽上進行花式調酒比賽。 新華社發(許燕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2年10月16日,80後金融理財師張然(中)和另外兩位理財師同事進行業務交流。(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2年11月23日,房屋銷售顧問在向顧客推銷。(新華社記者 陳誠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4年3月7日,蘭州市雙城門一家美甲店的美甲師羅芳(右一)在為顧客服務。(新華社記者 聶建江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4年8月27日,愛崑曲,也愛攝影施夏明8月赴臺灣參加演出。演出間隙,他在淡水漁人碼頭拍攝日落。(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5年6月5日,陶藝師董全斌在位於景德鎮的工作室中修整一款公道杯的坯體。(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6年11月23日, “90後”特警女教官劉瑩在特警基地訓練館內向男隊員講解槍支原理。(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6年10月3日,江蘇蘇州白塔東路一家“寵物賓館”的工作人員為寄養的小狗修剪毛髮。 國慶長假期間,江蘇蘇州許多市民走親訪友、外出旅遊,提供寵物寄養服務的“寵物賓館”生意十分火爆。(新華社發)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7年7月27日,第15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一位參觀者佩戴VR眼鏡在體驗一款結合虛擬現實技術的賽車遊戲。(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圖聞|這40年,我們的職業變遷

▲2018年3月10日,一名來自廣東的遊客在拉薩街頭直播。網絡直播屬於一個新興職業(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