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濰坊市>寒亭區 雙楊店鎮

雙楊店鎮位於濰坊市寒亭區西部,北與高裡鎮毗鄰,南與濰坊市濰城區接壤,東臨白浪河,西與濰城區於河鎮相依。面積3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58公頃,下轄31個行政村,人口2.1萬。該鎮歷史悠久,有許多歷史文化遺存。

“狄青冢”位於雙楊店鎮青冢子村西側,封土底圍230米,高12米,傳說是北宋大將狄青之墓。狄青(1008~1057),今山西汾陽人,皇佑五年(1053年)拜樞密使。1974年,村民在取土時,曾在封土以下挖出了漢代銅銑、銅燻爐、銅鼎等重要文物,還出土了五銖銅錢40多斤,西漢磚數塊。“狄青冢”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該鎮存有各類廟宇、造像甚多,1950年代初尚存20餘處。洪福寺村的洪福寺,廟內有北魏映房和尚造像千佛碑。民國《濰縣誌稿》載:“寺上莊洪福寺有北魏映房等造像碑。寺內有唐槐一株並佛碑。一佛像右下側刻有‘宋紹聖三年(1096年)重修’之字樣。”洪福寺是奉祀北魏高僧、由金石雕刻家映房等刻制佛像的四座村寺之一。其他3座名迎頂寺、雙佛寺、東明寺。四村寺皆沿大於河西岸,傍河而建。千佛碑即志中所記“造像碑”。碑體上拱下平,正面有浮雕佛像3尊,周圍飾以八洞神仙圖案,背面佛像肩比袂聯,密密無計。佛像衣紋重疊,飄逸自如,線條流暢,福態大相,神情各異,栩栩如生。碑字皆魏體,渾厚遒勁。碑後10餘米處有鐘樓,內懸兩抱之鐵鐘,一旦汛情可怖,寺僧撞擊,便可響震5公里之外,召百姓奔堤避洪。碑西北十數步處,聳立一株唐槐,直徑2米有奇,合抱數圍,虯枝多筋,樹冠蓊鬱碩大,陰翳半探河面,為童稚嬉戲與村人消夏納涼勝處。

洪福寺歷罹兵燹動亂,千佛碑碑身曾一分為二,後鋦合。1950年後,寺僧遣散。1958年“土法鍊鐵”,鐵鐘慘遭回爐,古槐亦成爐下灰燼。“文革”伊始,遭逢破“四舊”,廟會被取消,古碑被砸毀,大部被粉碎為機井填料。1970年代末,村內退休教師劉思安偶見一長約80公分、寬約40公分殘塊,如獲至寶,附上拓片,上書文物部門,方引起重視。此塊殘碑正面浮雕已損毀,而陰面10餘位比丘線刻造像與法號幸好清晰可辨。後殘碑輾轉於佛學大家趙樸初居士處,樸老悲嘆不已。

雙楊店鎮是國內製鬃業發源地,制鬃業已有近130年的歷史。早在清同治年間,前闕莊一帶就有豬毛繩和制鬃刷加工戶。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掖縣商販來雙楊店一帶購買豬毛,並在杜家莊、龐家、前厥莊等處辦起豬鬃加工點,將豬鬃分綁成把,運往天津、青島銷售。當地人方知豬鬃是一種商品,遂辦起制鬃作坊。1912年,平度商販與杜家村民杜昌楊開辦了第一個正規制鬃作坊,招募工人百餘名。膠濟鐵路築成後,豬鬃產品開始銷往國外。時闕莊、龐家、杜家莊子、辛正、中小河、埠頭子、扈家等村的富裕戶開始與濰城、青島的商家協作辦“鬃行”,與外商直接交易,俗稱“洋行”。從1914~1919年,杜家莊村王宜山、龐家村的龐書方相繼在青島開辦豬鬃貿易公司,與英、美、德商關係至厚,生產興隆,制鬃業蓬勃發展。時前厥莊、碑子、龐家、辛正、杜家莊等十幾村有“洋行”近百家,從業3000餘人。其中規模較大的25家,形成了江北制鬃基地的雛形。

抗日戰爭期間,制鬃“洋行”瀕臨倒閉。1948年5月,華東區在雙楊店籌建大華豬鬃公司,組建了大華制鬃廠。輻射周圍諸村,建立制鬃廠組40餘家。1955年,雙楊店制鬃中心社成立。高裡、張莊、一孔橋、馬家、前厥、王固莊、萬家、辛正、中小河、潘家、雙楊店、埠頭子等村也成立了制鬃合作社,工人達1100多名,形成了以雙楊制鬃社為中心的豬鬃加工網。如今制鬃企業如雨後春筍,先後引來美、日、德外商參觀訂貨。雙楊店所產的豬鬃已成為聞名世界的“名牌產品”,被評定為“山東省優質產品”,出口免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