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牟平區史志辦積極推進「口述歷史資料」徵集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口述歷史資料”徵集工作,近日,牟平史志辦會同煙臺市牟平區委組織部、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對“特級偵察英雄”楊子榮的戰友姜乃明進行了聯合採訪。姜乃明出生於1926年12月,煙臺市牟平區觀水鎮五甲村人,1944年7月參軍入伍,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朝鮮戰爭。轉業後,擔任牟平縣埠西頭公社供銷社副主任,現已離休。

姜乃明想起半個多世紀前初識楊子榮,並肩奔赴東北剿匪的過往,依舊難以平靜。據他回憶,1945年8月,當時他所在部隊和楊子榮參軍隊伍在萊陽水溝頭村匯合整編為一個團,在軍事、政治整訓間隙,結識了楊子榮等幾位牟平老鄉,楊子榮給他的印象是“滿臉鬍子,黑黢黢的,個子不高,說話挺和氣”。閒暇休整時,老鄉們經常互嘮家常,增進了彼此間的情誼。1945年10月份,整訓隊伍按照上級要求,開拔到黃縣龍口鎮,同月25日,部隊登船挺進東北,開啟了剿匪的征程。起初剿匪,因經驗不足,而且對土匪作戰特點和生活習性不明,戰鬥進展並不順利。楊子榮同志擔任偵察班長、排長後,戰事則順利許多。

姜乃明不無遺憾的告訴我們,由於他所在的排負責打外圍,而楊子榮負責偵查,所以,沒能有機會和這位牟平老鄉一起捉拿“座山雕”張樂山。當時,楊子榮在杏樹村隻身闖匪窩勸降400多名土匪和智擒“座山雕”的英雄事蹟,團裡進行了表彰,他非常高興。後來,獲悉楊子榮在鬧枝溝英勇犧牲的消息後,也非常痛心。老人明白,在戰爭時期為人民事業英勇獻身,是不可避免的。

剿匪戰爭後,姜乃明所在部隊被編入東北野戰軍,後又編為38軍,他也由步兵轉崗到炮兵。其間,他先後參加了四平戰役、平津戰役,1950年,又跨過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姜乃明胸前熠熠生輝的軍功章見證了他的崢嶸歲月,也是他歷史功績的最佳褒揚。多年的炮兵生涯,老人的耳朵已經被震聾,不過,在他看來,能換來現在的幸福生活也是值得的。採訪最後,耄耋之年的姜乃明,講話已經十分吃力,面對採訪鏡頭,70餘年黨齡的姜老緩慢而堅定的說:“我一輩子遵守部隊紀律,對黨忠誠老實,一切為人民服務,要執行好黨的政策,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馬虎。”老人堅定的黨性和崇高的人格讓在場的年輕後輩無比動容。

這次採訪楊子榮戰友姜乃明的活動,為牟平史志辦進一步整理、挖掘楊子榮事蹟,提供了無比珍貴的口述資料,也為弘揚老一輩革命家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宣傳發揚地方紅色文化,提供了寶貴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